王風學
(沛縣公路管理站,江蘇 徐州 221600)
探析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
王風學
(沛縣公路管理站,江蘇 徐州 221600)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逐漸增多,公路工程建設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瀝青路面由于具有卓越的路用性能,使得在公路建設和后期道路維修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瀝青路面具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對施工地基的要求較低、車輛的通過性較好、噪音小等諸多優點。本文通過對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施工工藝流程和施工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旨在為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提供保障。
公路工程 瀝青混凝土 施工技術
在我國市場經濟快速增長的時代背景下,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交通運輸事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公路工程的建設質量也開始備受人們重視。瀝青混凝土路面不僅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和使用壽命,并且后期維修簡單、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瀝青混凝土路面占我國所有公路工程建設的75%以上。瀝青混凝土面層建設施工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國家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生活質量。雖然我國公路工程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水平在不斷優化,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由于我國公路工程建設和發達國家比較,起步相對較晚,施工技術力量還不是十分健全,再加上交通荷載和外界氣候條件的影響,都會造成公路工程出現不同層面的質量問題。為了保證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質量,除了加強施工材料、人員、機械設備和空間環境的管理外,還必須嚴格落實每道施工工序,確保規范作業,從根本上提高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質量。
1.1 施工技術相對薄弱
現階段,我國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還不夠完善,技術水平還沒有達到發達國家標準。公路工程建設是我國交通事業的重要部分,隨著交通運輸量的增大,車輛的運輸負荷也在不斷提高,倘若公路建設質量出現問題,那么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后果。我國公路工程施工技術的發展落后于發達國家,施工中經常出現不按照施工規范和施工標準盲目施工的現象,最終導致施工質量問題頻出。所以我們在以后公路工程建設中,要不斷向發達國家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以提高我國公路建設的整體水平。
1.2 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
我國大多數公路工程建設采用的都是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技術,這樣可以提升公路運行的安全性能。但是由于我國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較低,使得他們不能很好的掌握先進的施工方法,而導致施工質量的下降。有的施工技術人員對公路工程的施工技術標準要求掌握不夠全面,施工時沒有按照設計規范要求進行,降低了施工技術標準,從而影響公路的建設質量。此外有的施工作業人員工作職責意識不強,施工過程中不能很好的對自己的施工行為進行有效控制,對于突發的施工質量問題也不能很好的解決,從而影響了工程建設質量。
2.1 拌和
(1)加強對各種建筑施工材料的管理工作。瀝青混凝土的拌和需要使用不同規格、不同種類的集料,為了更好的保證各種集料的質量和控制瀝青混凝土拌和過程中多種集料的用量,必須加強對原材料的管理,分門別類的堆放,采取適當的防潮和防曬措施,并安排專人管理,配合上級質檢部門對材料質量的抽檢工作。
(2)嚴格控制配合比。公路工程瀝青混合料的配比需要經過認真的設計和實驗論證,并通過試驗段施工確定現場生產配合比。施工作業人員要按照配合比設計控制各種材料的用量,保證公路工程面層施工所用混合料性質的均一和穩定性。
(3)嚴格控制混合料的溫度。瀝青材質在施工建設過程中常用導熱油進行適當的加熱,加熱溫度通常控制在160—170攝氏度以內,礦料加熱的溫度會稍高一些,瀝青和礦料的加熱溫度大多是出料時所需的溫度,并且要嚴格避免出現花白料和超溫料等。如果加熱溫度超過200攝氏度,那么就應該確認為廢料,這是對溫度的高限要求,但也不能過低。瀝青混凝土經過拌和以后運至現場過程中,溫度一般不能低于140攝氏度。攤鋪時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30—140攝氏度,碾壓溫度則以高于120攝氏度為宜,碾壓結束時的終了溫度不應低于70攝氏度。拌和好的瀝青混合料,如果不在現場直接鋪筑則要進行儲料倉的保溫,保溫時間也不可超出6小時。
2.2 運輸
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瀝青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容易出現離析、花白和結塊的問題,所以要加強運輸過程的控制工作。首先,運輸過程中要避免陽光暴曬和雨淋而出現的變質問題。其次,為了充分保證瀝青混合料進入現場時的均勻性和無離析現象,車輛要保持勻速前進。再次,強化卸料過程控制,運輸車進入現場后不可和攤鋪機械發生撞擊,攤鋪機要緩慢推動卸料車移動前進。
2.3 攤鋪
(1)攤鋪前,要重點檢查瀝青混合料是否存在污染、雜質、花白和離析等現象。
(2)嚴格控制攤鋪溫度。通常情況下,攤鋪過程中瀝青混合料的攤鋪溫度應控制在140攝氏度左右,且不應超過160攝氏度。當外界溫度在10攝氏度以下時,要將攤鋪的施工溫度控制在175以內。同時,攤鋪前應對瀝青混合料的進場情況進行詳細記錄,質量不合格的混合料要及時廢棄,不可投入施工。
(3)保證攤鋪關聯性。為了有效保證瀝青混合料攤鋪的連續性,施工現場應有專人負責指揮攤鋪車輛,使車輛之間保持連貫的銜接,且勻速行駛,這樣才能保證面層均勻無間斷。
(4)保證攤鋪厚度。瀝青面層的攤鋪厚度是影響路面承載能力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攤鋪厚度的均勻性直接決定了面層的平整度,所以攤鋪過程應由專人指揮控制機械,駕駛員要特別注意啟動和制動過程的操作,盡量避免攤鋪厚度不均勻的現象。
(5)避免惡劣天氣施工。溫度驟降和降雨等外界條件的變化會影響瀝青混合料的穩定性和均一性,所以施工中遇到降水或者降溫時,應立即停工。
2.4 碾壓
(1)初壓。這主要指對瀝青混合料的初次碾壓,這個過程應采用高溫靜態碾壓方法,碾壓時混合料的溫度最好控制在140攝氏度以內,初壓通常采用輕型壓路機碾壓。
(2)復壓。初壓完成以后要對面層的平整度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要求的地方進行修整,同時進行復壓,復壓大多采用振動壓路機碾壓3—4遍,在采用輪胎壓路機碾壓4—6遍。
(3)終壓。復壓完成并達到壓實度要求則要進行終壓,終壓大多采用雙輪鋼筒壓路機進行碾壓,碾壓次數不得低于2遍,以路面平整且已經消除碾壓痕跡為準。
2.5 接縫處理
瀝青混凝土面層的施工縫隙分為橫縫和豎縫兩種,并且大多是垂直方向上的拼接縫,橫、縱接縫的上下層之間需要設置至少15厘米的錯位。橫向施工縫的出現通常是由施工中必要的中斷或者混合料冷卻導致的棄料,或者當天施工結束;橫向施工縫的設置要與路面方向垂直。施工過程中禁止出現斜向的施工縫,每個層次的施工縫不應該在同一位置,一般要錯開1米左右的距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強化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技術的研究,對保障通行車輛的安全性和舒適性,以及減少后期的維護成本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公路工程施工要重視每一項工序對面層施工質量的控制,并采取適宜的技術手段,保證瀝青路面的平整性、穩定性和承載能力要求,從而提高公路工程的整體建設水平。
[1]季衛華.淺談公路施工中瀝青路面的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導報.2011(02).
[2]劉海林.淺談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10(17).
[3]劉廷國.實現高速公路瀝青路面設計使用壽命的探討[J].中國公路. 2003(20).
TU75
:B
1007-6344(2015)06-02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