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曉璇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614000)
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付曉璇
(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614000)
隨著我國基礎經濟建設的大力發展,建筑行業也開始迅猛發展,尤其是在2007年以后的這幾年時間里。在建筑質量問題上,我國也在面臨著諸多挑戰。建筑工程質量問題同時關系著投資效益和人民生命財產問題。我國實行工程監管制度時間很短,雖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復雜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政府的監管制度也體現出了不少問題。因此,加強建筑質量管理體系變得日益重要。本文就建筑質量監督和管理等問題,如信息問題、人員素質問題等展開討論,對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合理的對策。
建筑質量;監管管理;對策
最近幾年,我國的建筑出現了許多問題。這些現象反映了高房價下的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不嚴的問題。質量問題往往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體現,涉及到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等各個層面。隨著我國基礎建設的逐步加強,人們對與其自身利益息息相關的建筑質量問題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質量問題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同時也關系到投資的收益問題。從之前出現的多次建筑質量問題事件來看,建筑質量問題甚至會危害到社會穩定。建筑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監管。如果加大監管力度,就能夠在各個方面有效把控建筑質量。但是如今我國建筑質量監管制度還不健全,這給建筑質量的監督管理帶來了很大的挑戰。
建筑質量的監管,主要是政府對建筑公司、建筑承包商和供應商進行監督管理。同時,這些建筑行業責任人和政府共同承擔建筑質量責任。在對建筑質量進行監督管理的過程中,政府的有關部門負責對建筑有關行業的全面把控,建筑承包商負責對施工質量的監督管理,而建筑相關的供應商和經銷商負責建筑材料方面的監管。通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從而使建筑的質量得到有效保障。
(一)立法方面問題
建筑質量監管在立法方面有許多問題,最主要的問題體現在現有建筑質量監管法律對于建筑質量的規范性不強。上個世紀末我國出臺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規(《建筑法》),法規中對建筑質量、開發商和承包商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建筑法》的出臺,優化了建筑工程質量,從而使得建筑工程的質量有了良好的保證。但是《建筑法》在監督管理方面并沒有給出明確規定,對于各方的責任義務也沒有做出明確劃分。對于建筑質量的相關規定只有在第二層次法規中有所提及。適用范圍也較小,只有在地方相關法律規定中才有所體現。現在,20多年已經過去了,以往頒布的法律已經不能適應新型經濟條件下的市場化要求。以往的法律規定甚至也不能夠和如今的國際慣例接軌。此外,建筑質量監管雖然以國家技術和法律法規作為標準,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卻出現執法不嚴的情況。法律的不完善和執行上的不到位對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監管信息系統的問題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社會上幾乎每個行業都或多或少和信息化聯系在了一起,當然這里也包括建筑業,對于建筑質量監管更是如此。有效的信息化管理能夠促進建筑質量監管的公平公正。但是我國如今的建筑質量監管體系還不夠完善,也沒有形成有效的共享機制;在信息反饋上,反饋速度較慢,從而降低了監管工作效率;在監督過程中,監督不夠透明,社會對相關部門無法形成有效監督,進而造成腐敗問題。所以我國需要盡快完善建筑質量監管體系,促進建筑質量監管系統的信息化。
(三)監管職責不明確問題
建筑行業涉及廣泛,受到多部門監管,多個部門具體又會涉及到省市縣等等,這些不同部門對于建筑行業的規范存在著交叉地帶,進而造成建筑質量監督管理權利職責分配不明的問題。建筑質量監管部門屬于事業單位,受到國家管制,但是醉著國家事業單位體制改革,在經費上,國家對事業單位的傾斜越來越少,這直接影響了監管部門的運行。而且,不同的監管部門之間監管機制也不夠明確,這使得質量監管部門運轉效率低下,甚至無人監管的狀況。有的質量監管單位同時承擔著質量監管和控制方面的工作,這使得質量監管責任落實不到位,從而給建筑質量的監管帶來非常不好的影響。
(一)強化監督意識
如今,工程施工企業缺少質量監督意識,對于全員的管理缺乏認識,在對于法規的執行上也缺少端正的態度,而監管部門對施工的監督也存在欠缺。因此,需要提高施工人員和監管人員兩方面的思想意識,明確監管單位對建筑相關責任人的監督和指導,對施工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將施工人員的技術能力進行備案。這樣,可以使得施工的整個過程,不論是技術指導還是人員安排等方面,都能進行有效的控制監督,也使得施工人員能夠盡職盡責,進而提高工程質量。建立有效的監督管理機構是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因此加強工程質量監督,將政府和市場不同行為納入法制渠道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強工程監理,通過建設監理制度,能夠讓工程項目更有效、投資周期更短,從而更好的帶來工程收益。
(二)加強質量管理
通過對建筑施工過程進行控制,能夠保證工程質量。因此,監督部門對施工過程中的施工人員需要進行檢查,對于施工過程中的隱秘工程需要進行嚴格把關并進行及時驗收,同時需要對施工過程中的材料等數據進行記錄。對已經完成的工序需要備案資料。當出現資料缺失等問題時,監管部門應該對施工單位進行警告,不能改進者,需要責令其停工。通過這樣的方法,杜絕數據造假或者無數據問題。質量監督部門還可以成立專職督察隊伍,對施工單位進行不定期檢查,將檢查意見記錄在案,過去的監管部門在這項工作上做得遠遠不夠。另外,監督部門必須對施工過程中的建筑材料進行檢驗,以保證建筑材料質量,堅決打擊偷工減料等行為。與此同時,也可以讓有條件的地區在工程中盡量使用環保商品材料。比如可以通過使用和發展散裝水泥,進一步解決城鄉建筑對于環境污染等問題。
(三)確保工程驗收資料齊全
建筑工程質量的好壞,往往體現在工程驗收階段。在保證工程質量同時,還需要對國家的法律規范進行有效執行,并進行記錄在案。在竣工資料上,需要對施工總結、材料檢驗等作出規范。同時,施工人員還需要對工程驗收的內容程序有一定了解。既要保證工程質量,又要確保完整工程資料。在這個過程中,監督部門同樣需要進行把關,將不合理資料退回,直到資料完善。此外,監督部門還可以健全資料檔案,將不同資料進行分類,以便核查。各個地方監督部門還可以對每年竣工工程進行評比活動,通過評比活動,將優秀工程竣工資料印制成冊,供相關建筑單位以參考。施工單位也可以建立檔案庫,這樣也有助于自己總結經驗,從而完善和發展自身。
如今我們國家建筑質量監管體系是在計劃經濟基礎之上建立起來的,這種體系不利于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這種體系對建筑工程質量也沒有太大的幫助。從當前我國的國情來看,全方位加強我國建筑質量監管體系,能夠從根本上保證建筑質量。通過研究建筑質量監管體系,能夠優化建筑的質量,同時有效提高建筑行業的投資效率,保證建筑質量監管部門的作用發揮,最大的解決建筑行業現存問題,這對于完善建筑質量監管體系也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趙志鵬.當前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對策[D].蘇州大學,2012.
[2]高毅敏.淺談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設計管理,2012(06).
[3]郭顯芳.建筑質量監督管理問題及對策分析[J].商品混凝土,2012(09).
[4]陸建秋.探討建筑質量監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1,(08).
[5]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
TU714
B
1007-6344(2015)06-03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