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據媒體報道,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意向創始成員國已達到39個。請問國際組織中,意向創始成員國與成員國和創始成員國的區別在哪?
河南讀者 李行
所謂“意向創始成員國”,是指在一種國際組織形成過程中,有意向參與章程談判的創始成員國向正式創始成員國過渡的一個稱謂用語。意向創始成員國是否最終成為創始成員國,取決于主要國家在章程制訂過程中的談判結果。若某國因投票權或出資額并不符合其自身利益而退出,則不會由意向創始成員國轉變為正式創始成員國。
普通成員國和創始成員國的差異顯而易見,通常前者僅占有一定的出資份額,出資比重或投票權微乎其微,通常不參與章程制訂或修改,也不參與董事會或扮演其他重要角色。以世界銀行為例,主要規則由創始國制訂,其他成員國僅是規則的服從者。政治類國際組織中,“觀察員國”也較為常見。它是向正式成員國過渡的形式,但轉正條件較為復雜。▲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王玉柱)
環球時報201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