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勍



摘要:在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具有決定性作用。在煤礦重特大事故中,水害事故僅次于瓦斯事故。本文以井下探放水工這一特殊工種為例,構建了煤礦企業人員安全培訓矩陣,為煤礦其它工種的培訓方案提供了理論參考。
關鍵詞:水害;探放水工;培訓方案設計;培訓矩陣
煤炭行業是安全風險比較大的行業,由于地質環境等自然因素的復雜性,導致煤礦企業的事故發生率遠遠高于其它企業。其中,水害是煤礦的主要災害之一。在煤礦重特大事故中,水害事故僅次于瓦斯事故。水害事故一旦發生,還具有搶救難度大、救援復礦時間長、經濟損失重等特點 。
事故往往有多種原因,包括人的因素,材料因素和管理因素等[1],其中人的因素起決定性作用。國內外許多研究表明,超過80%的事故是由不安全行為造成的。在煤礦安全生產過程中,人是煤炭生產的主體,在大多數情況下,煤礦事故由礦工安全意識缺乏,注意力不夠集中,個人技能不熟練,違規操作等原因造成。加之長期以來,我國的一些煤礦企業嚴重的重生產輕安全思想,安全生產沒有被納入企業長期發展的戰略規劃中,一些企業甚至仍然處于“要我安全”的被動狀態,安全生產技術與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滯后,是導致當前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的主要原因。
要想有效地緩減當前嚴峻的安全生產形勢,關鍵是減少人為事故的發生。針對煤礦從業人員安全素質不高的特點,減少和避免事故發生的途徑就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安全生產培訓工作的有效開展,而培訓工作的開展有賴于培訓方案的設計。有了好的培訓方案,不一定有好的培訓效果;但是要想有好的培訓效果,必須要有好的培訓方案。基于目前煤礦從業人員的特點和煤礦生產環境,如何設計一個好的培訓方案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將探索性地把培訓矩陣方案引入到煤礦企業的安全培訓中,特別是對煤礦特殊工種的培訓,期望達到預期的培訓效果。
培訓矩陣,首先是通過對企業有效的培訓計劃識別,將培訓要求和相關的崗位列入同一表中,并明確說明各個崗位工作需要接受的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培訓師資,培訓周期,培訓效果和考核方式等。培訓矩陣編制是煤礦企業各個崗位工種安全培訓的起點,可以為企業培訓提供科學的依據,便于決策者總攬全局、統籌部署,以“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這一特點為原則,強調培訓對象的應知應匯[2]。
鑒于近年來煤礦開采深度逐漸加大,重特大透水事故時有發生的趨勢,以煤礦探放水工這一特殊工種為例,構建適合煤礦企業特殊工種的安全培訓矩陣,并在實際培訓中進行了應用,從而為煤礦企業的年度培訓計劃提供借鑒和參考。
培訓矩陣是一個實踐的、動態的系統,設計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實行。在某礦2014年初訓及復訓兩期共362名特殊工種的培訓中,初步采用該培訓方案,并發放362份調查問卷,收回362份。經統計,有95%的工人表達了該培訓方案的設計對安全培訓的實施有必要。雖然本方案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應用價值,但由于時間和專業知識所限,并未對煤礦其他工種的培訓方案及培訓后的反饋進行深入研究,希望今后能有機會和這一領域的專家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以期為煤礦企業的年度安全培訓計劃起到指導性作用。
參考文獻:
[1]樊運曉,羅云.系統安全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23-124
[2]幸建勛.如何搞好煤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J].同煤科技.2010,1:27-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