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賢淑
幼兒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應是兒童的樂園,游戲應該成為它的基本活動。兒童心理學家朱智賢認為:“游戲之所以是學前兒童的主導活動,是和游戲本身的性質以及它在學前兒童身心發展上的作用分不開的,通過這種活動,兒童身心發展上的許多變化就能更好地產生和形成。游戲是適合與學前兒童特點的一種 獨特的活動形式。”
結構游戲就是一項學前兒童自主的創造性的游戲,有著自身的特點,結構和教育作用。在幼兒園教育中組織和開展結構游戲是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內容及手段。在結構游戲中,我們既重視幼兒整體和諧發展的結構目標,更重視幼兒獲得主體性體驗的過程目標。在結構游戲過程中,可以充分發展幼兒多種技能和創造能力,培養美感和審美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的優良品質,并可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一、幼兒結構游戲內涵與目標的研究
結構游戲也稱建構游戲,是一種兒童利用 多種建筑結構材料,如積木, 積塑,沙,土,金屬部件等進行建筑構造的游戲。從結構游戲的特點看,我們以適合幼兒身心特點,年齡特點和個體特點的創始性游戲內容,提供多種材料,創設, 有利于發展游戲的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結構游戲與兒童的智力發展水平緊密相關,結構游戲能較好地反映幼兒手眼協調能力水平,把握物體能力水平 ,對物體的顏色,形狀,大小,功能的認識水平,空間認知水平。而經常性地進行結構游戲,又有利于幼兒以上各個方面的能力水平的發展。結構游戲是一種帶有認知成分的操作性活動。在游戲過程中,我們從認知能力,動作發展,常規教育,道德情感,游戲能力等方面,整合出來了結構游戲的總目標:他在于以主題為線索,以活動區為依托,以角色為動力,將教師,幼兒和材料,有機融合在一起,實現主體性 ,游戲性,教育性的統一。激發幼兒游戲愿望,熱情投入游戲自主交往,積極探索,培養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良好的藝術素養,良好的思維品質和習慣,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身體素質和諧發展的幼兒。
二、幼兒結構游戲的適宜性指導研究
結構游戲的適宜性指導, 是指教師在游戲活動中,一方面通過創設體現一定教育意圖的游戲環境間接影響幼兒的行為,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積極地投入游戲;另一方面通過直接參與游戲過程,具體指導幼兒 的游戲,引導幼兒深入開展游戲。這種簡潔的影響和直接的參與要求教師在觀察,了解幼兒游戲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幼兒運用不同的方法,指導幼兒的游戲,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發展。
(一)構游戲的確立
幼兒可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自己選擇游戲主題。有事,可能有教師來確定游戲主題,這時教師也要鼓勵幼兒展開聯想,讓幼兒想想塑造哪些物體能充分地表現主題,通過欣賞,參觀等形式,激發幼兒的建構興趣,形成幼兒的建構主題。小班幼兒 通過單個物體的構建,誘發主題,如幼兒建構了汽車,滑梯,小橋等,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小朋友,“你們搭的是公園嗎?公園里還可以 搭什么呢?”在幼兒建工的基礎上生成主題。中班幼兒的建構主題,則要注意體現幼兒的年齡特點,體現幼兒的認知結構。如中班幼兒以建構較為簡單的大橋,廣場等主體內容。而大班幼兒則以建構較為復雜的,有一定難度的商場 等主題內容。在主題研究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游戲的基礎性經驗,引發游戲主題產生的相關材料,都影響著游戲主題的產生與發展。有些主題對有些幼兒來說,經歷了產生,發展,消亡的過程,而對另一些幼兒來說,這一主題的消亡則是游戲的開始,游戲主題的產生和發展,應考慮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需要,動態的,雙向的,主體地考慮游戲主題的建構。
(二)設情境 ,導入游戲
游戲環境是幼兒游戲的基礎,教師主要 通過 創設游戲情境,提供結構游戲材料,及使用一定的導入方式,來引發幼兒的游戲愿望,促使 幼兒較快地進入游戲狀態。
⒈通過上課,勞動,參觀游覽,豐富幼兒有關物體形象方面的知識,如帶領幼兒上街時客氣發幼兒觀察路旁的建筑物,分析建筑物的外形是由哪幾種幾何形體構成;對平時所見的一些物體,也隨時引導幼兒分析他們的結構。
⒉通過給幼兒看圖片,教師講解,啟發幼兒的再造想象。教師 可以 通過 講解圖片 豐富幼兒的感性知識,為誘餌在結構游戲中,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打下基礎。
(三)會幼兒基本游戲技能
結構游戲 不同于其他游戲,他是通過幼兒動手操作達到游戲目的的,所以教會幼兒掌握一些基本的游戲技能非常必要。只有掌握一定的建構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才能把獨立的創造性和主動性 在游戲中得以充分地體現,因為受結構知識和技能的限制,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 和主動性,往往不能自如地得以表現和發揮。為此,教師要他用過示范,范例,講解,建議,提醒及幼兒自己的練習,讓幼兒掌握與其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結構知識技能,同樣,幼兒相互間的模仿,評價也可提高其構造技能。
(四)養幼兒的整體意識
針對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性,看實物往往片面不準確,所以,組織結構游戲時,應培養幼兒的整體意識。
⒈引導幼兒認識部分與整體的關系,從而進行集體主義教育。
游戲開始時,可以啟發幼兒回憶建筑物的整體布局,由哪幾部分構成,在頭腦中形成建筑物的完整形象。
游戲進行時,指導幼兒抓住建筑物有突出特點的部分進行塑造,并提示幼兒考慮他所塑造的部分與整體建筑的關系,改變只顧自己建造的部分,只想自己所需要的材料的現象。這樣可以把集體主義觀念滲透到游戲中去。
⒉在結構游戲中培養幼兒的美感和審美能力
通過結構游戲幫助幼兒處理好建筑物的某一部分與其他部分,以及與整個環境的關系,提示幼兒只有各個部分都塑造得好,整個建筑想象才會美觀,和諧,幫助幼兒提高觀察能力和認識能力,培養他們的美感和審美能力。
充分保證幼兒自主游戲的時間有兩個角度:一是游戲的時間單位;二是游戲的次數頻率。不同的游戲在時間的安排上對不同年齡的幼兒也是不同的,教師要重視結構游戲對兒童發展的作用,把游戲放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上。為此,首先要在時間上給予保證,在自由游戲時間內允許并鼓勵幼兒開展結構游戲,其次,要提供游戲場地,除了不固定的桌面,還要盡力為大型結構游戲的開展提供較固定寬敞的場地。
總之,指導幼兒進行結構游戲,教師要順應幼兒心理,推動他們“自由玩”,教師著重在發揮幼兒創造力方面實施指導,幼兒的結構游戲,既不是簡單的堆砌,也不是機械的模仿,而是一種有創造性的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