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彪
摘要:《熙德》以嚴肅的創作細致地表現了唐羅狄克與施曼娜復雜豐富的情感和性格,完滿地展現了他們的命運結局,符合正劇嚴肅、有悲有喜、悲喜交集的特性。所以它是一部正劇。
關鍵詞:正劇;特征;情節;嚴肅
《熙德》這部作品在傳統的文學評論中是悲劇。如若是悲劇,那么它的著眼點或者結局就必定在一個“悲”字。這可以從對悲劇定義中來理解。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悲劇是人的偉大的痛苦或偉大人物的滅亡”。魯迅說:“悲劇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文學原理》中闡述“悲劇是描寫主人公‘苦難和‘不幸事件而引發讀者同情和憐憫的文學樣式。”這些對悲劇的闡述都體現出了“悲”字在悲劇中的分量,說明了悲劇的本質特征是“悲”,它不僅強調了悲劇過程的嚴肅性,也強調了悲劇結局的“悲”性,這個結局是情節發展順序所逆轉不了的。
傳統文學評論之所以認為《熙德》是悲劇,主要是依據亞里士多德關于悲劇的闡釋來定性的。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說:“悲劇是對于一個嚴肅的、完整的、有一定長度的行動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語言,具有各種悅耳之音,分別在劇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的動作來表達,而不是采用敘事手法,借引起憐憫和同情來使這種感情得到陶冶。”他認為悲劇不著意于“悲”,而著意于“嚴肅”。既然是著意于嚴肅,那為什么不把《熙德》評論為嚴肅劇呢?何況《熙德》是大團圓結局,從這個層面上講,如果把《熙德》評為嚴肅劇那它也就成了正劇。
也有評論認為,《熙德》是喜劇,因為它的結局是大團圓,主人公施曼娜和唐羅狄克最終幸福相愛相守了。這是值得爭論的,《文學原理》定義說“喜劇是用夸張的手法描寫社會中的喜劇性事件和人物的戲劇樣式”。而《熙德》所描寫的不是喜劇性事件和人物,它所寫的是一個嚴肅性的事件,它的結局又是正常人所希望的那樣的結局。所以,從《熙德》所描寫的故事過程和它的結局來看,不能片面的把它定性為悲劇或喜劇,它應該屬于正劇。
正劇又叫悲喜劇或者嚴肅劇,它有悲有喜,悲喜交集,主人公可以是蕓蕓眾生,也可以是帝王將相,不受限制。而《熙德》的情節、人物及其情感正是如此。這里試作簡單的陳述。《熙德》劇中唐羅狄克與施曼娜深情相愛,但雙方父親因為“太子師傅”這個職務和榮譽發生了沖突,唐羅狄克的父親在這次沖突中受到了侮辱,并把復仇的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為了名譽和父親,唐羅狄克在幾經糾結之后,毅然放棄了情人和愛情,殺死了自己情人施曼娜的父親,成為了自己情人的殺父仇人。同樣是為了父親和榮譽,施曼娜在悲痛之后,也選擇了為父報仇,誓言“我要保全我的榮譽,也要解除我的苦惱,控訴他,置他于死地,然后我也隨他同歸于盡。” 兩人因此都陷入了極度的失望與痛苦中。
如果這個故事就到此為止,那它確實是一個悲劇。可是,故事并沒有結束。就在唐羅狄克和施曼娜無比矛盾和痛苦時,外敵摩爾人要乘黑夜和潮水來偷襲他們的城市,朝廷和百姓都處于混亂之中。唐羅狄克在這時挺身而出,帶領卡斯第開王國打退了敵人的進攻,保衛了國土,用英勇的行為換來了勝利,也因此受到了受到全城百姓的稱贊和擁戴,得到了國王的赦免,連公主來都為他向施曼娜勸解求情,雖然施曼娜仍然愛著他,但復仇的決心讓他們最終選擇了決斗。在最后時刻,施曼娜知道了唐羅狄克已決心為她去死,她也意識到了自己到底有多愛唐羅狄克。她向唐羅狄克坦白地心聲:“那么,假如萬一我還愛你,親愛的唐羅狄克,為了把我從唐桑士手里救出來,你現在總該可以抵抗了吧!如果你覺得你的心還鐘情于我,在這個以我為獎賞的決斗里,你只準勝不許敗!”為了愛情,心如死灰的唐羅狄克重新振作起來,贏得了決斗的勝利。于是苦盡甘來,在國王和公主的幫助下,唐羅狄克和施曼娜的的愛情終于得到了圓滿的結局。他們這圓滿的結局并不是以放棄復仇為代價,而是各自都盡到了義務和責任。而且在他們所經歷的矛盾和痛苦之中,他們的愛情經受了考驗,并變得越來越濃烈。最終他們不僅都盡到了作為子女的義務和責任,也贏得了鐘情的愛人和所有人的羨慕和尊敬。
從這大致的情節中。不難看出,《熙德》的情節確實嚴肅,但這情節并不是“人的偉大的痛苦或偉大人物的滅亡”,它有痛苦,但這痛苦最終得以解脫;它有滅亡,但不是偉大人物(也即主人公)的滅亡,那滅亡的人只是一個故事情節的開端。而且,它更沒有“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而是把有價值的東西通過嚴肅的故事情節展現給讀者,讓讀者明白:仇恨固然可以讓人怒發沖冠,但仇恨消失之后卻只有無盡的痛苦和無法言說的悲哀;愛,特別是真愛永遠都比仇恨持久和濃烈,它是人性最崇高最善良的一面,它比仇恨有生命力,也只有它才能給人帶來精神上的慰藉。所以,無論從情節、人物或者這部戲劇本身給讀者的感受和啟發,《熙德》都不能算是一部悲劇。而且這部劇的情節從頭到尾都是嚴肅的,都是用寫實的筆調創作的,這部劇中也沒有戲劇性的事件和人物,更不像喜劇那樣用“夸張的手法描寫社會中的喜劇性事件和人物”。也不是“將那些無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所以也不能說《熙德》是喜劇。
從更廣更深的角度來看待,《熙德》展現了唐羅狄克與施曼娜的日常生活和他們命運結局的完滿,細致地表現了他們復雜豐富的情感和性格,并以情動人,感染熏陶了讀者。它符合正劇嚴肅、有悲有喜、悲喜交集的特性。既然如是,《熙德》就只能是正劇了。
參考文獻:
[1]張宇丹.論悲喜劇性[J]. 云南藝術學院學報. 2005(03)
[2]孫建.易卜生戲劇中的悲喜劇內涵[J]. 外國文學研究. 2003(06)
[3]王秦.中西方古典悲喜劇審美形態的比較[J]. 戲劇文學. 1999(04)
[4]衛瑋.莎士比亞“悲喜劇”的藝術特征及其意義[J]. 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