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頭,睡覺必備之物。人人都從小用到大,任誰都覺得自己“經驗豐富”,但偏偏習慣和喜愛的都未必是最合適的。專家表示,長期使用不適合的枕頭會造成一系列慢性勞損,甚至發展成頸椎病。因此,懂得科學選擇合適的枕頭,才真正符合睡眠養生之道。
枕“頭”也枕“頸”
一個成年人,每天約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的時問是在睡眠(枕頭上)中度過的。也許有不少人在早晨起來,出現頸背酸痛、頭痛頭昏、上肢麻木等不適。這可能與使用的枕頭有關。
枕頭并非字面上所理解的僅僅枕著“頭”。《釋名》曰“枕者,檢也,所以檢項也”,意思指枕頭用來承墊、約束頸項。所以枕頭者,非只枕頭,枕頸項也。在仰臥時,枕頭最高點(支點)應在頸后正中問(相當于第4頸椎處),使枕、頸部同時貼枕頭,以承托頸曲,維持枕頸部的生理曲度,穩定頸椎;側臥時,枕頭的支點位于頸部側方的中央,頭部要略低一點,使人感覺舒適,容易入睡。
大小高度要適宜
枕頭大小:一方面,枕芯填充不要太滿,約為枕頭容量的七八分之一即可,以利于調節高度,便于仰臥、側臥改變體位時運用;另一方面,面積要適中,一般長度約略寬于兩肩問距,寬度約從枕骨起至第1胸椎,即保持頸椎前凸的生理曲度,又起到制動作用。
枕頭高度:枕頭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枕頭過高造成頸椎反張,會使頸部壓力過大,引起頭頸部供血不足,缺氧缺血,出現頭痛、頭暈、耳鳴、失眠等癥狀,其實高枕并非兀憂;枕頭過低造成頸椎變直,同樣容易引起供血不均衡,造成鼻黏膜充血腫脹,進而影響呼吸,容易出現胸悶不適等,甚至誘發心腦血管意外。適宜的枕頭高度以維持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有研究表明,按照中國人的體格,枕頭的合適高度應為,仰臥位:頭后枕6+1厘米,頸部枕II+I厘米;側臥位:臉側部枕13+1厘米。當然,這也并非絕對,也存在個體差異,應該因人而異進行微調。
枕頭材質選擇要科學
一般來說,枕套布料以棉布最優,即柔軟、干潔、透氣、保暖,可以充分吸收睡眠時汗液、潮氣,保持頸部下燥、舒適。
枕頭常用材料有不少,如有鴨絨、蕎麥皮、綠茶、中草藥等。但市場上藥枕選擇,有嚴格的適應癥,應在醫師指導下選擇使用。如菊花枕,菊花性辛涼,功能平肝潛陽、清肝明目、疏散風熱,用于肝陽上亢型高血壓病見頭痛、眩暈等。
總的來說,所謂好枕頭,并非貴枕頭、高枕頭。科學合適的枕頭睡時舒適,醒后也無不適,才是防止頸椎病“簡、便、廉、驗”的方法。
突發心梗如何自救?
最近有很多年輕上班族由于疲勞過度引發心肌梗塞猝死事件,不得不引起我們注意。那么在身體不適的危機關頭,如何自救呢?
假設現在時刻是17:50,忙忙碌碌的你上了一整天的班,正在獨自開車回家的路上,你感到非常緊張和不舒服,突然胸口有一股劇痛,并且開始漫延到手臂和下巴,可是離最近的醫院大概還有一段路程。更糟糕的是路況很差,你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撐得了那么遠,怎么辦?
專家表示,一個人若是心臟不能正常跳動,并且開始感到快要暈倒時,他大概只有10秒鐘的時問,然后就會失去知覺,不省人事。若是四周沒有旁人能幫忙急救,患者要立刻把握這10秒鐘的短暫黃金時問自救。
首先不要驚慌,要不停咳嗽,用力的咳,每次咳嗽前,都要先深深吸一大口氣,然后用力地、深深地、長長地、不停地咳,好像要把胸腔深處的痰咳出口一般,每間隔大約2秒鐘,要做一次吸、一次咳,一直要做到救護車趕到時,或者已經感到恢復正常,才能休息。
深呼吸是要把氧氣吸進肺部,咳嗽則是要以這個動作壓擠心臟,進而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正常脈搏。對心臟的擠壓如此急救,可以讓心臟病發作患者有機會到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