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華
(遼寧冶金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 遼寧本溪)
隨著社會技術的進步,社會各行業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職業教育是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提高綜合職業能力。職業教育實訓教學是學生職業素質養成與生產實踐能力形成的重要階段。6S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的一種主要管理方式,是通過規范化和流程化的運作模式,改變人的行為習慣和工作場貌,提高員工的自我素質,有效促進生產效率提高。將6S管理機制引入職業教育教學,將6S現場管理理念貫穿于實踐教學中,不但可以督促實踐和指導教師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還可使職業院校在實訓教學管理模式上更加貼近企業,實現校內實訓與企業實際工作的對接,為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6S管理是現代企業行之有效的現場管理理念和方法,已廣泛應用于各個行業。在職業教育的實訓教學中實行6S管理,可提高實訓現場各實訓要素的所處狀態。通過不斷推行的整理、整頓、清掃、清潔、保證安全和提高素養的現場管理,實現對實訓作業現場中的所有要素的有效管理。
(1)整理,即取舍分開,取留舍棄。將工作現場中的任何物品進行區分,需要和不需要的物品明確分開,并處理不需要的物品。其目的是改善和增加作業面積;使現場無雜物,行道通暢,提高工作效率;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防止誤用;有利于節省庫存,節約資金。整理是改進實訓場地的源頭。
(2)整頓,需達到條理擺放,取用快捷。將整理出來的物品,擺放成誰都清楚并便于使用的狀態,即每個物品都有一個放置的地方,每件物品都放在其應該放置的地方。目的是減少找尋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3)清掃,即清掃垃圾,不留污物。清掃是經常清掃保持清潔,將各個角落的臟物清理掉,營造干凈、整潔的實訓現場,為提高教學服務與教學質量打下基礎。更為重要的是,工作現場的良好狀態是需要時刻保持的。目的是保持清潔,提高品質。
(4)清潔需形成制度,保持成果。清潔就是對整理、整頓、清掃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以便能夠使整理、整頓、清掃工作得以持續化開展,保持良好的整理、整頓、清掃水平,將運動化改為常規行動,形成管理制度并長期貫徹實施。目的是保持前3S已取得的成果,保持清爽潔凈的工作場所。將整理、整頓、清掃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為,并持之以恒。
(5)安全,需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消除人員中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師生要時刻牢記安全第一的觀念,防范于未然。其目的是保障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和現場工作的正常進行,防止各類事故發生,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6)素養,即自主管理,養成好習慣。通過整理、整頓、清掃、清潔、安全等科學改善活動,培養教師、學生上下一體的共同管理語言,使全體人員養成守標準、守規范的良好習慣,這樣就變“制度、要求”為人的“意識、習慣”,形成職業素養,進而促進整體素質的提升。目的是形成良好的習慣和素養,不斷提升人的品質。
6S管理中的6個要素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例如,整理、整頓、清掃是具體內容;清潔是制度化、規范化的保持水平,安全是基礎中的基礎,目的是尊重生命,杜絕違章;素養是養成習慣、遵守紀律、規則、嚴謹認真。將6個S之間的關系歸納為:只有整理無整頓,物品真難找得到;只有整頓無整理,無法取舍亂糟糟;整理整頓無清掃,物品使用不可靠;3S效果怎么確保,清潔出來獻一招;標準作業練素養,安全生產最重要;日積月累勤改善,實訓管理水平高。
(1)通過多種渠道加強教師培訓。沒有高素質的教師,就沒有高質量的教學和服務。因此,在對教師進行6S管理知識培訓時,首先要制定6S推進手冊,讓教師掌握6S管理的方法于精髓,并成為學生的表率。其次在進行6S管理培訓時,需結合實際和有針對性的進行,不搞形式上的炒作,重在提高培訓效果。
(2)加強教師的表率作用。教師的表率作用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是很大的,教師應善于樹立典型,發揮榜樣的作用。教師從一開始實施6S管理,就要盯緊現場,不斷發現問題,并加以指導,親自為學生做示范、手把手地教,幫助學生糾正不良動作,使其在短期內能熟練操作。
(3)“用、嚴、細、實、恒”的標準來衡量各項工作。6S管理是用高標準的制度規范操作,并使其達到標準化的要求,要讓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從而提升學生素質。高標準包括4方面內容,一是嚴,即嚴格要求,所有的學生必須嚴格按規定的內容、時間、標準逐日達標,日日清理;二是細,即分工細,各項工作都要分解和量化到每個人和每一天;三是責任實,即每一項工作、每一件事,大到機器設備,小到一塊玻璃,都清楚地表明責任人與監督人,都要有詳細的工作內容及考核標準,形成環環相扣的責任鏈,做到獎有理和扣有據;四是恒,即持之以恒,成年累月,百做不厭,一絲不茍。這樣堅持下來,平凡的小事,就變成了不平凡的工作。
實施6S管理,就是一個不斷發現和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要善于把成果用制度化的形式固定下來,并形成相關標準來指導日常工作。
(4)檢查、督促需持之以恒。有人認為6S管理就是掃掃地、擦擦桌子,其實并不那么簡單,它強調的是細節,但并不代表它是小事。例如,6S不僅規范了物品的位置,還規范了人們日常的行為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是良好習慣的直接監督者,要經常檢查,決不能有絲毫松懈,否則將前功盡棄。
(5)實行人性化管理,及時解決存在問題。通過設立公開欄,公開與6S管理有關的內容。真正做到一切檢查結果都要及時公開,讓學生隨時了解違規事件,并當場改正;對于執行好的學生要及時表揚;差的要及時召開總結會,糾正偏差,共同提高。對于學生反映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和反饋。
(6)通過各種手段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實施初期,他們有可能會不理解,也可能做不好,因此要多交流,使參與者真正接受6S管理理念,并將其變成自覺的行動。通過各種形式的座談、討論等,及時了解參與者的想法,因勢利導;利用開辟的6S宣傳專欄,讓參與者暢所欲言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1)自我管理原則。實訓現場良好的工作環境不是單靠添置設備或領導督促實現的,而是由參與者創造出來的。參與者在創造并維持一個整齊、清潔、方便、安全的工作環境同時,也改造了主觀意識。在提高自我素養,約束自身行為的同時,也養成認真負責的工作習慣。
(2)持之以恒原則。6S管理開展起來比較容易,甚至可以在短時間內取得較為明顯的效果,但要堅持下去并不斷改進卻非常困難。實施6S管理,貴在持之以恒。為了使這項管理能夠長期堅持下去,應將6S管理納入一體化的教學之中。
(3)不斷優化原則。要強化6S管理意識,促使參與者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其素質的逐步提升。在實施過程中,難免會發生現場的管理水平波動甚至下降等情況,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將職責分解到班級,以班級為單位定期開展6S檢查工作,通過班級對現有狀況的分析來強化管理。例如,要堅持PDCA循環,就要通過策劃、實施、檢查和改進,不斷發現并解決問題。在檢查考核后,必須針對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不斷優化一體化教學管理的內容。
(4)勤儉節約原則。在實訓現場整理階段,會清理出很多“不要的”東西,但不一定是無用的東西。例如,可能是暫時無用,以后還有用,這種物品應將其收集起來,存于倉庫;有的可能在現場無用,但可用于其他地方。即便是廢物,也應本著循環利用的原則變廢為寶。
現代管理的基本手段離不開規范和標準,只有把規范化、標準化要求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及時消除不良習慣,養成規范化、標準化的工作與學習習慣,并形成自然,這才是6S活動開展的真諦。自推行6S以來,學校的實訓教學環境與教學效果等,都有了明顯改善。
(1)改善實訓環境,提高工作效率。在6S推進過程中,通過“整理”把閑置、無用、報廢的物品清出實訓室;通過“整頓”,物品、設備、儀器等都能定置擺放,工具、材料分門別類做好標識,放在指定位置,實訓時取用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通過“清掃”將實訓室打掃得整潔、干凈,使人賞心悅目,大大改善了實訓環境。
(2)提升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6S要求的是規范的現場管理,高度的組織紀律性,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以及自覺主動的高素質員工。在這種氛圍內進行的實訓教學,不但能提高教師的實訓及指導技能,達到高速度、高質量等工作要求,也使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3)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習慣,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在實訓教學中,以企業的6S管理模式與要求來規范學生的實訓活動,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培養和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養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將6S管理引進教學,能使學生更好的了解企業文化,使他們能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也使教學活動更富有針對性和實用性。實現了校內實訓與企業實際工作的對接,為學生今后更好地適應企業環境打下了堅實基礎。
將6S管理引入校內的實訓教學,如構建企業工作環境等,要求學生在實習崗位上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完成每項工作,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通過合作與交流,樹立起團隊意識;通過對職業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強調,樹立了牢固的安全意識;為促進學生在自主學習、培養良好的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方面,創造了便利條件。不僅規范了實訓教學秩序,提高了實訓教學質量,提升了學生綜合素質,也實現了學校與企業管理的良好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