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麗
(遼寧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110021)
淺析園林綠化工程大樹移植技術
馬 麗
(遼寧市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110021)
在園林綠化工程中,經常要移植園林綠化大樹,若采用的措施不當,被移植的樹木常難以成活。本文就如何提高園林綠化工程中大樹移植成活率,從移植前的準備、移植過程和移植后的養護提取出了幾點有效的方法和關鍵技術。
移植;成活;養護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大樹也被越來越多的應用于各類園林工程建設中,有些工程,要求用特定壯齡樹的優美樹姿相配和,這就只有采用大樹移植的辦法才能實現。因此,當前大樹移植已經成為城市綠化、美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措施,特別是一些重點工程,往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體現綠化、美化的效果;同時也是保護在城市改建擴建工程中的古樹和各種樹木的有效手段。大樹移植需要投入較多人力、機械設備和資金,同時,大樹的再生能力較幼青年樹明顯減弱,難以成活。因此,新移植的大樹養護管理顯得尤其重要。從實踐中觀察到,不論人工、天然生長的大樹移植木,只要遵循自然生長規律進行移植,就可以收到較好的成活效果。
大樹移植較常規園林苗木相比,成活困難。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大樹年齡大、階段發育老、細胞的再生能力較弱。挖掘和栽植過程中損傷的根系恢復慢,新根發育能力差。2)由于壯齡樹的離心生長的原因,樹木的根系擴展范圍很大(一般超過樹冠水平投影范圍),而且扎入土層很深,使有效的吸收根系處于深層和樹冠投影四周,造成挖掘大樹時土球所帶吸收根系很少,根系的吸收功能明顯下降。3)大樹形體高大,枝葉的蒸騰面積大。為使其盡早發揮綠化效果和保持其原有美麗姿態,加之根系距樹冠距離長,給水分的輸送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大樹移植后難以盡快建立地上地下的水分平衡。4)樹木大、土球重、起挖、搬運、栽植過程中易造成樹皮受損、土球破裂、樹枝折斷,從而危及大樹成活。
大樹移植前應做好以下技術準備:1)栽植地的要求。大樹栽植的地塊宜選擇排水較暢的地方,忌積水。如果是在規劃線上,地勢低洼,要進行人工營造高凸地面。2)移植樹的確定。根據綠化地的需要,合理安排好樹的大小及品種,并依據所購樹的大小挖好樹塘。樹塘的大小應根據樹品種及該樹根系情況區別對待。一般按所確定的樹種,依據樹的土球,不論土球大小所挖的樹塘再在四周加大40—50cm,深度加深20—30cm,如在規劃線內,挖的樹塘遇有磚瓦、石礫等,要進行換土。確定好樹的品種、挖好的樹塘要進行編號,同時在起挖大樹前要標記好大樹的正南方向,栽植時要盡量保持與原方向一致。起挖大樹土球的大小,依據樹木胸徑大小確定土球的直徑和土球的高度,一般土球直徑為樹木胸徑的 8—10倍,土球高度一般 70—80cm,留底直徑為該土球的 1/3。起挖土球時,要先鏟除樹干周圍的浮土,以樹干為中心,比所確定的土球大5cm劃一圈,并順此圓圈往外挖溝,溝寬70—80cm,深度以挖到土球所需高度為止,隨后逐步修整土球,修整后用草繩包裝好。3)移植的時間。選擇正確的移植時間是提高樹木移栽成活率的關鍵。因為我們需要采挖的都是十幾年、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大樹,這些樹木都是成熟大樹,有的歷經滄桑,盡顯老態,所以確定移植的時間顯得尤為重要。大樹移植應在最適宜的移植季節進行。一般闊葉樹在春季移植,針葉樹既可在春季也可在秋季進行。無特殊情況下,大樹移植的最佳時間是早春,因為早春時大樹葉芽才剛剛萌動,根系還處于休眠狀態,此時移植大樹,在移植過程中損傷的根系容易愈合和再生,移植后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新芽在移植之后萌動,根系在移植之后再生新根。移植時要選陰而無雨、晴而無風的天氣。
1)掘樹。一種是樹根帶土球的掘取法:以樹干為中心,直徑的3—5倍為半徑,畫一圓圈,沿圓周邊切斷樹的側根,掘到下層看不到側根時,就可以向中心掘進去。初步掘成土球渾圓的輪廓,土球厚度一般為土球直徑的1/2,按此大小修整土球,修好后即用草繩密密捆牢,以免土球破碎分裂。另一種是不帶土球的掘取法:樹木被掘起后,把根系上的泥土全部打落,露出樹根,便可輕松地搬運到目的地。該法最適宜移植矮小的樹木及落葉樹中耐干旱能力強的楊柳等樹種。2)包扎。掘起的樹木,如距栽植地點很遠,要將樹冠加以包扎,捆束成為圓錐形,外加草席包裹,樹干也要用草繩密密地卷扎。3)搬運。大樹運輸裝卸作業質量的好壞是影響大樹移栽成活的關鍵環節。因為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生理缺水、土球散落、樹皮損傷等后果而功敗垂成,所以要盡量縮短運輸裝卸時間,對樹木進行適量修剪、慢裝輕放、支墊穩固、適時噴水等耐心細致的工作。4)栽植。栽植時要保持樹木直立,方位正確(移栽時按樹木原來的生長方向入坑,如方向錯位樹木緩苗期延長7天左右,成活率低20%左右),土球直接放入種植穴內,拆除包裝,分層填土夯實。大樹栽植不宜過深,應與原栽植深度保持一致。回填土應用移植大樹的原生境土與有機肥均勻混合。
大樹的再生能力較幼樹明顯減弱,移植后一段時間內樹體生理功能大大降低,所以必須加強防范。提高大樹的成活率具體要做好以下幾項防護工作:1)水、肥管理。根據土壤的變化注意澆水。澆水要掌握“不干不澆,澆則澆透”的原則。大樹移植后立即澆灌一次透水,保證樹根與土壤緊密結合,促進根系發育,然后連續澆灌三次水,灌水后及時用細土封蓋樹盤防止表土開裂透風,以后根據土壤變化注意澆水。在夏季還要多對地面和樹冠噴水,增加環境濕度,降低蒸騰。移植后第一年秋季,應追施一次速效肥,第二年早春和秋季也至少施2—3次,以提高樹體營養水平,促進樹體健壯。2)支撐樹干。大樹移植后必須進行樹體固定,一般采用三柱支架固定法,將樹體牢固支撐,以防止風把樹冠吹歪。同時,可確保根系穩固,利于根系生長。一般在一年之后大樹根系恢復好方可撤除。3)包裹樹干。為了保持樹干濕度,減少樹皮水分蒸發,可用浸濕的草繩從樹干底部密密纏繞至主干頂部,再將調制的粘土泥漿糊滿草繩,以后還可經常向樹干噴水保濕。冬季用草繩或塑料條纏繞樹干還可以防風防凍。4)根系保護。早春移植的樹木,移植后需要用地膜或樹葉、秸桿等對樹盤進行覆蓋,提高地溫促進根系生長。5)樹冠噴霧。對帶冠移植的大樹,可在樹冠頂安裝噴淋裝置,晴天進行葉面噴霧。6)搭遮光棚。對帶冠移植的大樹,考慮到葉面水分蒸發量過大,盛夏也可在樹干周圍搭蔭棚或掛草簾,搭遮光棚,降低光照強度,從而減少水分的蒸發。
大樹移植是園林種植施工中難度較大的栽植工程,費工且費用也大,所以確保大樹移植成活尤為重要,因此移植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每一道環節并設法采取各項有利措施。移植大樹的養護方法、養護重點,因其環境條件、季節、樹體的實際情況不同而有所差異,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進行分析,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時、因地、因樹靈活地加以運用,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G322
B
1007-6344(2015)09-007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