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耀斌
(南京欣特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關于綠色建筑給排水新技術的研究思考
丁耀斌
(南京欣特設備安裝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00)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品質得到極大的提升,尤其對于生活環境的要求,更加強烈,希望獲取更加高品質的居住條件。因此,對于當前的建筑,綠色成為發展趨勢。這類建筑的優勢是既能滿足住房的需求,也能較好地達到環境優化的目的,實現對能源的有效節約,本文針對的是綠色建筑給排水新技術的研討。
綠色建筑;給排水;新技術
前言: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了變化,對生活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建筑中,只是希望擁有即可,沒有過多關注建筑環境,但是,社會的發展促使人們的生活觀念發生轉變。同時,一個良好的建筑環境也能夠對建筑企業的經營產生良性的推動作用,同時,隨著人們環保觀念和思想的增強,綠色建筑成為建筑行業的新模式,受到極大的關注和青睞。在整個綠色建筑體系中,給排水工程在整個資源中占據重要位置,為此,為了根本上保證綠色建筑的施行,必須高度重視綠色建筑的給排水工程建設。
1.1 對綠色建筑涵義的分析
對于當前的綠色建筑,涵蓋的內容比較豐富,涉及諸多方面,集中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綠色建筑的思想基礎為環保思想,重視材料的節約,在環保觀念貫徹的比較深刻,制定生態環境的自凈能力標準,對建筑施工的污染程度進行控制;營造更加長久、健康和舒適的生存背景,將生活空間建設得更加環保和穩定,促進良性循環,營造更加和諧的居住環境。
1.2 對綠色建筑中給排水施工相關技術的探討
對于給排水技術,之所以定義為新型,其根本就是提倡綠色的概念。對于綠色給排水施工技術,其主要實施的條件是相同的系統資源、一致的客觀環境,但是目標卻是最大的能效,將對環境的有效保護和長久發展作為基本準則,實現效率最大化,降低能耗,綜合實現環境保護的統籌作用。對于綠色技術,是建立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將對環境的保護作為基礎點,形成系統、有效的施工方式和手段。對于綠色節能建筑,其顯著優勢體現為:全壽命周期、有效節約能源、實現自身功能的完美呈現、統籌兼顧的全面發展。在當前的建筑領域,綠色建筑成為發展趨勢和方向,也是在整個建筑領域實現能耗降低的關鍵環節,達到對環境的有效保護,提供更加舒適的居住環境。在建筑領域以往的發展過程中,對給排水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但是,在現代建筑領域,其重要性日益被增強,成為影響建筑品質的重要因素。對于綠色建筑中的給排水技術,系統設計成為重點和難點,涉及諸多領域的知識,彰顯復雜性和專業性,因此,要重視從多個方面進行給排水設計的考量,有效指導綠色建筑給排水設計和施工的有效進行。
目前,水資源相對匱乏和不足,城市用水量較大,在整個城市用水中,比重較大的為民用建筑用水,由此可見,建筑給排水工程的主要責任是為多種建筑提供大量用水,需要千方百計,強化綠色建筑的節水工作,在給排水設計和施工進程中需要高度關注這一問題。因此,綠色建筑為了達到節能的目的,必須做好給排水的節能和節水工程設計和建設。
3.1 有效控制超壓出流
在進行給排水工程設計的時候,要重視節水的目的,避免高壓出流現象的發生。一旦工作不合理,出現超壓出流現象,就會使得水資源出現較為嚴重的浪費,損失不可估量。為此,在進行工程設計的時候,要控制好超壓出流現象,有效提升資料的實際利用效率。針對這一問題,最佳的控制方式就是全面優化處理系統的配水點,保證壓力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
3.2 對水表進行合理設計,保證各部件的品質
對于給排水設計,水表安裝是否得當與水資源的合理利用關系密切,為此,要重視對水表的設計和安裝。水表的作用是發揮對水資源利用量的數據的記錄,對其進行及時的查詢,對于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水量的平衡,對于平衡度的檢測是水資源管理機構獲取水量使用狀態的重要信息依據。在相關的水資源節能準則中,對于標準信息已經給予明確地規定。在建筑內部,安全入戶水表,它同時能夠對水量的使用進行全面分析,對不當問題進行技術發現和有效處理。
3.3 對熱水泵設計相關技術的探討
熱水泵的功能是對使用者的水溫進行增高,目的是實現水的再循環,再利用。在對熱水的系統進行循環系統選擇的時候,要對循環采用的具體模式進行全面考量。當前,使用較多的熱水循環系統主要分為三種類型,即干管、立管以及支管循環方式。實踐顯示:在這幾種方式中,能耗最高的就是干管系統循環。一旦循環系統的消耗出現超標的情況,就需要對整個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實現能耗的有效降低。與此同時,也可以適當加入回水管,作用是使得運行效率為有針對性地提升,減少水資源的大量損失。
3.4 重視雨水利用技術的研究
在整個自然水資源系統中,雨水是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旦實現了全面的利用,就是實現資源的節省,達到節能和節水的目標。對于雨水的再利用,主要的方式是直接和間接兩種。對于直接利用,主要是城市內部的各種人工湖和水庫等,在雨水徑流的前提下,實現水量的及時補充,也能夠滿足城市周圍各種綠化景觀的水資源的需求。對于間接利用,借助的是土壤的滲透,完成凈化后,實現對地下水的大量補充,對整個城市的生態建設意義重大。
3.5 對消防水池的設計進行不斷健全和完善,大量使用和推廣新型的節水衛生器具
當前,很多儲水池存在利用不充分的情況,在實施換水的過程中,對水質產生較大的影響,很多劣質水出現,很難直接被利用,這也是對水資源的一種浪費的體現。因此,對于消防供水系統,要注重范圍和區域的集中性,可以針對多層建筑,設置單一的水箱,也可以集中進行消防水池和供水加壓系統的設置和使用,在管理形式方面,注重進行規模化的管理形式,這樣做的優勢是較大程度地降低了投資的成本,也有效避免了換水進行中的污水的產生,強化了水資源的全面保護。同時,在日常使用中,可以加大推廣節水類型的衛生器具,強化節水功能。
3.6 重視中水工程的開展,強化水資源的循環性和再利用性
對于中水工程而言,主要是實現對生活廢水的再利用,對于中水的集中凈化處理,能夠為城市的市政工程和相關的建筑工程提供大量的建筑施工用水,在根本上實現對水資源的有效節約。對于中水系統,是節水的一種重要形式和手段,有利于對節水策略的大面積推廣。當前,很多地區都重視對中水的利用,制度相關政策和規定,同時,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將中水的循環由理論變為現實。同時,也要加大對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加大節水力度。在很多地區,雨水量較大,可以對其進行集中儲存,而后對水質進行不同處理,在達到相關標準之后,為綠化提供水資源,達到對雨水的有效利用。
結束語:綜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環保思想逐漸引起重視,被人們所追求,尤其針對綠色建筑,提高給排水設計的水平成為一種趨勢。因此,要對給排水系統進行全面優化和改善,在整個設計和施工中大量倡導和貫徹環保觀念,將可持續發展作為目標,這是給排水設計人員需要高度重視的問題,也是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重視新技術、新產品和新工藝的利用,彰顯綠色建筑理念,實現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
[1]馬靜. 綠色建筑中給排水系統CO_2排放量的閾值研究[D].重慶大學,2014.
[2]韓暉,郭楓. 關于綠色建筑給排水專業設計的一些思考[J]. 給水排水,2012,02:75-77.
[3]劉祝. 綠色建筑節水措施的評價及應用優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8.
S210
B
1007-6344(2015)09-016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