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卿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710021)
淺談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與管理
王建卿
(中鐵十二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710021)
混凝土生產行業標準JGJ/T328-2014《預拌混凝土綠色生產及管理技術規程》從2014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隨著國家政府逐漸重視高性能綠色混凝土生產技術的推廣,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也被提上了相關企業的重要日程,推動了混凝土行業朝著綠色環保、規范有序的方向發展。本文分析了當前混凝土攪拌站生產管理的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混凝土綠色攪拌站建設與管理的幾點對策。
混凝土;綠色攪拌站;建設管理
一直以來,混凝土攪拌站都給人們一種“臟、亂、差”的生產印象,在混凝土的攪拌生產過程中,持續的產生著粉塵、廢水廢渣以及噪音等污染,這就和建設發展生態城市的目標相違背,從而讓混凝土行業的發展面臨著新的挑戰。所以我們要認識到,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發展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污染嚴重
一是粉塵污染,在砂石骨料的運輸、堆料以及鏟料時非常容易產生揚塵,從而導致粉塵污染;二是廢水排放,部分混凝土攪拌站并未對生產廢水進行回收處理,而直接進行排放,導致了攪拌站附近環境的污染;三是固體廢棄物污染,混凝土攪拌站對固體廢棄物的利用率和處理效率有待提高,生產留下的固體廢棄物不但占用了土地,同時也讓堆放位置附近的土地與水源收到污染;四是噪聲污染,一般來說,攪拌站設備處在二十四小時運轉狀態,容易產生噪聲超標的問題。
(二)信息化水平較低
目前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過程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企業內部信息不能共享,各個管理部門之間溝通不暢,信息的傳遞一般都是借助于電話、對講機甚至生產現場交流來完成,難以對生產經營實施規范化管理。混凝土企業屬于生產型企業,其經營業務的核心部門主要是品質部、生產部、運輸部以及經營部,但是過去的管理方式已經不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各部門之間的矛盾也比較多,很容易產生調度失衡和運輸錯誤等問題,從而對正常的生產經營產生影響[1]。
(三)標準化建設不受重視
企業標準化主要是為了保證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最佳秩序而設定的,對于實際和隱藏的問題隱患所制定的規則。對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管理工作來說,標準化建設是重要組成部門,它能夠應用到生產、管理、經營等各個方面,是十分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是當前混凝土生產企業的標準化建設工作還有待加強,一直以來,企業標準化工作都是借助于政府力量的推動,而忽略了企業的主觀能動性,造成了國內混凝土企業標準化管理的被動式工作狀態。
(一)建設綠色生產線
一是除塵降噪。過去的混凝土攪拌站料倉并非是全封閉式生產,砂石骨料處于露天堆放狀態,生產技術比較粗糙,除塵降噪措施也比較落后,與國家綠色環保生產要求還有一定距離。而綠色混凝土攪拌站必須建設成為全封閉式骨料傳輸系統,在實際生產中,砂石骨料是核心原材料,直接影響著混凝土生產質量。把料倉設置為全封閉式,不但能夠確保砂石骨料的含水穩定,同時也有助于控制混凝土質量,還可以確保混凝土原材料運輸過程的封閉,最大限度的減少粉塵的產生,也能夠起到很好的降噪作用。
二是廢料廢水的回收。首先可建立砂石分離系統,在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廢棄混凝土,若我們不將其進行回收處理,不但會占用大量空間,還會產生很多環境問題。砂石分離系統能夠有效的把廢棄混凝土中的料漿和砂石骨料進行分離,而得到的砂石骨料可以當作新拌混凝土的原料,廢料漿與攪拌車中的洗刷水則可以留到廢水回收池內,當作是拌合用水,以此提升廢料廢水的回收利用效率;其次,針對生產廢水,應建立回收處理系統,對沖洗場地的廢水以及設備清洗廢水,將其引導流入廢水沉淀池內進行澄清,所得到的水能夠再用于場地和設備的清洗,從而實現循環利用。
(二)生產管理
混凝土攪拌站必須制定完善嚴格的生產管理規定,從砂石骨料的選擇、進場質量管理、材料使用控制、廢棄物回收處理等環節進行嚴格把關,從而實現全過程的節能降耗目標。混凝土生產企業可以運用ERP管理系統,將經營管理、生產管理、技術管理以及材料管理等各個模塊都納入到系統之內,另外將其和攪拌控制系統、筒倉控制系統、壓力試驗機、加油機、攪拌車回廠系統進行有機整合,從而進一步實現混凝土攪拌站的綠色生產管理[2]。
(三)信息化管理
一方面是OA管理系統的應用,OA管理系統囊括了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銷售、運輸等各個流程的業務,幫助混凝土生產企業有效解決了管理規范化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企業的生產運營效率。OA信息管理系統內涉及到企業日常行政管理、辦公資源管理、各類業務審批和各種信息的傳輸共享等,能夠有效的提升混凝土企業整體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信息化建設。
另一方面是上文中提到的ERP管理系統。在攪拌站生產過程中,ERP管理系統可以從砂石骨料的計量、上料、生產調度以及攪拌質量控制等各個環節進行管控,有效的提升了生產質量和效率。另外還能夠對攪拌站的物料供應、財務資金、人事信息等資源實施信息化管控,為攪拌站的生產管理節省大量成本,促進精細化管理目標的實現。
(四)標準化管理
實施標準化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升混凝土攪拌站的生產質量,其包括了諸如管理標準化、建站標準化以及生產標準化等各個標準。按照攪拌站建設規劃的生產區、辦公區以及生活區,各個區域有其規定的配置。綠色攪拌站的建設要求混凝土生產全過程實現標準化管理,這也是混凝土質量的有效保障。所以混凝土攪拌站必須建立全面嚴格的標準化制度,生產技術管理人員根據攪拌站的實際情況實施標準化監管工作。通過標準化管理的實施,實現混凝土攪拌站建站標準化、生產方式標準化以及生產流程標準化,從而保障綠色混凝土攪拌站生產運營的有序進行,有效的降低因為人為失誤而產生的產品質量風險[3]。
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是混凝土企業貫徹落實國家政府提出的“節能減排、發展綠色經濟”政策的必然選擇,同時也是建設生態綠色城市,促進混凝土行業發展的客觀要求。但我們要認識到,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生產與管理技術遠遠不止本文所提出的幾點,在未來的工作,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混凝土綠色攪拌站的建設與管理工作,從而為混凝土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1]徐志紅.分析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綠色生產[J].中華民居.2014(02):16.
[2]紀憲坤,楊欣華,韋慶東.預拌混凝土攪拌站綠色生產技術探討[J].施工技術.2014(24):10.
[3]胡曉.綠色混凝土攪拌站建設經驗談[J].混凝土世界.2013(08):29.
TU723
B
1007-6344(2015)09-02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