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慧
(青海省湟源縣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所,青海 湟源 812100)
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建設相關問題探究
李永慧
(青海省湟源縣公路工程質量監督所,青海 湟源 812100)
農村公路路面質量問題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問題,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道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問題出發,就其關鍵難題進行了全面分析和探討。
公路;路面;水泥;混凝土;建設
1.1 自然建設環境。通過對我省周邊的大部分農村的環境進行了調查。集中起來有以下兩個方面:(1)我省農村乃至全國的廣大農村,都存在著一個最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從古至今的我國農村的發展與建設中幾乎沒有規劃的概念。村中村舍的建設隨意性特別大,村中道路也只是一些由自然形成的通道或經常由行走或車輛的碾壓而成的土路。造成村中的地形起伏不平,道路彎彎曲曲,寬窄不一,線性及其復雜,在勘測設計中存在很多死角,根本無法展線。(2)一般的農村幾乎沒有排水設施。造成降雨或降雪后道路長期積水,泥濘不堪,嚴重的地方給村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嚴重的地方會使道路在雨后根本無法通行,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一大障礙。
1.2 人文環境。廣大農村由于生產文化相對較落后,收入較低, 道路建設的資金相對缺乏。農村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 對規劃設計、環境保護及可持續性發展認識程度遠遠不夠。對已建成的道路合理利用的意識較欠缺,比如:排水不暢, 重車作用,當作秋季打麥、曬麥的場所等,造成很多已建成的村中道路的使用狀況很不樂觀。
2.1 強度高。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較高的抗壓、抗彎拉、抗磨耗等力學強度,從而使具有較高的承載力和擴散荷載能力,能通行各種車輛。
2.2 穩定性好。水泥混凝土路面水穩定性、熱穩定性和時間穩定性較好,溫度和濕度對養生后路面的力學強度影響甚小,強度能隨時間而逐漸增高,而且抗油類和化學物質的侵蝕能力強,抗雨水破壞能力也遠比瀝青路面好。
2.3 耐久性好。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強度和穩定性好,與瀝青路面相比使用更耐久,不會出現老化現象。
2.4 建設費用低。在我省農村公路建設中修建水泥混凝土路面,大型施工機械投入少,機動靈活作業,整體上比瀝青路面建設費用低。
2.5 養護費用少。在正常的設計和養護條件下,水泥混凝土路面養護工作量和養護費用約為瀝青路面的1/3,而且水泥混凝土路面反光能力強,有利于夜間行車,還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更加環保。
農村公路具有分布較廣,建設規模較小,公路等級不高,技術等級低,投資較少等特點,雖然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技術等級不高,但工程質量絕對不能不高,在一些農村公路中,運行沒幾年就出現了裂縫,麻面等質量問題,因此,只有做好農村公路的路面建設,才能確保工程質量。對于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由水泥、粗集料、細集料、水、填縫料與外加劑組成,農村公路工程從材料的選購、運輸、堆放等著手把關,對附近的石料廠、沙場、水泥等進行調查,選一定規模的廠家,抽樣取回若干樣品,實驗室按試驗規程做各項試驗,只有試驗結果全部合格的材料才選用。
3.1 水泥。對于公路公路路面所采用的水泥,應該使用收縮小、耐磨性強的普通硅酸鹽水泥。
3.2 粗集料。應該選擇比較干凈的、級配良好的碎石或者礫石。
3.3 細集料。應采用質地堅固、干凈,細度模數宜在 2.5 以上的符合規定級配的天然砂或石屑。
3.4 水。選用水質比較純潔,人畜就地飲用,農作物灌溉都不存在問題的水。
3.5 鋼材。按設計要求的規格、數量采購經過試驗合格的鋼材并安排專業鋼筋班組提前進行切割、彎制、焊接、綁扎等,以備路面施工時使用。
3.6 外加劑。根據氣溫條件,選擇使用減水劑,以保證施工和易性。只有清楚的了解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原材料的要求,才能清楚路面的特點,確保路面的施工質量。
4.1 水泥混凝土表面破損。水泥混凝土表面破損包括:表面蜂窩、麻面、表面氣孔、表面沖蝕等。表面蜂窩,主要是因為操作人員在施工中責任心不強,振搗不到位所致;脫模后的水泥混凝土路面麻面起粉,主要原因是水泥混凝土表面出現緩凝現象,可能是由于使用了不合格的脫模劑或脫模劑使用不當造成的。當脫模劑用量過大時,既浪費又會引起混凝土表面緩凝,還會污染已經澆筑好的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氣孔主要是模板表面攜帶的水、氣泡所引起的,如果模板表面有一定的吸附性或透氣性的話,氣孔就可以減少。若采用抗滲透性強的鋼模板,則氣孔大多是因為振搗不充分所致;水在模板與混凝土澆筑面之間滲流時,水泥漿隨水一同流走,會使混凝土結構的垂直面產生像河流三角區一樣的圖形,這是因為混凝土坍落度太大或和易性太大造成的,主要的原因是配合比設計問題。此外使用外摻劑不當也會出現泌水現象,對于摻和劑,施工單位必須先試驗檢測其使用性能,再應用到施工中。表面破損雖然對水泥混凝土的強度一般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極大地影響了路面的外觀,必須對其進行修補。
4.2 水泥混凝土表面出現松散脫皮、坑洞。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車輛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出現表現松散脫皮、坑洞現象。松散脫皮主要是由于施工時水泥混凝土強度不夠所引起的;坑洞現象主要是由于施工時骨料里含有泥土塊或樹根等雜物滲雜在混凝土里面,經振搗后附著在混凝土表面,通車后這些雜物脫掉,形成小坑槽,水分滲入坑槽并經過反復凍脹,逐漸擴大而成。再者混凝土振搗不實有孔隙,雜物和水份進入孔洞,凍脹后松動后并隨時間發展也易形成坑洞。
4.3 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開裂,縱縫擴寬,橫縫擴散、碎裂。(1)塑性開裂。蒸發率過大,失水過多,混凝土體積縮小,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塑性開裂。當水量蒸發超過 0.5/m2/h,路面就要開裂,即達到臨界狀態。影響蒸發率的主要因素有風速、氣溫、太陽輻射等。(2)縱縫擴寬。路基兩側土質不同,壓實度不一樣,產生不均勻沉陷或路基基層凍脹,把板拉開,形成縱縫擴寬。施工時,縱縫沒做填料防水處理,路面上的水、雜物進入縫內,凍脹后擴寬縫隙,反復凍融,縫就會越來越寬。
在農村水泥混凝土路面開工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要求最小的工程也必須配備一名技術人員統管工程技術,并對一線操作人員進行崗位和質量培訓,嚴格要求按施工技術規范施工,確保質量。
對高溫和雨季不利季節施工方案進行公開研討,采取有力措施克服困難控制質量。
建立質量責任制,項目經理抓全盤質量,技術人員和試驗室抓各個環節和工序,貫穿全過程,各道工序都安排專人負責質量,形成質量控制強有力的組織體系,提高各部門的積極性和每個員工的責任心,這樣控制質量做到上對下層層分解,層層落實,下對上層層負責,層層保證,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和制度,從經濟手段出發,制定并公開質量獎罰明細辦法,落實到每道工序,各個班組,以自檢結果評選出質量優良的重獎,質量不合格的重罰,這樣各班組之間互相競爭、互相督促,施工負責人協調各班組的行動,促進工程的順利開展,提高工程質量。對后臺攪拌不合格的混合料前臺施工人員有權退回攪拌站重拌;對前臺振搗不合格的混凝土,前臺負責人有權要求施工人員立即返工,過時無法返工的不合格的混凝土必須廢棄處理,分工明確,責任到人,人人把關,確保不出現次品或不合格路面。
[1]任少飛.新農村建設背景下的農村公路策略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1.
[2]溫玉昌.農村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問題及防治辦法[J].現代企業文化,2008(18):105-106.
U45
B
1007-6344(2015)09-03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