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tar-Ⅰ型自動土壤水分站一次故障處理
高志斌1,林彩艷2
(1.洛川縣氣象局,陜西洛川727400;2.富縣氣象局,陜西富縣727500)
洛川國家基準站使用Gstar-Ⅰ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該儀器運行以來,不但提高了觀測數據的時空密度,而且很大程度減輕了觀測員的勞動量。Gstar-Ⅰ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傳感器安裝在室外,通過4芯電纜使用RS485通訊模塊與室內采集器和專用控制計算機連接。但是由于其傳感器安裝在室外,傳輸電纜較長,設備難免發生故障。本文以洛川國家基準站Gstar-Ⅰ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的一次故障排除為例,闡述排除這類故障的一般方法,總結類似故障的預防措施。
1故障現象
2014-07-25T20觀測數據正常上傳后,觀測員正準備重新啟動計算機時發現采集軟件界面數據全部消失,界面顯示采集器電壓為0 V。
2故障檢查及處理
根據數據采集界面顯示采集器電壓為0 V,可判定故障不是傳感器的問題,而是供電故障或通訊故障,因此應先檢查采集器供電情況。采集器電源指示燈正常,用萬用表測量采集器供電電壓,表上顯示電壓在正常閾值(12~15 V)范圍內,可判定為通訊出現了故障。首先,檢查采集器與主控計算機的通訊情況。在Gstar-Ⅰ型土壤水分監測儀監控系統Soil-cetc27軟件界面的左上角“數據通訊”下拉菜單中選擇“讀取采集器時鐘”,顯示時間若為當前時間,則判定采集器—計算機的通信正常。其次,檢查傳感器—采集器的通信是否正常。先關閉采集器電源(斷開采集器與蓄電池相連接的電線),將4芯電纜與采集器和傳感器端的連接全部斷開(注意記錄好4根線與采集器和傳感器端連接的位置順序,最好拍照),然后測量4芯電纜中的4根導線是否導通。測量方法:一人在室內將采集器一端4芯電纜中的任意2根導線連接,另一人在室外傳感器另一端,將萬用表調到通斷檔,在4芯電纜中找到相對應的2根導線,用萬用表的一支筆連接其中一根導線,用另一支筆輕觸另一根導線后立即斷開,接觸時若聽見“嘀”的響聲,說明兩根線正常導通;若多次接觸均聽不見“嘀”聲,說明至少有一根導線處于斷路狀態。經過檢測發現2根導線處于斷路狀態,導致傳感器—采集器通訊故障。立即更換4芯電纜線,重新連接后打開Gstar-Ⅰ型土壤水分監測儀監控系統Soil-cetc27軟件。為了盡快得到最新數據,在該軟件界面的左上角“數據通訊”下拉菜單中選擇“即時讀取數據”,軟件采集界面出現數據,21時整點數據及時上傳。
3討論
Gstar-Ⅰ型自動土壤水分觀測儀傳感器安裝在室外地下,除了應定期檢查傳感器PVC管內是否進水潮濕、更換傳感器桿上的干燥劑外,要特別注意預防電纜破損(本次斷路原因為線纜被老鼠啃咬斷線)和預防雷擊。因此電纜不但要安裝在電纜溝內的電纜管里,而且電纜溝中應不定期投放鼠藥,定期檢查電纜是否破損,定期進行防雷檢測,這樣就可以盡量避免類似故障的發生。
參考文獻:
[1]中國氣象局綜合觀測司.自動土壤水分觀測規范(試行)[s].北京:氣象出版社,2010.
王建萍.陜西氣象科普知識展板簡介[J].陜西氣象,2015(1):43-45.
文章編號:1006-4354(2015)01-0042-01
收稿日期:2014-09-10
作者簡介:高志斌(1976—),男,漢族,陜西吳起人,本科,工程師,從事氣象綜合管理。
基金項目:延安市氣象局2014年高工培養計劃和延安市氣象局“火車頭計劃”創新項目
中圖分類號:P415.1
文獻標識碼: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