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人工繁殖、鯰苗開花、魚種培育、成魚養殖及如何提高鯰魚存活率等方面介紹了鯰魚池塘養殖的關鍵技術,以期為今后漁民養殖過程中能夠掌握該技術及獲得更多產量提供有利的技術指導。
關鍵詞:池塘養殖;高產量;成活率
中圖分類號: S965.12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34
鯰魚屬鯰科,鯰屬,鯰魚種,具有生長速度快、肉多味鮮,耐低溫、耐低氧及經濟效益高等優點,深受水產養殖戶的青睞。近年來,由于水產養殖管理不規范,致使鯰魚產量較低。因此,筆者結合實際養殖經驗,通過本文介紹了鯰魚高產養殖技術要點,這對提高鯰魚產量及促進漁民增產增收都具有積極意義。
1 人工繁殖
1.1 雌、雄親魚選擇
選擇適宜的親魚至關重要,一般應選擇重量在0.5公斤以上的雌、雄鯰魚。挑選腹部大,生殖孔紅腫且輕輕按壓腹部時有卵粒排出的雌鯰魚,挑選腹部能擠出精液的雄鯰魚,雌雄比例應為1∶1~1.5∶1區間。
1.2 卵巢制備及人工孵化
好的卵巢,可以有效提高鯰魚的著卵利用率。底巢一般為人工焊成的長方形的框架,中間著卵位置放上棕櫚皮并縫在篩絹上即可。將親魚產出的魚卵及時放入水泥制作的平坦干凈的孵化池內,并將水溫控制在20℃左右,使其自然發育。3~4天后鯰魚苗會吸附在魚巢上,再過2~3天將魚巢取出進行下塘。
2 池塘養殖技術
2.1 鯰苗開花
通常鯰魚在出膜3~4天后就可以吞食大型輪蟲和小型枝角類生物等,這個時候應培養枝角類生物以供鯰苗食用。培育枝角類生物可采用施用有機肥的方法,采用分次分批進行投放,當后期餌料不足時,可以用50毫米的篩目撈取其他池塘內的枝角類或是將新鮮的動物性餌料進行切碎投喂。在保持餌料充足的條件下,10~15天便可培育成夏花。
2.2 魚種培育
魚種培育可采用兩種方法進行。一是生態養殖培育鯰魚種,可在鯰魚放養前20天放養鯽魚,前10天放養花白鰱等,同時在池內培養浮游動物、底棲生物、水生昆蟲及小型雜蟲,這樣可以有效地為鯰魚提供營養豐富的餌料;二是運用顆粒飼料培育鯰魚種,為了更好提高鯰魚成活率,可以投放天然動物性餌料和陸生動物性餌料,人工顆粒飼料應該以高蛋白質飼料為主。為了防止由于餌料不足或者飼料顆粒較大導致鯰魚苗生長大小不一的問題,可以在夏花放養前,在主養鯰魚塘中投放適量適口的動物性餌料,例如切碎的雞肝、雞腸等,可提高鯰魚苗成活率。
2.3 成魚養殖
一是夏花當年養成商品魚,應當在鯰魚夏花放養的成魚池塘中,要注意套養密度及水源條件,池塘雜魚量不應太多;二是由于鯰魚游動緩遲只能吃到小型野雜魚及有病的養殖魚類,放養少量鯰魚春片可提高鯰魚重量;三是成魚顆粒餌料蛋白質含量應該為35%左右,這樣有利于鯰魚更好地吸收營養。
2.4 提高鯰魚存活率的技術措施
2.4.1 適時下塘 由于剛出膜的鯰魚苗在靜水和微流水的環境中不發育,因此鯰魚苗大多數均勻吸附在魚巢或網箱壁上,鯰魚苗體呈現為乳白色,隨著鯰魚苗體表的色素不斷沉積,使得其體表逐漸變成灰色,3~4天后體表呈現為灰黑色。此時,卵黃囊基本消失,為保證存活率應當及時下塘。還應注意同塘不能放養兩批不同規格鯰魚。鯰魚苗出膜后的3~4天便可以進食大型輪蟲及小型枝角類,因此浮游動物的數量直接影響了鯰魚苗的存活率,為提高鯰魚成活率應選在最佳時期,也就是水溫穩定在20℃,在鯰魚苗下塘前8天施加發酵的有機肥500公斤/畝并注入井水。
2.4.2 適宜的池塘面積 鯰魚發塘池一般是0.5~1.0畝,魚種培育池塘1~2畝,套養鯰魚夏花或搭配池塘可大一些。
2.4.3鯰魚苗下塘規格整齊一致 首先鯰魚苗規格應當相同,必須放養同一批孵化的鯰魚苗,夏花放養時必須篩選同一規格的鯰魚苗,堅決杜絕放養兩批不同規格鯰魚現象。在放養鯰魚種時一定要放養規格一致且整齊的魚種,避免大吃小現象發生,保證成活率。
2.4.4 補充動物性飼料 鯰魚在4厘米前不應喂養或很少喂養人工飼料,應多以肉食性餌料為主,發塘前期,浮游動物數量較多,食物攝取量較小,鯰魚苗規格比較齊;后期因為鯰魚苗口徑的不斷增大,食量也隨之增加,此時極易出現食物的供給不足及不適口現象,使得鯰魚苗大小不齊,應在其他池塘撈取天然食物或投放動物性飼料,提高鯰魚苗規格的同一度和存活率。
2.4.5 餌料的適口性及營養性決定鯰魚苗的成活率 由于肉食性魚類具有相互殘殺的特點,故鯰魚苗種的存活率明顯低于其他魚類,因此餌料應當隨著鯰魚口徑的增大而增大,同時還應保證餌料的充足和營養。實踐證明,餌料的不適口及營養不全會導致鯰魚出現規格不齊的現象,最后發生互相殘殺現象。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應盡可能保持鯰魚規格一致,以保證鯰魚的成活率。
3結語
鯰魚池塘養殖技術應形成一整套完整的養殖規程,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讓該技術形成規范。同時還應加大其推廣范圍,使得越來越多的養殖者能夠掌握鯰魚池塘養殖技術,在生產實踐中獲得更高產量,從而提高漁民的經濟效益,這對鯰魚養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偉.淺析鯰魚池塘養殖技術[J].生物技術世界,2014,7:23-24.
[2] 王夏龍,王志年,李振堯,王潮林. 顆粒飼料投飼機在鯰魚池塘養殖中的應用[J].漁業致富指南,2008,3:45.
[3] 魏法權.黑龍江鯰魚生物學特性及池塘養殖技術[J].
2000,3:54-55.
作者簡介:李繼文,壯族,本科學歷,廣西水產畜牧學校,講師,研究方向:休閑漁業、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