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立民 王淑艷 韓春玉 韓寶生
摘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化學肥料已經在農業生產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據統計,在糧食增產過程中,肥料的作用占40%~70%,平均每公斤化肥(純養分)可增產糧食8~10公斤。本文介紹了生產中常見化學肥料的種類及使用方法。
關鍵詞:化學肥料;常見種類;使用方法
中圖分類號: S14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41
1氮肥
1.1尿素
尿素又叫碳酰胺,是白色或略帶黃色的顆粒或粉末狀結晶,純氮含量為46%,屬于高效固體氮肥。易溶于水,溶于水的尿素分子可以透過葉片被作物吸收。尿素施入土壤后,轉變成碳酸銨和碳酸氫銨后很不穩定,容易分解出游離氨而揮發損失。所以在施用尿素時要深施覆土,防止氮素損失。
尿素適用于各種土壤和各種作物,可以用作底肥和追肥,由于容易燒種,一般不做種肥。作追肥最好,其次是底肥。尿素作底肥時,一般用量控制在每公頃80公斤以下,可與磷、鉀肥及中微量元素肥料混拌均勻條施。尿素作根外追肥效果要好于其他氮肥。因為尿素是中性有機化合物,對作物的莖葉沒有燒傷性。
1.2硫銨
硫銨是硫酸銨的簡稱,為白色微細的結晶體,純氮含量為20%~21%。吸濕性小,不易結塊,屬于生理酸性肥料,在貯藏運輸和保管時,要注意防潮、通風,不能和堿性物質混在一起。由于硫銨中含有中量元素硫,所以硫銨的增產效果好于單質氮肥。硫酸銨適于各種作物施用,可以作底肥、種肥和追肥。
硫銨是生理酸性肥料,適用于中性特別是堿性土壤上施用。在干旱地區,硫酸銨作底肥效果好于追肥,每公頃施用量以200公斤為適宜。作種肥可增產10%~15%,每公頃用量以50~70公斤為宜。在水田上作底肥效果最好,施后結合耙地或中耕,使肥土混勻,每公頃用量150~200公斤較適宜。
2磷肥
2.1過磷酸鈣
又叫過石或普鈣,有效磷含量為14%~20%。屬酸性肥料,是生產復混肥料中磷元素的主要原料。過磷酸鈣適用于各種土壤和各種作物。在中性或堿性土壤上施用效果好于酸性土壤,因此在水田土壤上的有效性高于旱田土壤。
過磷酸鈣一般是集中施用。把過磷酸鈣集中施在根際附近,減少有效磷被土壤固定的數量,提高根際土壤周圍的磷素濃度,有利于作物根系吸收,可降低根際土壤的pH值;與有機混合施用,能減少過磷酸鈣與土壤的接觸面積,減少水溶性磷的固定,提高磷肥利用率。
2.2重過磷酸鈣
簡稱重鈣,習慣稱三料。有效磷含量為43%~46%,施用方法基本與過磷酸鈣相同,但是用量相對減少65%~70%。
3鉀肥
3.1氯化鉀
白色或淡黃色結晶,含有效鉀60%,是化學中性肥料,屬于生理酸性肥料。氯化鉀可以作底肥和追肥,不宜作種肥。作底肥用量一般為每公頃100~150公斤為宜。
由于氯化鉀中氯離子對忌氯作物的品質有不良影響,因煙草是忌氯作物,絕對不能施用。馬鈴薯、甜菜是對氯敏感作物,如不過量施用氯化鉀,對作物的品質沒有影響。對麻類和棉花等纖維作物能提高纖維含量和質量,可盡量施用氯化鉀。氯化鉀不宜施用在鹽漬土上,以免增加土壤的鹽漬化。
3.2硫酸鉀
白色或淺黃色結晶細粒,含鉀有效鉀50%,還含有18%的硫。硫酸鉀既可作底肥、追肥,也可作種肥和根外追肥。作底肥用量每公頃120~180公斤為宜,種肥用量以每公頃50公斤為宜,根外追肥采用1%~2%的濃度噴于葉面。在還原性較強的水稻土上,硫酸鉀的硫酸根易被還原成硫化氫,對水稻有毒害作用。在水稻、玉米、高粱等作物上都選用氯化鉀,這樣可以降低肥料成本,減少投入。
4中微量元素肥料
中微量元素包括鈣、鎂、硫、鋅、錳、銅、硼、鉬、鐵,是作物所必需的。硫肥。土壤有效硫低于16毫克/公斤時,施硫才會有增產效果,有效硫大于20毫克/公斤的土壤,除喜硫作物外,一般不需要施硫肥;鋅肥。常見的有硫酸鋅,為白色或淡灰白色結晶體,易溶于水,可作種肥或根外追肥施用;硼肥。常用的硼肥有硼砂,白色結晶,施用硼肥必須考慮土壤,土壤中有效硼低于0.5毫克/公斤時,施用硼肥有不同程度的增產效果。對硼肥敏感的作物有向日葵、甜菜等,硼肥可作基肥、種肥和葉面噴施;鉬肥。常用的鉬肥有鉬酸銨,含鉬54%,易溶于水,呈青白色結晶或粉末狀。土壤中有效鉬隨著土壤pH值的提高而增加。在吉林省黃土發育的土壤有效鉬含量低于0.15毫克/公斤,施用鉬肥有效。對鉬敏感的作物如豆科作物,特別是大豆、花生等施用鉬肥效果較好。鉬肥可作底肥、種肥和追肥。
5復合肥料與混配肥料
復合肥料和混配肥料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可以減少施肥次數,滿足作物在不同土壤上對養分的需要。復合肥料是用化學方法制取,在生產過程中發生明顯的化學反應,如磷酸二銨、磷酸一銨、磷酸二氫鉀等。磷酸銨是以磷為主的肥料,應首先選擇在缺磷的土壤和需磷較多的作物上施用;混配肥料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單質肥料或復合肥料作為原料經機械加工混合而制成的肥料。一般含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主要營養元素。分為粉狀混配肥和粒狀混配肥。混配肥料一般作底肥或種肥施用,施用數量因混配肥的濃度及養分含量而定。
作者簡介:宣立民,大專學歷,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助理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