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玉米花白苗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鋅造成的,本文從玉米缺鋅的原因及癥狀出發,介紹了鋅肥施用技術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玉米;缺鋅;癥狀;施肥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43
玉米是松原市主要糧食作物,約占總耕地面積的70%~80%。據田間調查數據顯示,玉米花白苗病可使玉米產量降低8%~10%,玉米花白苗病是由缺乏微量元素鋅造成的,因此,配施鋅肥能防止花白苗病的發生,提高玉米產量。
1玉米缺鋅原因
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區,土壤類型主要有黑鈣土、砂壤土、鹽堿土,土壤中有效鋅的含量很低(有效鋅含量小于0.5毫克/公斤)。另外,由于氮磷化肥施用量增加,人為調節玉米鋅素營養不良,導致鋅元素成為玉米單產提高的最小養分限制因子。同時大量磷肥施入降低了土壤鋅的有效性,導致玉米缺鋅癥狀,使玉米貪青晚熟,產量減少,品質下降。
2鋅對玉米的生長作用
鋅是植物必須的微量元素之一。鋅以陽離子形態被玉米植株吸收,鋅在玉米植株中移動性屬中等,在植株內間接影響著生長素的合成。當玉米缺鋅時莖和芽中的生長素含量減少,生長處于停滯狀態,玉米矮小。同時鋅也是許多酶的活化劑,對玉米碳氮代謝產生一定影響,因此,有助于光合作用。同時鋅還可以增強玉米的抗逆性,提高籽粒重量,改變籽實與莖稈的比率。由于松原地區缺鋅土壤較多,缺鋅土壤施鋅增產效果顯著,玉米尤為突出。
3玉米缺鋅癥狀
玉米苗期缺鋅,呈現植株生長緩慢,節間變短。幼苗期和生長前期缺鋅,新葉的下半部呈現淡黃色,乃至白色,此葉成長后在葉脈之間出現淡黃色斑點,甚至在葉脈和葉邊緣之間生成白色和黃色寬帶或壞死斑,之后,葉片突然變黑,有特殊金屬光澤,嚴重者整株死亡,導致絕產絕收。輕者后期自行恢復,但雌穗抽絲期和抽雄期延遲,果穗畸形缺粒,禿尖晚熟,導致產量降低。
4鋅肥施用技術
當前生產上常用的鋅肥有硫酸鋅、氯化鋅、碳酸鋅、螯合態鋅、氧化鋅等。其中,硫酸鋅主導市場。
4.1 鋅肥可用作基肥或口肥
通常將難溶性的鋅肥作基肥,每公頃15~30公斤,硫酸鋅可與生理酸性肥料混合施用,或者用于干燥砂土混合均勻施入土壤。鋅肥作口肥時注意與種子隔離,保持5厘米左右的距離,防止燒種,對輕度缺鋅的地塊,2~3年施用鋅肥一次。
4.2用鋅肥拌種、浸種
50公斤玉米種子可用2公斤的水溶解20克硫酸鋅拌種,待種子陰干后播種。也可用0.1%~0.2%的硫酸鋅溶液浸種12小時后陰干播種。
4.3玉米苗期噴施鋅肥
玉米苗期出現缺鋅癥狀時,配成0.1%~0.3%的硫酸鋅溶液,向葉片噴施1~2次,最好全株都噴到,間隔一周左右再噴1次。玉米苗期對鋅肥敏感,缺鋅時對玉米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噴施鋅肥宜早不宜晚。噴施鋅肥時最好選在晴天的傍晚進行,如果在噴施10小時內下雨,必須要雨過天晴后補噴一次才會發揮鋅肥的效用。
4.4鋅肥、磷肥配合使用
一些砂性、瘠薄堿性的土壤中有機質含量少,土壤中不但缺鋅而且還缺少磷,采用鋅、磷配施的方法不但能提高鋅肥增產效果,還能提高磷肥的利用率 。如果二者單項施用,容易造成磷肥、鋅肥營養比例失調,導致產量下降。另外,對有效磷含量高的土壤,往往也會產生誘發性缺鋅。在施用磷肥時,必須注意到土壤中鋅元素的含量,防止磷多誘發缺鋅而減產。
5 施用鋅肥的注意事項
5.1不要與農藥一起拌種
每公斤玉米種子用硫酸鋅2克左右,以少量水溶解,噴于種子上或浸種,待種子干后,再進行農藥處理,否則影響效果。
5.2不要與磷肥混合使用
因為鋅、磷有拮抗作用,鋅肥要與干細土或酸性肥料混合施用,撒于地表,隨耕地翻入土中,否則將影響鋅肥的效果。
5.3不要表施
要埋入土中 ,追施硫酸鋅時,每公頃施硫酸鋅15公斤左右,開溝施用后,覆土,表施效果較差。
5.4浸秧根不要時間過長,濃度不宜過大
以1%的濃度為宜,浸半分鐘即可,時間過長易發生藥害。
5.5葉面噴施效果好
用濃度為0.1%~0.2%硫酸鋅鋅寶溶液進行葉面噴霧,每隔3~6天噴一次,噴2~3次,但注意不要把溶液灌進心葉,以免灼傷玉米植株。
6施用鋅肥玉米增產顯著
雖然鋅肥發球微量元素肥料,但對玉米產量的影響不可小視。2012年在寧江區新城鄉羅斯村進行玉米田間鋅肥試驗如下:實驗設計兩個處理。處理一,常規施肥(對照未施鋅肥)即二銨每公頃150公斤,每公頃尿素400公斤,每公頃硫酸鉀100公斤;處理二,常規施肥加上施硫酸鋅每公頃15公斤。4月27日播種,10月3日收獲,試驗總面積為1公頃,每個處理各種植0.5公頃,秋后單收單脫粒。處理一收玉米4987公斤,處理二收玉米5675公斤,處理二比處理一多收玉米688公斤,增產13.8%。試驗結果表明:玉米增施鋅肥增產非常明顯,在松原地區應重視玉米鋅肥施用,能有效促進玉米高產。
作者簡介:于廣平,中專學歷,松原市寧江區新城鄉農業站,中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