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解決“地誰來種,如何種好地?”等問題。為把輝南縣農民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當代新型職業農民,輝南農廣校承擔了全縣250人的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任務。
自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開班以來,蔬菜班上從病蟲害綜合防治到如何發展綠色、有機蔬菜的廣闊市場前景;林蛙養殖班的蛙種的科學選育,蝌蚪的科學飼養管理以及成蛙的保護與防治病害;水稻班的如何在綠色、有機水稻上多做文章及種植類發展要向專業型、家庭農場、各類規模較大的專業合作社型等市場前景和發展目標。專家們與學員們當場處理和解決在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的感人場景和精彩畫面,都無時無刻不深深地打動和吸引每位學員,會場上時而鴉雀無聲時而掌聲不斷。
培育班除講授蔬菜栽培管理、林蛙科學養殖、綠優水稻的栽培管理等專業課外,為了更好地提高廣大學員的綜合素質,學校還為學員增設了鄉村法律法規、農產品市場營銷、農產品質量安全、美麗鄉村建設、立體生態養殖等多方面課程。為把學員培養成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社會主義新型職業農民提供了十分強大的智力支撐。
(輝南縣農廣校 時德吉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