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杰 田大光 夏雨清 郭艷麗
摘要:稻田節水栽培主要應用于缺水的沖積土、冷漿土、低洼易澇、常年返潤的地塊,作水田水不夠、又不能改旱田的地塊,不宜用在漏水較重的砂性土稻田。水稻節水栽培通常是根據稻田土壤類型和水源情況采用水稻旱耙、簡塑盤缽育苗、錯期播種、旱插秧、旱種、覆膜、化控抗旱技術等。采用這些技術,能夠節省泡田期用水量的70%以上,與翻地、泡田、重耙地塊相比,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不減。
關鍵詞:節水;旱耙;旱種;覆膜;化控
課題來源:中國北方粳型分子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推廣在研項目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3.008
節水栽培主要應用于缺水的沖積土、冷漿土、低洼易澇、常年返潤的地塊;作水田水不夠,又不能改旱田的地塊;不宜用在漏水較重的砂性土稻田。節水栽培節約泡田用水70%以上。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不減。
1水稻免耕輕耙、旱耙節水栽培
1.1選擇品種
選擇當地安全成熟的偏早熟壯稈大穗型品種較適宜。
1.2簡塑盤缽育苗
采用434缽秧盤育大苗,每個缽體中的種子不超過3粒,控制澆水量進行抗旱性鍛煉,增強秧苗的抗旱性。
1.3旱耙整地
在灌水輕耙前施足底肥,畝施純氮4公斤,純磷5公斤,純鉀2公斤。進行水田旋耕引墑、提墑。然后在插秧前3~5天灌水泡田,水層調節至3厘米左右,用手扶拖拉機防滑輪攪拌輕耙表土3~5厘米,清除稻茬和雜草后再渾水插秧,每穴插秧不超過3株,密度為30×20~27厘米稀植。
如果插秧后缺水,應施用無水層的化學除草劑,可節約泡田用水70%以上。正常田間管理,水稻的產量和品質不減。
1.4采用節水灌溉技術
插秧時田面“花達水”,分蘗期可以采取濕潤灌,井灌稻田可以采取幾天灌一次水的間斷灌水方法。即灌一次水,自然落干后再灌一次水。插秧后水層保持3厘米,至返青期淺水灌溉,有效分蘗末期至幼穗分化期應保持6厘米水層,此期過后仍保持3厘米水層。采取淺—深—淺的干濕交替灌溉方式。各田地不能串灌,減少肥水流失。
1.5施用造粒型緩效肥
6月15~20日期間施用補肥,畝施純氮2.4公斤;7月10日左右施用穗肥,畝施純氮1.6公斤,純鉀1.5公斤;在抽穗前后如果葉色落黃,可以施用粒肥,畝施純氮1.0公斤。
1.6水稻育苗錯期播種
選用耐旱品種,采取水稻早、中、晚熟品種搭配,錯期播種。一般先播種晚熟品種,再播中熟品種,后播種早熟品種。減少了單位時間內的用水量,即可緩解泡田和插秧期爭水的矛盾,促進水稻正常成熟。
1.7水稻旱插秧
旱插秧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節水措施,對于早春沒有水源保證、插秧后可以逐漸恢復供水的地塊,可以采用前期旱育苗、旱插秧,后期淺—濕—干濕潤灌溉。
2水稻旱種節水栽培
選擇低洼易澇地,水稻整個生育期土壤保證濕潤,秋翻地、早春頂凌耙地。對種水田水不夠,又不能種旱田的地塊,修好渠道和田間小埂。選用優良早熟、耐旱、高產、抗逆性強的品種施行平畦水稻旱直播。
播種。在4月末,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2℃度時播種,每平方米500~600粒、畝用種8~10公斤,行距20~25厘米,播幅10 厘米。播種時用犁或鎬開溝8~10厘米深,下口肥覆土踩底格子后播種,覆土2~3厘米。覆土后視墑情鎮壓。
除草。選用無水層除草劑,畝用45%封閉一號230毫升對水60公斤均勻噴霧,或用0.2公斤惡草靈(農思它)加丁草銨0.2公斤噴霧,也可用二氯喹啉酸加苯達松除草。
施肥。畝施農肥3~4立方米、磷酸二銨10公斤、硫酸鉀5公斤。要做到口肥種肥隔離,追肥分兩次施,第一次在秧苗3~4葉時,在行間開溝5厘米,畝施尿素15公斤,均勻撒施,追肥后及時灌水,無水灌溉時應及時覆土,第二次在水稻抽穗前畝追尿素10公斤,均勻撒入行間,追肥后灌水。
病蟲害防治。在播種前畝用5%甲拌磷顆粒劑2~2.5公斤隨口肥施入,防治地下害蟲。苗期若發生立枯病,可用立枯一次凈防治,拔節至孕穗期用富士一號、施保克防治水稻葉瘟與穗頸瘟,同時要防治粘蟲、二化螟。
3水稻覆膜旱種節水栽培
選大穗型抗病、抗倒伏的早熟品種;選擇低洼易澇、常年返潤的地塊種植;施足底肥。畝施優質農肥2.0噸,純氮30~40公斤,五氧化二磷60~75公斤,氧化鉀75~100公斤;播種后覆膜。當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時搶墑播種;畝保苗1.9~2.2萬穴,每穴播8~10粒催芽種。播后畝用12%惡草靈混60%丁草胺0.5公斤對水100公斤噴霧進行藥劑封閉除草;隨后覆膜。當秧苗長至2~3葉時,破孔引苗,隨即用細土將苗眼封嚴;對缺苗地塊要及早補種,保證成苗率達95%以上;苗期人工拔2~3次苗眼和畦溝雜草,畝用1~1.5公斤甲拌磷防治地下害蟲,同時注意防治粘蟲和負泥蟲為害,用40%的富士一號防治稻瘟病;水稻有脫肥現象,畝施1%的尿素液50~60公斤進行根外追肥,后期若發現貪青晚熟,畝用0.1公斤的磷酸二氫鉀對水50~60公斤進行葉面噴霧,促進早熟。
4水稻化控抗旱節水栽培
將保水劑和抗旱劑應用于種子、土壤及水面,使之吸水保水、抑制蒸發、減少蒸騰,從而達到節水的目的。水稻使用FA旱地龍浸種、蘸根和葉面噴施等。水稻浸種時1公斤種子需拌種液100毫升,總水量液面高出種子8~10厘米為宜,溫度保持在20℃,時間為4~8小時。蘸根時將原液稀釋1000倍,在移栽時做蘸根處理,增強水稻的抗旱性。葉面噴施時以1000倍液在水稻秧苗期、孕穗期和灌漿期噴施,抗旱效果均較理想。
作者簡介:高杰,本科學歷,長春市農業科學院,農藝師,研究方向:經濟作物育種、栽培研究和農技推廣。
通訊作者:夏雨清,本科學歷,長春市農業科學院,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作物育種、栽培研究及農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