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的長期投資周期,將對資本市場短期波動起到“熨平”作用,有助于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7月13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和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簡稱“管理辦法”)結束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階段。按照意見稿規定,養老金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基金資產凈值的30%。7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將來的實際運營中,養老保險基金進入股市的規模和時點不是由政府直接操作的,而是授權委托市場機構來具體運作的。”
來自市場的擔憂是,以目前股市起伏波動劇烈的局面,似乎難以保障養老金穩定收益,入市風險是否會令養老金望而卻步?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荷蘭研究中心主任丁純教授卻給出了正面評價。
“一方面,30年前職工養老保險的撫養比是30:1,現在將達到3:1,老齡化帶來極大的養老資金支付缺口,養老基金亟需拓展保值增值渠道;另一方面,從資本市場本身看,養老基金是各國資本市場的主要機構投資者,無論是新加坡淡馬錫還是美國401K計劃,養老基金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丁純教授對《上海國資》表示,養老基金著眼于30-40年的長期投資,其資產組合、反向操作等成熟運作手段,將直接對短期資本市場起到一定的“熨平”作用。
探索入市
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既已提出“加強社會保險基金投資管理和監督,推進基金市場化、多元化投資運營” 的頂層設計,此次《管理辦法》意見稿的出臺,可看做貫徹落實三中全會精神。
而全國社保基金探索入市早已開始。
2001年12月13日,財政部、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比例: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的比例不得低于50%,其中銀行存款的比例不得低于10%;企業債、金融債投資的比例不得高于10%;證券投資基金、股票投資的比例不得高于40%。
2006年財政部制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規定》,全國社保基金投資境外的資金來源為以外匯形式上繳的境外國有股減持所得,而全國社保基金境外投資的比例,不得超過全國社保基金總資產的20%。
為了建立防范風險機制,并明確全國社保基金的用途和資金來源等,2014 年11月國務院法制辦制定《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條例》向社會征求意見稿,對運行14年的全國社保基金首次投資做出規范,明確劃分全國社保理事會、投資管理人、托管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
以2014年全國社保基金的投資收益看,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公開表示,2014年,全國社保基金投資收益總額為1392.09億元,收益率達到11.43%。
養老金也一直面臨與通脹博弈等難題。養老金運營周期超長,按照現有管理模式,養老金僅投資于國債和銀行定期存款等固定收益率產品無法抵御通脹,最近10年,基本養老金的年均收益率不到2%。而中國從1980年至2013年累計通脹率已遠大于此數,養老金保值壓力極大。
“養老金賬戶資金是一種類似定期存款的資金類型,由于養老金管理機構可明確得知養老金支付的人群規模以及退休時限,養老金投資的退出時間極其明確,因此可以通過設計投資組合,獲得長期穩定收益,抵御通脹和股市波動。”丁純認為。
2012年,廣東省委托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運營1000億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結余資金,養老金入市兩年內,2012年和2013年投資年化收益率分別為6.73%和6%,高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和國債收益率的年收益率,跑贏通脹;今年7月21日,經國務院批準,山東省確定將1000億元職工養老保險結余基金委托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投資運作,目前第一批100億元已劃轉到位。
入市路徑
人社部發布《中國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2014》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國基本養老金年末累計結存35645億元、企業年金基金累計結存7689億元、補充醫療保險基金收入650億元。然而養老金結余余額各不相同,養老金入市或將在部分經濟發展較好、養老金結余充足的省市先行試點。
由于目前國內養老金以現收現付制度和個人賬戶累計制度相結合,專家建議,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營過程中應區分社會統籌部分和個人賬戶部分的投資。
《管理辦法》第13條規定,養老基金歸集的方式,是將投資運營的養老基金歸集到省級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與受托機構簽訂養老基金委托投資合同。
基本養老金投資的路徑包括分散投資和集中投資,或由各省社保基金理事會投資;或集中委托給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署委托協議;或通過建立由國務院批準的養老金管理公司負責投資運營。
此次制度明確各地可自行決定受托機構,豐富了社保基金的運營機構。“從發揮資本市場價值發現的功能和運行效率與公平性來看,各地分散管理可能更為有利。”丁純建議。
但除了基本養老金入市外,賬戶累計制部分下的企業年金等補充養老金是否可以入市,丁純表示,“目前國內企業年金制度也開始試點,例如上海地區專門從事補充養老金運作管理的長江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但國內獲得補充養老金運行管理資質的公司依然極少。”
風險管控
日本養老金入市曾遭遇慘重“滑鐵盧”,這也讓國內養老金入市變得慎重。從此次《管理辦法》中可見,風險管控占據大幅內容。
首先,限定入市30%的投資比例,整體上降低養老金總體投資出現虧損的概率。丁純表示,為了保持養老金替代率(養老金領取水平與退休前工資收入水平之間的比率)的水平,未來或將逐漸提升這一比例,而與國外相比,目前這一比例并不算高。比如,美國401K養老金計劃的股票型基金投資比例達到50%,直接購買股票比例不超過20%;智利養老基金允許投資股票比例曾達30%以上,對國外證券投資比例達到40%。
其次,既可以做多,也可做空。《管理辦法》規定,養老基金資產可參與股指期貨、國債期貨交易,但只能以套期保值為目的;在任何交易日日終,所持有的賣出股指期貨、國債期貨合約價值,不得超過其對沖標的的賬面價值。
丁純介紹,在投資多元化產品組合中,可包括3類投資渠道,即銀行存款類產品、債券類產品、股票和基金類產品等3類,而股指期貨等套保工具其實增強了風控能力,是一種抵御風險的手段。
同時,投資組合間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消。《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養老基金資產的債權,不得與委托人、受托機構、托管機構、投資管理機構和其他為養老基金投資管理提供服務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固有財產的債務相互抵銷;養老基金不同投資組合基金資產的債權債務,不得相互抵銷。第十條規定,養老基金資產的債務由基金資產本身承擔。非因養老基金資產本身承擔的債務,不得對基金資產強制執行。
丁純表示,這有利于保障不同基金財產各自獨立性及安全性,有利于維護不同基金收益人合法權益。
而在養老金投資的虧損預警機制上,《管理辦法》明確受托機構按照養老基金年度凈收益的1%提取風險準備金,余額達到養老基金資產凈值5%時不可再提取,專項用于彌補養老金理財發生的虧損;第28條則規定,投資管理機構則從當期收取的管理費中提取20%作為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重大理財損失。
此外,《管理辦法》規定僅限于境內投資。丁純表示,雖然養老金出海投資是為了尋找更好收益率,但從目前支持宏觀經濟轉型來看,依然以國內投資為好。國內經濟增長率和投資回報率相對較高,相關投資和管理機構對國內市場情況比較熟悉,便于掌控風向。待經濟進入中低速增長階段后,國際投資將可順理成章。
國資改革進行時Re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