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澄
前兩天,一位60歲的女性患者專程從遙遠的云南赴京看病,從她戲劇般的描述來看,可以基本猜出不會有什么大問題。果然,幾次住院和門診檢查的各種結果均無異常發現。
整個事情的起因是她體檢時的一份心電圖,醫生說不正常,T波改變,屬于心肌缺血,是冠心病。于是,患者當天就嚇得睡不著覺。隨著去醫院看病的次數越來越多,不同醫生的解釋大相徑庭,患者心里的疑問越來越大,癥狀也相應地越來越明顯,漸漸出現胸痛、心慌,持續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于是這一年多一直不停地奔波于各類醫院之間。
我仔細分析了她體檢時的第一份心電圖,當時毫無癥狀,純粹為體檢而做,考慮到這些心電圖的改變屬于非特異性的改變,沒有任何臨床意義,只建議不舒服時隨時問診,定期復查即可,即便她平時有胸痛、胸悶的癥狀,也頂多讓她做一個運動平板試驗。如果平板試驗是陰性,則徹底打消她的顧慮;如果陽性(很可能是假陽性),做一個冠脈CT篩查即可。在臨床上,心電圖的某些改變被無辜地戴上冠心病帽子的患者真不少,有專家說“80%需要摘帽”,雖略帶夸張,但有一定道理。
當然,毋庸置疑的是,心電圖仍是診斷冠心病的重要工具,但對于心肌缺血的診斷,一定要觀察心電圖的動態演變,例如胸痛發作時,心電圖出現改變,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癥狀緩解,心電圖這些改變則不再出現——這樣的動態改變才能診斷為心肌缺血。平板運動試驗正是應用運動誘發心肌缺血,比較發作前后的心電圖的動態改變來進行診斷的方法。
醫學上有不伴癥狀的心肌缺血,稱為無癥狀性心肌缺血,這常常能在連續的心電監測中反映出來,這需要專業的醫生才能診斷,重點也是動態的心電圖改變。
因此,單憑一份心電圖波形的簡單改變就診斷為心肌缺血,實在不靠譜,更不能隨意扣上冠心病的帽子。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如果醫生發現特異的心電圖改變,提示了你某些疾病,你決不能不信。比如說醫學上有一個Wellens綜合征,患者胸痛緩解后,做心電圖仍然會有ST段和T波的改變,提示冠狀動脈的前降支近端很可能存在嚴重的狹窄。如果你執意不聽醫生的話,那是相當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