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芳(上海市徐匯區龍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上?!?00232)
預見性護理在腦卒中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周旭芳
(上海市徐匯區龍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200232)
摘要目的:探討預見性護理在腦卒中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腦卒中便秘患者50例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將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腦卒中便秘患者50例作為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對兩組患者排便情況進行觀察(共30 d),并進行比較。結果:對照組有效率為52%(26/50),觀察組為84%(42/50),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并發便秘的腦卒中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能顯著降低便秘發生率,減輕排便困難及合并癥候群。
關鍵詞腦卒中便秘護理效果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ZHOU Xufang
(Longhua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20023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predictive nursing in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Methods: The routine nursing was used on 50 strok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from Jan. 2013 to Jan. 2014. The predictive nursing was implemented on 50 strok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from Feb. 2014 to Feb. 2015 and the defeca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of the control and observation groups were 52% (26/50) and 84% (42/50), and the difference had th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dictive nursing to the stroke patients with constip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nstipation, and relieve the difficulty of defecation and the combined syndrome.
KEY WORDSstroke; constipation; nursing; effect
預見性護理又稱超前護理[1],以提高護理效果為目的,根據疾病發展規律、變化特點,預測可能發生的潛在問題[2],是以整體護理為框架的全程優質服務,遵循先預防后治療的原則[3]。腦卒中是現代社會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便秘是腦卒中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發生率為40.00%∽65.38%,長期臥床者發生率更高,達90.00%[4]。為進一步改善腦卒中患者并發的便秘,徐匯區龍華社區服務中心于2014年2月起將預見性護理應用于腦卒中便秘患者中,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中心全科病房住院腦卒中便秘患者100例,診斷均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會議》[5]的腦卒中診斷要點。排除腦卒中后意識不清,患有嚴重心、肺、肝、腎功能不全和腸道器質性疾病引起便秘的患者。便秘診斷符合羅馬Ⅱ標準[6],排除器質性病變,便秘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有排便困難感,自發性排便次數每周<3次。入組患者能正確回答問題,自愿參加本次研究。100例中,男42例,女58例,年齡64∽82歲;缺血性腦卒中74例,出血性腦卒中26例。將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作為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作為觀察組,實施預見性護理。兩組患者年齡、性別、職業、文化程度、腦卒中發作次數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出現便秘癥狀時給予對癥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增加預見性護理措施,包括:①正確評估與分析:在實施護理措施之前對患者身心進行完整、立體評估,包括精神狀態、心理狀況、飲食規律等。針對患者排便史進行詳細了解和評估,包括排便次數、排便時間、伴隨癥狀、輔助排便手法等。隨后對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可能導致并發便秘的個體化原因,如排便中樞損傷、長期臥床引起腸蠕動減慢、緊張和恐懼等心理因素抑制排便反射、飲食規律改變、住院環境改變以及不習慣床上排便等。針對患者的不同病因擬定依從性高的個體化預防方案。②心理干預:腦卒中患者多為發病突然,并伴隨偏癱、失語等不同程度后遺癥,易導致焦慮、抑郁、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在生理上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性升高、副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而直接引發便秘,在心理上可引起患者依從性降低而間接引發便秘。我們從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入手,正確評估和分析導致便秘的壓力源和引發心理障礙的類型,給予及時有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鼓勵患者宣泄負面情緒,重新樹立正常排便信心,避免臨床癥狀和心理障礙的惡性循環。③飲食指導:與患者、家屬共同制定食譜,提倡高優質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的飲食方案,注意食物粗細搭配,含纖維素多的蔬菜每日供給量應≥150 g,尤其不能納入過度精細和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證每日飲水量≥1 500 ml,早晚可用蜂蜜(30 g)加入300~400 ml溫開水中調勻后飲用。每日給予400 g有潤滑腸道作用的水果(如香蕉)200 g/次,2次/d。④腹部按摩:病情允許應鼓勵患者盡早進行活動。除采取各種主動或被動活動促進腸蠕動外,腹部按摩是便秘患者不可或缺的有效治療方法,可囑患者飯后30 min排空膀胱后取仰臥位,將左手壓在右手掌跟部緊貼腹部一同用力,從右下腹向上、向左、再向下順時針方向進行按摩,3次/d,15 min/次。⑤重塑規律排便:在結合患者以往排便習慣基礎上,與患者共同制定排便表,重塑規律排便。結腸反射刺激最強時為晨起或早餐后30 min,可讓患者任選1個時間段建立排便的條件反射,告知即使無便意也應去廁所蹲(或放置便盆)10~20 min。我們則在此時提供環境支持,減少人員走動,提供屏風遮擋,創造相對私密的獨立空間幫助患者培養便意。⑥穴位按揉:教會患者或家屬通過刺激三里、三陰交、天樞穴刺激排便,每穴1~2 min,以產生酸脹感為宜,早晚各1次。⑦藥物指導:針對≤3 d有便意卻無法排出的患者,可使用開塞露20~40 ml納肛軟化糞便后再排便。對于≥3 d未排便且無便意者,應遵醫囑給予輕瀉劑,如口服大黃蘇打或蕃瀉葉5~10 g浸泡后代茶飲用,年老體弱者服用100 ml即可。⑧健康宣教:對患者和家屬提供腦卒中后便秘的相關知識,使他們能正確、積極地對待疾病,從而提高依從性和主觀能動性,認識到:①養成規律排便的重要性;②便秘是可以預防的,即使是長期便秘也可以緩解;③腦卒中后便秘的誘發因素和危害性;④預防和改善便秘的方法;⑤長期依賴瀉藥通便的危害性;⑥勿用力排便,以避免引發血壓和顱內壓升高,導致病情反復危及生命。
兩組患者從入院第2天開始,由護士觀察并記錄排便相關信息,包括時間、頻率、性狀、伴隨癥狀、有無輔助方法解除便秘,持續觀察30 d。
1.3療效標準
顯效:建立規律排便,大便1~2次/d,無排便困難感。有效:大便次數較干預前有所增加,排便困難及合并的癥候群部分消失或明顯好轉。無效:干預前、后排便困難及合并的癥候群無明顯改善。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22例,無效24例,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為52%;觀察組顯效10例,有效32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為84%,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干預期間,對照組發生急性腸胃炎1例;觀察組發生腹瀉2例,其中1例每日停止服用香蕉后未再發生腹瀉,1例可能與受寒有關。
預見性護理是具有預防和康復雙重性質的新型護理模式[1],研究顯示,在干預前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分析發生便秘的原因,為護理方案提供科學、有效的依據,制定針對每例患者的預見性護理計劃,可調動患者和家屬的積極性,化被動為主動,提高患者和家屬對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和主觀能動性,從而獲得轉好的臨床療效。同時,預見性護理啟用了心理干預、調整飲食、腹部按摩、重塑規律排便、穴位按揉、健康宣教等措施,避免了便秘的惡化,減少了便秘帶來的各種并發癥,對腦卒中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預見性護理作為我科優質護理的一種嘗試,使護士工作從單一遵醫囑、對癥護理,轉變為有針對性的應用疾病發生、發展特點,結合個案評估,提前考慮到護理
問題,做到預防在前、治療在后,使護理工作變得超前化、系統化、整體化,顯著縮短了對癥護理所需時間,在降低誘發因素的同時提高了醫護、患者、家屬三方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劉玉芳, 顏順榮, 張曉珍. 預見性護理在腦卒中患者中的應用[J]. 中華全科醫學, 2013, 11(7): 1139-1140.
[2]周秋敏. 預見性護理對腦卒中臥床患者便秘的影響[J]. 醫學研究, 2013, 11(28): 108.
[3]楊德花, 王治英. 腦卒中患者便秘100例護理體會[J]. 中國醫學創新, 2011, 8(10): 121-122.
[4]盧紅. 循證護理在腦卒中臥床便秘患者中的應用[J]. 實踐與研究, 2010, 7(16): 69-70.
[5]王新德. 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 中國鄉村醫藥, 1996, 3(2): 10-11.
[6]Thompson WG, Longstreth GF, Drossman DA, et al. Functional bowel disorders and functional abdominal pain[J]. GUT, 1999, 45(Suppl 2): 43-47.
收稿日期:(2015-07-13)
中圖分類號:R473.74/R743.3/R4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5)24-00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