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喀什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喀什844000〕
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質量分析報告
■陳剛
〔喀什地區纖維檢驗所,新疆喀什844000〕
棉花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物資,是喀什地區主要的經濟作物和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材料,在地方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棉花質量關系到產、供、需各方利益,貫穿于整個棉花產業鏈。《2014年度喀什地區質量分析報告》準確地反映了喀什地區棉花質量狀況,對加強宏觀調控,維護市場穩定,引導棉花產業健康發展有重要意義。
《2014年度喀什地區質量分析報告》依據國家標準GB 1103.1-2012《棉花第1部分:鋸齒細絨棉》,以2014年度喀什地區(不包括農三師)棉花加工企業儀器化公證檢驗數據為基礎,對長度、馬克隆值、斷裂比強度、長度整齊度指數、顏色級等主要指標進行統計、分析,以期得到有價值的信息,為政府棉花管理部門和涉棉企業分析棉花形勢、研究棉花政策、扶持棉花產業提供重要依據。
本報告所稱的新體制棉花,是指按照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方案要求進行生產、加工,并在棉花產地經過儀器化公證檢驗的成包皮棉。棉花年度的起止時間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
2014年度,喀什地區(不包括農三師)新體制棉花細絨棉公證檢驗加工企業119家,與2013年度持平,檢驗量為567 566 t,比2013年度的646 694 t下降12.17%。
(一)顏色級
顏色級是用來評判棉花顏色的類型和級別的指標,其中類型依據黃色深度(+b)確定,級別根據明暗程度(Rd)確定,分為4個類型共13個顏色級,分別是白棉1至5級,淡點污棉1至3級,淡黃染棉1至3級,黃染棉1至2級,其中白棉三級為標準級。喀什地區的棉花基本為白棉,而且穩定在顏色級白棉1、2、3級,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指標分布:白棉1級占10.00%,白棉2級占69.98%,白棉3級占19.34%,白棉4級占0.01%,淡點污棉1級占0.43%。顏色級以白棉2級為主,其中白棉1級和白棉2級比例比2013年度提高5.13%。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棉花顏色級分布統計詳見表1-1。

表1 -1 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棉花顏色級分布統計表
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主要分布在白棉1、2、3級,白棉1、2、3級比例的大小只是隨著年度氣候或棉花生長不而略有不同,其他級幾乎沒有,大部分顏色級穩定在白棉2級,詳見表1-2。

表1 -2 2010-2014年度喀什地區顏色級分布統計對比表
喀什地區棉花顏色級指標較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棉花的回潮率會直接影響其顏色,尤其經雨水浸淋過后棉花光澤會減弱,而喀什地區棉花的生長和采摘期都不易受降水影響,籽棉較為干燥,所以加工后的棉花色澤潔白。
2.喀什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干燥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干燥,降水量較少,無霜期較長,日照時間長,光熱資源充足,為棉花優質高效創造了有利條件。
3.有利的生長條件使得喀什地區棉花成熟度好,在加工過程中抗打擊能力強,加工出來的皮棉纖維的表面雜質少且平整,反射率較高。
(二)長度
長度是棉花最重要的內在質量指標之一,與棉花的整體使用價值密切相關。細絨棉的長度從25 mm級至32 mm級依次分為8個級,其中28 mm級為標準級,30 mm~32 mm級的棉花使用價值較高,25 mm~26 mm級的棉花使用價值較差。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長度級指標分布:26 mm占0.06%,27 mm占4.14%,28 mm占41.36%,29 mm占49.36%,30 mm占5.01%,31 mm占0.06%。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長度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2-1。

表2 -1 2014年度喀什各地區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表2 -2 2010-2014年度喀什地區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從表2-2可以看出,2010-2014年喀什地區棉花長度指標呈逐年下降趨勢,2013年度棉花長度指標為近年來最低水平,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長度指標較2013年度有較大提高。
1.造成近幾年棉花長度指標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棉農在選棉種時只選單產、衣分高的品種,而忽視內在品質的優劣。棉販子直接在田間地頭一口價收購籽棉造成混級現象嚴重;個別棉農或棉販子甚至投機取巧,在棉花中噴水以增加其重量或以其他方式摻雜使假牟取利益,致使棉花品質降低。
(2)棉花收購加工企業搶購資源,不按質論價,混收現象嚴重。收購的籽棉中異性纖維含量增加,企業只有大量使用異性纖維清理機才能提高加工質量,而纖維經過機械的多次打擊使其長度受損。
(3)在棉花生長過程中,棉纖維的長度與溫度高低有關,氣溫較高會使棉纖維在生長過程中變短、變粗。近幾年喀什大部分棉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尤其是7-8月高溫持續時間較長,持續的干旱高溫天氣不利于棉纖維伸長,造成棉纖維長度下降。
2.2014年度棉花長度指標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2014年度,國家取消了棉花收儲政策,在國內棉花需求和市場價格總體低迷的情況。棉花加工企業為保證銷售,普遍加強了質量管理,生產經營行為較為規范,在收購方面把關相對嚴格。
(2)2014年喀什地區棉花加工企業沒有出現往年爭搶資源的現象,經營壓力也促使企業嚴格控制籽棉收購質量,改進加工工藝,減少皮棉清理,降低了棉纖維在加工過程中的損失,使得長度有較大提高。
(3)由于2014年度國家對棉農實行了棉花種植直補政策,根據企業收購發票、公檢數量對棉農發放補貼,因此大量棉農為拿到補貼不再將籽棉賣給棉販,棉農個體交售的超水棉和混等混級現象較少,便于企業在收購過程中嚴把質量關。
(三)馬克隆值
馬克隆值是棉花細度和成熟度的綜合反映,是棉花主要的內在質量指標之一,與成紗質量有密切的關系。棉花的馬克隆值過高、細度過大、成熟過度,則纖維抱合力差、成紗強力和條干均勻度不理想;馬克隆值過低、細度過小、成熟不足,則容易產生有害疵點,織物染色性能差。只有馬克隆值適中、細度適中、成熟適中的棉花,才具有最高的使用價值。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馬克隆值指標分布:C1檔占1.29%、B1檔占1.60%、A檔占22.44%、B2檔占62.34%、C2檔占12.33%。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馬克隆值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3-1。

表3 -1 2014年度喀什各地區馬克隆值分布統計對比表
2013年度C2檔棉花所占比例為近5年來最大,明顯高出正常范圍,成熟過度造成棉花使用價值下降。與2013年度相比,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馬克隆值有所降低,成熟較為適中,可紡性明顯提高,詳見表3-2。

表3 -2 2010-2014年度喀什地區馬克隆值分布統計對比表
(四)斷裂比強度
斷裂比強度是重要的棉花內在質量指標,與紗線的成紗強力有很好的相關性。細絨棉按斷裂比強度值和使用價值從低到高依次分5檔,即很差檔、差檔、中等檔、強檔、很強檔。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斷裂比強度指標:很差檔占0.39%,差檔占7.33%,中等檔占73.10%,強檔占17.98%,很強檔占1.21%。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4-1。

表4 -1 2014年度喀什各地區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2014年度,喀什地區棉花馬克隆值較為適中,纖維強度增強,整體水平明顯高于2013年度,強度低檔次棉花比例較少,詳見表4-2。

表4 -2 2010-2014年度喀什地區斷裂比強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五)長度整齊度指數
長度整齊度指數是重要的棉花質量指標,用以表示棉纖維長度分布均勻或整齊的程度,對紗線的條干、原棉制成率有重要影響,同時對紗線的強度也有影響。按長度整齊度指數和使用價值從低到高依次共分5檔,分別是很低檔、低檔、中等檔、高檔、很高檔。2010-2014棉花年度喀什地區長度整齊度分布統計對比詳見表5-1。

表5 -1 2010-2014年度喀什地區長度整齊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長度整齊度指數和棉花的長度指標有密切聯系,一般長度越長、長度整齊度越高、短絨越少。2014年喀什地區棉花長度整齊度指數分布:低檔占0.49%,中等檔占45.35%,高檔占53.73%;很高檔占0.44%。這些數據反映出2014年度棉花短纖維含量較少,長度整齊度指標比2013年度有較大提高,詳見表5-2。

表5 -2 2014棉花年度喀什各地區長度整齊度分布統計對比表
(六)軋工質量
同學們在大學校園里生活四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會在交流中被人們得知,每個人的點點滴滴匯總起來就是河北農業大學自己獨有的校園文化。而河北農業大學校園漫游APP的建立給在校師生和畢業學生提供了一個平臺,同學們在曾經發生過難忘的事的地方運用便簽功能,分享自己的經歷,在大量分享的積累下,校園漫游APP也會變成那些離校學習的感情寄托。在莘莘學子的分享之下,這將是河北農業大學獨有的風景線,也將演變成河北農業大學的獨有文化,并發展和繼承下去。
軋工質量指標為2014年度更新棉花標準新增的檢測指標,是籽棉經過加工后,皮棉外觀形態粗糙及所含疵點種類的程度。軋工質量分好、中、差3檔。2014年度喀什地區軋工質量指標分布:軋工好檔占0.46%,軋工中檔占99.29%,軋工差檔占0.25%,基本以中檔為主。
(七)棉花異性纖維
2014年度國內棉花需求和市場價格總體低迷,企業為保證銷售在收購、加工環節基本能夠嚴格按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的要求降低異性纖維的含量,總體上來講異性纖維情況較2013年有所減少。
(一)夯實棉花生產的基礎,實現棉花的規模化種植、集約化生產。
建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抓好棉花生產的服務體系建設,提高機械化耕種程度,發展機械采摘棉花,降低生產成本。農業部門加強良種繁育工作,為棉農提供種子篩選、種植方式、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農藥噴灑等方面的技術服務,提高棉花的遺傳品質。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每縣區有1~2個當家品種,從根本上解決棉花品種的“多、亂、雜”問題,優化棉花品種結構,提高原棉品質的一致性。
(二)加強籽棉收購管理,做好棉花“四分”工作。
建議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出臺強制性的政策,加大宣傳力度。從棉花栽培、采摘、堆放、拉運、收購、加工等環節實行嚴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目標和措施,制定管理責任制及相應的獎懲機制,縣、鄉、村各級政府、單位明確責任,層層落實,逐步形成以各級政府為龍頭的質量保證體系。杜絕棉販在田間地頭收購籽棉的行為,確保棉農自覺將籽棉交售到棉花目標價格補貼公示的企業,順利拿到棉花種植補貼。
(三)棉花加工企業要強化質量責任意識,著力提高棉花加工水平。
一是要嚴格按照籽棉加工工藝要求進行加工,在籽棉預處理環節控制好回潮率,使之符合加工要求;清花環節要防止和減少雜質的破碎,最大限度地清除雜質;軋花環節要做到因花配車,改進加工工藝。二是要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和相關的技術規范,強化異性纖維的清理工作,將異性纖維的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減少異性纖維對紡織工業的危害。三是要建立健全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建立一系列質量保證制度,如“一試五定”檢驗制度、籽棉分級存放制度、異性纖維挑揀制度、加工車間技術要求制度等,加強關鍵崗位如加工工藝、質量檢驗、信息系統等專業人員的配置,積極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并不斷提高其專業技術水平。
(四)專業纖維檢驗機構要繼續加大棉花收購期間的巡回檢查力度,進一步整頓棉花收購市場秩序。
對不分等級、回潮率超標、以次充好等收購行為予以嚴懲,強化質量監管,促進棉花產業的發展。嚴厲打擊棉花收購加工環節的質量違法行為,對不認真執行“一試五定”、收購超水棉及收購混等混級行為進行嚴厲查處,督促加工環節不挑揀異性纖維或挑揀異性纖維措施不力的企業積極整改,情節嚴重的取消其《棉花收購加工質量保證能力審查認定證書》,最終實現改善喀什地區棉花質量現狀的目標。
只有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的作用,從棉花種植、采摘、收購、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嚴把質量關,形成全民參與、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才能推動棉花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