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冬麗
(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 遼寧 沈陽 101168)
氨磺必利與齊拉西酮同屬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陽性、陰性、認知癥狀均有較好療效,為探究兩種抗精神病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療效及安全性差別,現對氨磺必利與齊拉西酮對于治療精神分裂癥做臨床對照研究,特報告如下。
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入住沈陽市精神衛生中心的精神分裂癥患者,共120例。入組標準:符合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標準(ICD-10)關于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排除器質性疾病及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同時患有嚴重軀體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有嚴重自傷、自殺、傷人、毀物者。隨機將120 名患者分兩組,每組60例患者。氨磺必利組:女性為36例,男性為24例;年齡為18-55 歲,平均年齡為33 ±4.8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3 ±1.5。齊拉西酮組:女性為35例,男性為25例;年齡為18-55 歲,平均年齡為32 ±4.6 歲;病程為1-5年,平均病程為3 ±2.1年。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兩組患者治療前均停服抗精神病藥物1 周,采用口服給藥,氨磺必利組:初始劑量為100 毫克/日,兩周內逐漸調整至200-800 毫克/日,齊拉西酮組:起始量20 毫克/日,兩周內依隨治療療效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調整至80-160 毫克/日。治療過程中如果出現錐體外系副反應、焦慮、失眠時可適當使用阿普唑侖等苯二氮卓類藥物及鹽酸苯海索(安坦)處理等。
在治療前及第2、4、8 周兩組患者應用陽性與陰性量表(PANSS)評定療效。PANSS 的總減分率大于等于75%屬痊愈;小于75%、大于等于50%為顯效;小于50%、大于等于30%為好轉;小于30%為效。用副反應量表(TESS)評定藥物不良反應,治療前、后查血常規、心電圖、肝功、血糖、尿常規等項目。
使用SPSS13.0 進行t 檢驗、使用χ2檢驗以及相關統計進行分析。
兩組患者經過8 周的治療,氨磺必利組痊愈率為35%(21例),顯效率為28.3%(17例),好轉為15%(9例),無效為21.7%(13例)。齊拉西酮組痊愈率33.3%(20例),顯效25%(15例),好轉16.7%(10例),無效25%(15例)。兩組有效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藥物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精神病理分從治療2 周開始顯著下降,PANSS 評分總分、陰性癥狀及陽性分在治療的第4 周同治療前相比明顯下降,在第4 周末,齊拉西酮組的精神病理癥狀分明顯低于氨磺必利組(P <0.05),第8 周末氨磺必利組陰性癥狀分明顯低于齊拉西酮組(P <0.05),其它階段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PANSS 評分(x±s)比較
氨磺必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1.66%(25例),4例激越,4例失眠,10例錐體外系反應,4例體重增加,閉經3例;齊拉西酮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3.33%(26例),3例體重增加,6例失眠,14例錐體外系反應,閉經3例。上述藥物副反應經過相應處理后恢復,未影響到治療。不良反應發生率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6,P >0.05)。
氨磺必利為苯甲酰胺類的衍生物,屬第二代抗精神病藥藥,對中樞的多巴胺D2/D3 受體親和力較高,能夠雙重阻斷多巴胺能受體,低劑量時能夠減輕陰性癥狀,高劑量時能夠治療陽性癥狀[1,2];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第2 周末兩組患者PANSS 評分分值下降,說明此時藥物已經明顯起效,治療第4、第8 周,二組患者的PANSS 評分分值明顯下降,表示氨磺必利及齊拉西酮均對精神分裂癥有較好療效;8 周末陽性癥狀減分率無明顯差異,可能因其高劑量時(400-800 毫克/日)選擇性阻斷突出后的D2/D3 受體,抑制多巴胺傳遞,而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低劑量時(50-300 毫克/日)選擇性阻斷突觸前多巴胺D2/D3 受體,增強多巴胺的傳遞,而改善陰性癥狀[3]。齊拉西酮亦屬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藥,能改善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陰性癥狀,對認知、焦慮、激越、抑郁癥狀有改善作用。因能阻斷中腦-皮質通路突觸前膜上的5-HT2A 受體,可引起多巴胺的脫抑制釋放,能夠激動前額葉皮質上D2 受體,對精神分裂癥陰性癥狀有效;能夠阻斷邊緣系統的D2 受體,強度較氯氮平、奧氮平、喹硫平強,與氟哌啶醇及利培酮相似,對精神分裂癥的陽性癥狀有較好療效。通過激動前額葉皮質D1 受體、5-HT1A 受體,阻斷NE 回收,激動α2 和β2受體,而對認知功能有改善作用;齊拉西酮能夠阻斷D2 受體、激動5-HT1A 受體以及阻斷5-HT 的回收,對控制激越有效[4]。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無顯著性差異,兩種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均有較好的耐受性,但不良反應方面有所不同,氨磺必利的副反應主要為錐體外系反應、失眠、體重增加,而齊拉西酮則主要為錐體外系反應、失眠,齊拉西酮椎體外系反應較氨磺必利明顯,氨磺必利產生較多情緒癥狀,可能與D2 受體阻斷有關[4]。
研究顯示,氨磺必利與齊拉西酮總體臨床治療療效相當,能夠有效的治療精神分裂癥,不良反應發生率無明顯差異,有較好的耐受性,是兩種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是精神科臨床上較好的藥物選擇。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選擇藥物的個體化治療,需全面衡量臨床治療療效和患者的具體特點來選擇用藥。
[1] 黃素培,張瑞嶺,王來海.潘保中.氨磺必利的藥理學進展與臨床應用評價.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1,(8):679-683.
[2] 沈一峰,李華芳,顧牛范.新型抗精神病藥氨磺必利.中國臨床藥學雜志,2000,(2):123-126.
[3] 江開達.精神藥理學.第1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349-350.
[4] 沈漁邨.精神病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五版,2009,1:858,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