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鷗
(黑龍江省海倫市人民醫院檢驗科 黑龍江 海倫 152300)
1.1 標本來源對本院2010年8月至2014年3月呼吸科、急診科等科室1026 份標本進行培養,對可疑陽性且為優勢菌進行分純、鑒定。將分離出的168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和66 株大腸埃希氏菌進行分析。
1.2 鑒定方法采用珠海迪爾DL-96Ⅱ型微生物分析儀進行鑒定,藥敏試驗為MIC 法。試劑盒為珠海迪爾腸桿菌體外診斷專用試劑。
1.3 培養基和質控血瓊脂平板和麥康凱平板為鄭州安圖生物有限公司產品。質控菌株為大腸埃希氏菌ATCC 25922 由黑龍江省臨床檢驗中心提供。
1.4 統計方法用WHONET5.6 軟件進行分析。統計采用X2檢驗。
2.1 從表1 可見,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產ESBLs 菌檢出率17.86%,大腸埃希氏菌中產ESBLs 菌的檢出率57.58%。

表1 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腸埃希氏菌產ESBLs 情況
2.2 產ESBLs 菌株與非產ESBLs 菌株的耐藥率分析。

表2 產ESBLs 與非產ESBLs 菌株耐藥率比較(%)
由表2 可見,產ESBLs 菌對抗生素的耐藥率顯著高于非產ESBLs 菌。68 株產ESBLs 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腸埃希氏菌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均顯示出較高的敏感性,與其他抗菌藥物的總體敏感性比較,差異有顯著性。對哌拉西林、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的耐藥率較高在80%以上,但對頭孢他啶的耐藥率較低在44%以下。此外,產ESBLs 大腸埃希氏菌對青霉素類、氟喹諾酮類、磺胺類等藥物還表現出較高的多耐藥性。
超廣譜β-內酰胺酶是細菌在持續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選擇性壓力下,被誘導產生活躍的且不斷變異的β-內酰胺酶,此種酶主要有腸桿菌科細菌產生,尤以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腸埃希氏菌最常見[1]。此酶由于質粒的介導,可以通過接合、轉化和轉導等形式進行耐藥性的擴散,造成嚴重的醫院感染和院外耐藥菌擴散,因此臨床要特別重視ESBLs 菌株的出現[2]。本次研究表明,海倫市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腸埃希氏菌臨床分離株具有較高的產ESBLs 率(29.06%),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中產ESBLs 菌檢出率17.86%,大腸埃希氏菌中產ESBLs 菌的檢出率57.58%。可能與本地區感染患者大量接受廣譜β-內酰胺類抗菌素及院外不規范使用抗菌素有關。
病原菌的產酶特性是受到抗菌藥物選擇作用的直接影響[3]。因此臨床要了解各種病原菌的耐藥趨勢,熟悉抗菌藥物的選擇壓力,科學的根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指導抗菌藥物的應用代替過去的經驗用藥,以延緩病原菌耐藥性的日益增加。
通過數據顯示,產ESBLs 菌對抗菌素的耐藥率顯著高于非產ESBLs菌[4]。產ESBLs 肺炎克雷伯氏菌對哌拉西林、復方新諾明、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頭孢唑林均有較高的耐藥性;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的敏感性較高,在70%以上,因此是治療產ESBLs 肺炎克雷伯氏菌感染的經驗用藥,還可聯合用藥增強療效。本次調查沒有對肺炎克雷伯氏菌天然耐藥的氨芐西林進行統計[5-7]。
產ESBLs 大腸埃希氏菌對氨芐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復方新諾明、四環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慶大霉素、頭孢呋辛、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的耐藥性較高;對亞胺培南、美羅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頭孢他啶的敏感性在70%-80%以上[8-9]。產ESBLs 大腸埃希氏菌對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分別是92.1%、84.2%[10],表明此類菌株與第3 代氟喹諾酮之間有交叉耐藥,同時臨床增加了氟喹諾酮特別是左氧氟沙星的使用量,從而造成左氧氟沙星、環丙沙星耐藥率增加。
相關研究指出,本地區產ESBLs 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腸埃希氏菌檢出率較高,需引起臨床的高度重視。碳青霉烯類抗菌素是治療產ESBLs菌株感染的首選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阿米卡星也有良好的作用,但應注意阿米卡星的腎毒性。
[1] 王雪梅,楊軍.我院產超光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藥性分析[J].甘肅醫藥,2011,30(3):167-169.
[2] 劉衛國.肺炎克雷伯氏菌臨床分析及耐藥性分析[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1,27(3):192-193.
[3] 倪語星,尚紅,主編.臨床微生物與檢驗[M].第4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133-135.
[4] 費廣鶴,何源沁,徐元宏,等.下呼吸道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氏菌及大腸埃希氏菌的耐藥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8,13(07):838-840.
[5] 金秀華.超廣譜β-內酰胺酶陽性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氏菌篩查及藥敏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23(01):97-98.
[5] 張繼紅.縣級醫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耐藥性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10):1452-1453.
[6] 郭爭艷,謝力.473 株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菌的檢出與醫院感染關系的探討[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半月刊),2009,11(09):126-127.
[7] 李耀軍,白廣紅.肺炎克雷伯菌醫院感染現狀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01):154-155.
[8] 孫振亞,郭強忠,張肄鵬,等.137 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與44 株大腸埃希氏菌耐藥性分析[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9,15(20):74-77.
[9] 陳子松,喻長法,鄭英姿.產超廣譜β-內酰胺酶大腸埃希菌與肺炎克雷伯菌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08):998-999.
[10] 汪定成,張青,張惠中,等.大腸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及ESBLs 酶的檢測及耐藥性分析[J].西南國防醫藥,2007,17(6):71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