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欣
(湖南省岳陽縣人民醫院婦產科 湖南 岳陽 414100)
盆腔炎性包塊是婦產科常見的疾病,多發生于盆腔感染后,且多為混合性感染[1]。近年來腹腔鏡手術逐漸成為婦產科疾病的重要治療方法,但對于炎性包塊的處理目前尚有爭議,傳統觀點認為炎性包塊應開腹手術治療,但具有恢復快、創傷小、住院時間短等優點的腹腔鏡手術在治療盆腔炎性包塊中具有明顯的優勢[2]。本研究比較分析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在治療盆腔炎性包塊中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自2009 至2013 收治的手術治療盆腔炎性包塊患者,共56例。其中腹腔鏡手術治療組39例,開腹手術17例,均完整記錄其病例資料,其中觀察組年齡29~55 歲,包塊平均直徑為(6.7 ±1.1)cm。對照組組年齡25~49 歲,包塊平均直徑為(6.3 ±1.3)cm。病例選擇條件為:有下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發熱癥狀;檢查提示有不規則質韌包塊,包塊與子宮關系密切,活動度差;血常規白細胞增高;B 超檢查提示子宮附近囊性有包塊且直徑>5cm,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包塊大小、腹腔操作史等病情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1 術前準備
手術前3 天經足量廣譜抗生素進行抗炎治療,并給予支持治療,術前30min 預防性應用1 次抗生素。術前常規進行良好的腸道準備。
1.2.2 手術方法
腹腔鏡組取標準腹腔鏡手術體位,在腹腔鏡探查盆腔后松解盆腔粘連,采用全身麻醉,設置CO2 壓力為13~15mmHg,于臍正中做10mm 切口,進行穿刺后放置腹腔鏡,于臍至左右髂前上棘中外1/3 處手術切開皮膚5mm 后穿入相應的腹腔鏡器械。根據病情和患者要求(有無生育要求)實施患側輸卵管切除或實施輸卵管造口術,對于盆腔膿腫病灶都予以完全清除。完成后用大量生理鹽水沖洗洗盆腹腔,然后注入0.5%甲硝唑溶液200ml、糜蛋白酶8000U、地塞米松5mg 清理腹腔,術后清理盆腔并于麥氏點留置引流管引流。開腹組取標準盆腔手術體位,采用連續硬膜外麻醉,手術于臍恥之間的腹壁作探查切口。手術方法參照蘇應寬、劉新民主編的《婦產科手術學》第2 版進行,在開腹探查盆腔后根據病情予以手術,手術要求與腹腔鏡相同。兩組術中均取出膿液做培養及藥敏試驗,兩組術后均抗炎治療至癥狀緩解。術后兩組患者常規應用廣譜抗生素5~7天,并置留引流管、尿管24~48 小時。比較兩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切口感染率、拆線時間的差異。
采用SPSS 18.0 for windows 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以P <0.05 為有顯著性差異的檢驗標準。
腹腔鏡手術治療組39例均在鏡下完成,無中轉開腹病例。腹腔鏡手術組術中情況:盆腔膿腫、輸卵管膿腫、包裹性積液、慢性盆腔炎盆腔粘連分別有15例、6例、8例和10例。開腹手術組17例術中情況:盆腔膿腫、輸卵管膿腫、慢性盆腔炎盆腔粘連分別有8例、5例和4例。術中共采集病理標本30例,均進行病理檢查,結果符合臨床診斷。
腹腔鏡手術組術中出血量、術后手術切口感染率小于開腹手術組,住院時間、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血象恢復時間、使用抗生素時間、拆線時間短于開腹手術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05)。腹腔鏡治療組切口感染率小于開腹手術治療組,差異有顯著性(P <0.05)。見表1。

表1 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盆腔炎性包塊圍手術期指標分析
盆腔炎性疾病是婦產科常見疾病之一,多發生于產后、宮腔內手術操作及性活躍期后。其中部分盆腔炎性病灶如果不經過治療或使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就可能形成盆腔膿腫[3]。通常認為手術治療適應癥為經廣譜抗生素治療無效的盆腔炎性包塊[3]。
開腹手術治療是在使用抗生素抗炎治療無效或者腹壁切口感染而不得不采取的治療措施,不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響患者的生育能力,增加了患者的經濟和精神負擔。腸粘連是開腹手術并發癥中最常見的一個,手術破壞了腹膜完整性,并且腹膜長時間暴露,導致腹膜大部分干燥,極易發生粘連。腹腔鏡在診斷與治療盆腔炎上的的優點是通過腹腔鏡可以充分暴露盆腔內組織,更容易發現隱蔽病灶并徹底清除病灶。且腹腔鏡手術可以通過腹腔鏡進行局部給藥,不但可以提高藥物的利用度,使治療時間縮短,而且可以減輕藥物的不良反應,大大提高手術治的愈率。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治療方法的選擇要以病患的利益為原則,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患者最大的利益,腹腔鏡手術減少手術中病患的傷害和所受的痛苦。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腹腔鏡手術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明顯較傳統開腹手術患者的縮短,說明腹腔鏡手術有利于臨床治療,術后恢復也更快。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使用電凝外科來完成切開、結扎、止血等手術操作,明顯優于傳統的開腹手術;盆腹腔內環境隔絕外界干擾;腹腔鏡下直接給抗生素或抗粘連的藥物,防止手術后發生腸粘連,此舉可保存患者生育能力[4]。以往研究顯示腹腔手術能縮短各項指標及體征術后恢復時間,降低切口感染發生。同時,腹腔鏡手術可有效降低術中損害,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此外,腹腔鏡手術患者的拆線時間,切口感染率等指標也明顯較開腹手術低。這也證明,腹腔鏡手術住院時間短、出血少、創傷小、術后痛苦少、效果好、恢復快,在治療盆腔炎性包塊上較傳統開腹手術具有很大。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具有較好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手術時可優先選擇腹腔鏡。
[1] 霍大志,賀建民,陳益明,等.細菌性陰道病合并婦科感染性疾病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 (6):1521-1522,1525.
[2] 周玲,周德蘭,胡春霞,等.腹腔鏡在盆腔炎性疾病的診治價值[J].江蘇醫藥,2013,39(17):2078-2079.
[3] 楊萍,王英紅.婦科腹腔鏡手術并發癥臨床分析與處理[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7):696-699,703.
[4] 孫運明,唐禹馨.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卵巢良性腫瘤對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1,49(24):34-3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