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國生 馬志偉

摘 要:針對船用GQS型油份濃度計本身沒有設計清水沖洗轉換模塊,污油水處理裝置停機期間,污水中的油垢就會沉積在管壁、電磁閥、測量室壁和透鏡片上,嚴重影響油份濃度計正常運行的問題。根據油份濃度計的工作原理和實際電路,以PLC技術為基礎設計出了油份濃度計的清水轉換控制電路,并改進了管路系統,在污油水處理裝置起動和停機時能自動沖洗油份濃度計檢測回路,使其內部管路、元件時時處于清潔狀態,從根本上解決了目前頻發的臟堵、測量不準、誤報警等問題。經模擬試驗和實船驗證,改進后的油份濃度計系統邏輯功能準確清晰,工作穩定可靠。
關鍵詞:油份濃度計 檢測回路 PLC 清洗方法
中圖分類號:U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1(b)-0085-02
GQS型油份濃度計廣泛應用在各型艦船上,當排放艦船艙底油污水時,對水中的油份濃度進行連續檢測和報警,擔負著對環境保護的使命。為保證GQS型油份濃度計正常工作并延長壽命,測量油水通過儀器前、后必須先進行清水沖洗,否則可能造成儀器管道堵塞、電磁閥損壞,影響儀器正常使用。但是GQS型油份濃度計自身沒有清水沖洗自動轉換單元,要靠人工在開機前后對清水閥和油水閥進行關閉、打開。目前情況是大部分艦船上根本沒有引入清水沖洗管路,極少數艦船上雖然配備了清水沖洗管路,但只能靠人工進行轉換,費時費力,而且不能保證每次運行都能得到沖洗。實際的狀況就是油份濃度計根本沒有進行清水沖洗的條件,或不能保證得到有效地沖洗。設備停機期間,污水中的油垢就會沉積在管壁、電磁閥、測量室壁和透鏡片上。因此,油份濃度計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后,就會出現測量不準、經常誤報警、電磁閥堵死等故障,嚴重影響了設備的運行,增加了大量的維修工作,并嚴重縮短了儀器的使用壽命。
在倡導綠色環保的今天,油份濃度計已是艦船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是國際航行中的必備裝備。因此,我們急需尋找一種解決故障隱患的方法。由于油份濃度計的故障誘因主要是油污水的污染,因此只要設計出一套便利的清水沖洗設施,在污油水處理裝置起動和停機時能自動沖洗油份濃度計檢測回路,使其內部管路、元件時時處于清潔狀態,在開始運行時再次進行內部清潔,便可從根本上解決目前頻發的臟堵、測量不準、誤報警等問題,消除目前最為突出的故障誘因,大大降低設備的故障率,保障該裝備可靠準確地運行。
1 GQS型油份濃度計工作原理分析
為尋找檢測回路清洗的方法,必須先了解GQS型油份濃度計的工作原理。GQS型油份濃度計是用于船舶排放艙底污水時,對水中的油份濃度進行連續監測和報警的儀器。此儀器利用光學濁度法的原理,采用超聲波乳化水中油,然后測定乳化前后的散射光差,求出水中的含油量。每次測量周期按下列程序進行:換試樣水3.0 s→第一次乳化0.5 s→停→散射光測量T11.5 s→第二次乳化5.0 s→停→散射光測量T21.5 s,程序循環運行,一個周期小于20 s,把兩次散射光測量值T1和T2比較,經微機信號處理,而后直接顯示出油份濃度值。第一次乳化使油份與雜質乳化,第二次乳化使油份進一步乳化,兩次差值為油份濃度值,基本消除了雜質的影響。
由圖1可以看出,進樣水是通過三通電磁閥進入儀器內部,然后在測量室內進行乳化、測量,最后排出儀器。如果進行油污水測量后,不對儀器進行清水沖洗,那么最后的油污水便存留在儀器的水流通道內,一段時間后,便很容易造成電磁閥銹死、測量室部件污損、腐蝕,使儀器不能正常工作。在油污水進行正常測量前也應先進行清水沖洗,既可以對儀器進行再次清潔,同時也可以利用清水對儀器的測量值進行校驗。可見,要保證儀器的正常工作,對儀器進行清水沖洗非常重要,尤其是儀器停止工作前一定要進行清水沖洗,保證儀器在停機期間內部保持清潔狀態。
2 檢測回路清洗方法設計
2.1 設計原則
檢測回路清洗方法設計本著安全性、先進性、高可靠性、實用性的原則,采用高可靠性的技術手段進行功能實現。盡量保持原設備的外觀、操作方式,在不影響原系統正常使用的前提下進行技術改進。
2.2 清洗檢測回路技術途徑分析
為尋找一種可自動清洗的方法來解決清洗問題。首先想到利用PLC自動控制技術。PLC實質是一種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結構基本上與微型計算機相同,它能按照PLC系統程序賦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儲從編程器鍵入的用戶程序和數據,以不斷掃描的方式刷新數據,并進行邏輯處理,最終將結果傳送到相應的輸出裝置。
當PLC投入運行后,其工作過程一般分為3個階段,即輸入采樣、用戶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3個階段。完成上述3個階段稱作一個掃描周期。在整個運行期間,PLC的CPU以一定的掃描速度重復執行上述3個階段。
由于GQS型油份濃度計供電電源是220 V,為了不額外增加電路,設計時選用了220 V供電的PLC。PLC共需15PPM模式和100PPM模式兩個輸入點,輸出需15PPM測量回路、100PPM測量回路、三通電磁閥、沖洗指示、檢測指示、PLC延遲斷電電磁閥6個輸出點。15PPM和100PPM測量回路需要220V供電,為了簡化電路,輸出點統一采用220 V供電。
2.3 設計內容
2.3.1 加裝控制系統
我們的思路主要是當油份濃度計開機和停機時,能自動對其進行清水沖洗。設計的方法主要在電源轉換和三通電磁閥轉換間加裝控制系統,對設備的內部系統不做改動。當操作旋鈕打到100PPM或15PPM時,加裝的控制系統通電,油份濃度計起動,三通電磁閥切換到清水,沖洗5 min,然后切入油水進行正常檢測。在操作旋鈕打到OFF時,設備繼續運行5 min,此時三通閥切換到清水,對設備進行沖洗,沖洗5 min油份濃度計停止運行,再過1 min,加裝的控制系統斷電。設計的邏輯控制部分由PLC來完成,PLC的輸出控制油份濃度計電源轉換和三通閥轉換。
2.3.2 自動控制設計
根據系統功能,對PLC的I/O口進行分配。通過對運行步驟的研究,采用C語言編程。
2.3.3 管路改進方案
從清水管路中引出一根清水管,清水管和油污水管經三通電磁閥轉換后接入油份濃度計,三通電磁閥由程序控制,自動進行清水和油污水之間的轉換。
2.3.4 裝船后實際運行試驗
根據設計我們制作了裝置,并安裝在船上,并在現場進行全系統實際運行試驗。試驗結果證明,系統電氣邏輯轉換準確可靠,各部件運轉穩定。此次設計完全達到了預期效果,保證了油份濃度計在停機時處于清潔狀態,能有效避免之前的易臟堵、易腐蝕問題。
3 結語
從以上的設計方法和實際試驗情況來看,此技術方法從根本上解決了GQS型油份濃度計易臟堵的問題,從而提高了測量的準確性,并大大降低了設備的故障率,能夠有效延長設備壽命期。此種方法操作轉換完全由程序自動執行,對原來的操作方式不做任何改變,不會另外增加人工負擔。經過模擬調試和實際運行試驗,改進后的系統能夠完全按照預期要求運行,設備工作平穩、正常。
參考文獻
[1] 張道發.基于3G遠程監測的船舶油份濃度監測裝置的設計[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0.
[2] 初航,史進波.三菱FX系列PLC編程及應用[M].北京:電子工業,2014.
[3] 吳小花.基于Proteus的電子電路設計與實現[J].西安: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5):174-176.
[4] 劉立立,張清毅.基于PLC的溫室自動控制系統的設計[D].北京:中國科技論文,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