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介紹重慶市城口縣有機農產品發展的現狀和取得的成效,分析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企業合作、加大產品宣傳力度、強化產品生態特色”等發展建議。
關鍵詞 有機農產品;食品安全;重慶市城口縣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673-890X(2015)01-059-02
知網出版網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50127.1346.021.html 網絡出版時間:2015/1/27 13:46:13
毒豇豆、染色橙、毒韭菜、瘦肉精等一系列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讓廣大消費者“談食色變”,前所未有地感覺到“舌尖上的安全”危機,有機蔬菜、有機水果、有機大米等有機農產品應市成為當下消費者的共同認可和追求。可在很多地區,尤其是邊遠山區,有機農業的發展并不理想,發展速度較為緩慢。為此,以重慶市城口縣為例,分析了有機農產品發展的現狀與問題,并探討了相應的發展對策。
1城口縣有機農產品發展現狀
城口縣位于大巴山南脈,地處川、陜、渝3省(市)交界處,是重慶市向北的重要門戶,幅員面積3292 km2,耕地面積2.35萬hm2,其中山地占耕地總面積高達95%以上,平均海拔1583.6 m,屬典型的山地農業耕作,城口縣下轄25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28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4.30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1.65萬人。
近年來,城口縣為加快建成全國有機農產品基地示范縣,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把實施農業標準化工作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截止2014年6月,城口縣已發展有機農產品12個,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基地11個。雖然城口縣有機農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亟待解決。
2城口縣有機農產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2.1規模較小,生產相對成本大
以城口山地雞有機養殖和有機玉米種植為例,在1000只城口有機山地雞養殖中,每當有機飼養量增加100%,有機養殖成本增加80%;在(100×667)m2有機玉米種植中,有機種植面積增加100%,有機種植成本增加84%。調查統計發現,隨著有機養殖量或種植面積的增加,其投入增長率相對較低。
2.2生產量小,不能實現訂單銷售
在走訪城口縣12家有機農產品申報企業中,91.6%的有機農產品申報主體抱怨,由于自身有機養殖或種植的數量和規模較小,達不到訂單銷售的標準,與大企業、大銷售單位無法實現訂單銷售,大部分有機產品都是零售,這就不能給有機申報主體吃上銷售“定心丸”。
2.3發展被動,依賴政策扶持
當詢問道為什么要申報有機農產品時,絕大多數申報主體給出了同樣的答案,“國家有補助,如果沒有扶持政策,我們也就不打算申報”。當大的投入和回報不相匹配時,有機農產品申報主體給出這樣的答案也無可厚非。
2.4認知不高,市場接受度偏低
通過對城口縣農產品銷售市場的調查發現,40%的消費者對有機農產品概念模糊,45%的消費者認為有機農產品價格較高,難以接受,剩下15%消費者愿意消費,但仍然擔心買到不合格的有機農產品。
3城口縣有機農產品發展思考
3.1加強合作,做大做強有機農業
天然的地形、地貌成為山區有機農業發展面臨的首要難題,在無規模、產量小和高投入面前,是卻而止步還是積極探索,這是有機農業發展的關鍵抉擇。以行業為基礎,以縣為單位,將城口縣同一行業的企業聯合起來,提高生產量,降低相對投入成本。以訂單銷售為基礎,為有機農業發展保駕護航。同時,企業聯合的發展模式,可以為有機農業不斷發展提供動力源泉。
3.2加大宣傳,提高知曉度和信賴度
要讓廣大消費者主動接受“有機”,就必須先讓消費者了解和認識“有機”,行業部門應結合實際,加大有機農業宣傳力度,同時,有機農業生產者應嚴格按照有機生產標準,讓消費者買得省心、吃得放心。在開始階段,生產主體可將“有機”宣傳工作作為有機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消費者的知曉率和信賴度。在消費者全面了解的同時,應當考慮方便、快捷,以最短的時間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有機農產品。此外,有機生產者還要注重個人、行業的信譽度,將態度和產品同時呈現給消費者。
3.3結合實際,強化產品生態特色
每個農產品都有它的地域性和特殊性,這是環境賦予產品的特殊身份,我們要在特色上“做文章”,將市場與產品有機地銜接,把發展的重心由“第一”向“唯一”轉變。 城口縣擁有62.7%的森林覆蓋率,被譽為“中國生態氣候明珠”的稱號,獨特的氣候環境和自然條件賦予了城口縣強大的農業生態潛力。結合城口縣實際,給有機農業插上生態的“翅膀”,就會使有機農產品更具活力。有機農產品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必然,是確保“舌尖上安全”的標識,也是廣大消費者的一致訴求,只要我們結合自身實際,在特色上下功夫,在時代上求應變,在服務上注真誠,山區的有機農產品就會走出大山,走進百姓餐桌。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