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結婚年齡的一再推后,“老夫少妻”“姐弟戀”的組合也越來越多,比起常見的“男大女小”的愛情組合,“女大男小”的伴侶雙方確實要承擔更多的心理壓力,也需要付出更多的愛情智慧來經營他們的關系。
警惕“姐弟戀”雷區
角色演變成媽媽和兒子
出現這種情況,往往是由于伴侶雙方太強調年齡差距所致。女人總想著自己年齡稍大,該讓著男人;男人想著自己年齡小,就心安理得接受對方的照顧。
這種關系的危險之處在于,當伴侶雙方不是平等的關系,付出較多的那個人就容易誤以為自己對對方有了某種權力。女人會不由自主地想要替男人做決定,干涉男人的自主性;而男人則由于過多接受對方的照顧,有了某種依賴和內疚心理,對于女人的做法采取容忍的態度。這樣一來二去,兩個人之間就變成了媽媽和兒子的關系。
愛情關系的價值,在于讓人們在關系中發現自己的價值,并成長為更令自己滿意的狀態。而媽媽和兒子之間的關系卻很不同,兒子在依賴母親的過程中感到自己的無力,因而產生憤怒和想要逃離的感覺;媽媽在照顧兒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無法被滋養,因而感到失望和壓力。
如果不加以改善,久而久之,伴侶雙方對這樣的關系都不會滿意。
過于在意外界評價
當“姐弟戀”情侶共同出現在公眾面前,人們通常會對他們評頭論足。談論他們的外表是否登對,比較他們的收入孰高孰低,評價他們的日常表現是否得當,甚至揣度他們在家里誰說了算等。其中也不乏有好事者,會當面開他們的玩笑。社會就是這個樣子,更關注那些特別的現象。
如果“姐弟戀”情侶并不是人格足夠成熟、自我足夠獨立的人,那么很可能會沒有心理準備應對這些情況,因而顯得過于在意人們的評價,將別人的眼光和玩笑視為對自己的嘲弄與輕視,那么這勢必會給當事者帶來很多的心理壓力。這些心理壓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紓解,則可能會影響情侶們對這段關系的感覺與信心。
溝通不夠深入
在“姐弟戀”情侶的關系里,有差距的不只是年齡,而是由年齡差距而帶來的種種問題。比如心理成熟度的差距問題,金錢與自尊感的問題,朋友相處的問題等。所有的戀愛關系都一樣,每當遇到挑戰和問題時,溝通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與普通的戀愛組合比起來,
“姐弟戀”情侶需要更加頻繁和深入的溝通。因為他們要關注到一些特別的問題,還要穿過不同的背景和閱歷,讓兩個人能夠彼此理解和接納,尤其是讓兩個人可以換位思考,去感受對方的內心感覺和生活處境,這是需要付出一定的耐心才可以的。
如果兩個人的溝通不能到達這樣的深度,而只是像一般的情侶那樣,停留在談論彼此的想法和需求,恐怕對兩個人的關系發展還是有阻礙的。
“姐弟戀”的愛情優勢
感情基礎較厚重
社會的主流愛情組合是男大女小,而“姐弟戀”情侶卻反其道而行之——女人的本性是追求擁有優厚資源的男人,而男人的本性是追求年輕漂亮的女性——往往是因為他們是發自內心地愛著對方,并且是超越了外在的條件,去愛對方的性格、思想、價值觀、精神追求等內在的穩定的東西,這些是愛情關系健康發展的基礎。
彼此融合更添助力
“姐弟戀”愛情中的女人,將在年輕男友的影響下,比同齡人更顯年輕,思維更活躍,生命力更加旺盛。而男人則會在成熟的女友的影響下,擴展視野和思路,快速地成熟起來。當兩個人建立起良性的循環,他們將在關系中得到更多鮮活的滋養。性關系質量較高
電影里常上演的愛情故事,是中年男人搭配年輕的女人。但那只是電影罷了,在現實生活中,這并不符合生物學規律的組合。
男人的性成熟高峰是18~20歲,之后平穩發展,30歲以后就開始呈下降趨勢,到了40歲頹勢就會更加明顯。而女人的性成熟高峰卻比男人晚得多,往往要到35~40歲,而女人的性成熟衰退期,基本發生在50歲左右絕經期之后。從這點來說,“姐弟戀”的愛情往往能夠有很好的性關系質量。
情感經營更多智慧
男人很容易注意力集中,但這讓他們無法同一時間顧及多件事。那么當男人將很多精力投注于事業發展時,在情感關系上就會顯得遲鈍和被動。而女人卻天生是發散性思維,較為擅長同一時間處理多件事。所以當戀愛關系趨于穩定后,女人的情商決定了一段關系的成敗,家庭的幸福度更是與女主人的經營能力息息相關。據我觀察,當—個家庭的女主人不能夠作為家庭事務的主導者時,這個家庭的穩定度和幸福度就會受到影響。
當妻子比丈夫年長,她豐富的人生閱歷往往讓丈夫頗多獲益,進而讓她很容易獲得丈夫的尊重和信任。那么在家庭生活出現矛盾時,丈夫就會愿意停下來聆聽妻子的意見,使得問題更加容易解決。同時,有一定人生閱歷的成熟女人,往往能夠很好地承擔女主人的角色。在面對關系中出現的矛盾時,往往會更多反省自身,耐心解決問題,而不只是一味鬧情緒,將解決問題的責任推給并不善于此道的男人。如此一來,愛情關系的成功率就會大大提升。
破除“姐弟戀”三大焦慮
女人比男人老得快
在過去的幾千年里,女人從來不被允許為自己活,她們常常只是生育工具,或者是加強宗族關系的籌碼。在這種處境和社會文化之下,女人們不愛惜自己,窮其一生都是圍著家族、丈夫、孩子在轉。一邊是“女人比男人老得快”的思想暗示,另一邊是不能把自己當作活生生的人去愛惜和養護,那么這句話就有了自我證言一般的效果。
但如今不同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話講了幾十年,女人們的自我意識日漸獨立,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愛好,社會文化也鼓勵女性自我獨立。當女人的內心真正覺醒,不再把自己當作男人的附庸,而是一個鮮活的、值得愛的人,從內在里散發出的生命活力,只會讓她們更加年輕、更加輕盈。
事實上有一些氣質風格的人,比如身形小,以及臉形較圓潤的,就是會看起來比同齡人年輕,這與年齡無關,只與氣質風格有關的。
最后,也有觀點認為女人的衰老是從外向內,即皮膚先衰老,所以看起來比同齡的男人要老。這個沒有具體的數據,也只是一個說法罷了。但有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年歲增長面容老去以后,女人可以通過化妝、服飾來做彌補,讓自己重新煥發青春的光彩,可同齡的男人卻不能享受這人類藝術創造的饋贈。
他是不是貪圖什么
有些女人對自己很不自信,每當年輕的男孩子來到身邊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擔憂:他是不是貪圖我什么7這個推論的假設前提是:年輕的男人是圖你身外的東西;而年齡相近的男人,就只是圖你這個人。
不需要做太多的分析,你就能想到,這個拿年齡來做論據的論點是站不住腳的。因為那些比你大很多歲的男人,也是可以貪圖你的外在條件的。一個人在追求你時的誠意,只與他這個人本身有關,與他的年齡沒有什么太大的關系。
等他成熟了就會變心
在三個焦慮里面,只有這個稍微有一點點道理,但也只是有一點點而已。這個假設的前提是:人的心理和情感需求是不斷變化的,年齡比你小的男人符合這個規律,而那些年齡與你相仿或比你大的男人就不符合。很明顯,這句話的前半句是對的,而后半句則毫無根據。
人確實會變,想法會變,需求會變,渴望也會變。你現在很喜歡的東西,很可能將來就變得索然無味。然而這個可能的變化,不只是適用于“姐弟戀”,而是放諸四海而皆準的。也就是說,“變心”這個東西,哪一對夫妻都可能遇到。
會不會變心,與年齡沒有太多關系,有關系的,還是在于伴侶雙方在關系經營上的投入度,以及兩個人的感情基礎。
“姐弟戀”的成功寶典
依然是男強女弱的組合
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找一個方方面面都不如自己的人,各種研究也表明,漂亮程度相當的伴侶,更愿意親吻對方。人們總希望自己的伴侶是可愛的、優秀的,值得自己欣賞和尊重的,因為人們需要在伴侶身上尋找自己。
所以,即便是“姐弟戀”的愛情,往往還是以男強女弱的組合為最多。這里談到的“強”,不見得是物質基礎,而更多是一種心理上的能量。即伴侶之間相處時,還是男人帶著女人走,而不是女人帶著男人走。
由于年齡和閱歷的差距,當一段“姐弟戀”的愛情建立之初,客觀的物質條件往往是男人比女人弱的,物質條件上的弱勢就容易造成男人自尊的損傷,進而感受到心理能量的喪失。那么,此時男人就需要做更多的心理建設,首先是他不能覺得自己是弱的,因而處處表現出虧欠感和弱小感。其次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用行動改善物質條件,以改善自我感覺。
也就是說,男人需要看到自己的價值,并認可自己,明白到既然女友接受了你,你自然就有值得她欣賞和愛的地方,不需要過于介懷自己的外在條件。只有擺平了心態,才能找到帶著女友向前走的勇氣,那么這段關系才有了成功的基石。
不過,只有男人的自我調整,還是遠遠不夠,還需要女方做一些配合和支持。比如女人需要明白,由于你找了一位經濟能力不如自己的男友,那么在與男友在一起時,就需要適度降低自己的消費水平,以保護男友的自尊感。

不過多強調年齡差距
在日常的相處中,要接納兩個人的年齡差距,但同時又不要過于強調年齡差距。要很好地把握這個尺度,確實需要人們擁有盡量成熟的自我和足夠完善的人格。然而很多時候,深陷愛情里的人,都只是憑著一時的感覺去做,根本顧不得什么成熟和完善。沒有關系,你要知道這很正常,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你需要做的,是在心里植下一根弦,這根弦就是:不要過多強調年齡差距。
正視現實,縮短差距
“姐弟戀”情侶必須要正視兩個人的現實差距,不要逃避和自我欺騙。大部分人的想象中,“姐弟戀”情侶都是女人很成熟,而男人很幼稚。但就我接觸過的案例中,通常感情關系穩定、親密度良好的“姐弟戀”關系,都是男人比女人更成熟。在他們的組合里,往往男人有超乎生理年齡的成熟,而女人則有著低于生理年齡的天真。這樣的心理狀態組合,是所有“姐弟戀”情侶的努力方向。
此外,女人需要注重修飾自己的外表,讓淡妝和合適的服飾搭配給自己添幾分姿彩,讓兩個人在一起時,看起來更登對;而男人則要更加努力發展事業,盡力拉近兩個人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
在這個基礎上,和其他的伴侶一樣,在生活方式、價值觀、興趣愛好等層面進行融合。減少差異,加大共同點,是幸福愛侶們一輩子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