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深不資深,自己說了不算。口碑才是硬道理。咱們接著上期雜志繼續關注下古師傅家的工地進展。古師傅的手藝和敬業精神受到了很多人的好評。這些人除了兒子兒媳、還有油漆師傅、木工師傅、鄰居、線上線下的圍觀群眾。雖然古師傅來到上海已經近40天,他負責的活已經結束,但他在工地總是閑不住,總能找到各種活。這么多天內都是他的重頭戲。當然也免不了各種糾結各種沖突,誰叫裝修是最難最煩的事情呢。
衛浴間地面磚引發的罷工風波
被進行干濕分離之后,衛生間那是非常小啦,大概只有三平方。小古夫婦已經買了某款墻地面瓷磚,墻磚是米黃色,地面是淺灰色,坐便器后面豎墻做了一條灰色的裝飾帶,為兩者進行一個過渡。結果在古師傅看到這個地面磚的時候,在瓷磚方面非常有經驗的他,發了一頓大牢騷:灰色這么暗?空間這么小?墻地怎么還不一樣的顏色?尤其是接近水泥色的灰色挑戰他的審美極限,一向任勞任怨的老人這下發飆:這個地面磚給我換掉,不然我不貼了。用他的原話說:這個顏色貼上去不就是水泥么,那不如不要貼瓷磚啦?面對老人的痛心疾首和嚴正立場,兒子他們決定順了他的心意,把這款淺灰的地磚放到陽臺洗衣機下面去了。衛生間還是用了和墻面一樣的顏色。
裝修輔導員點評:生在福中要知福。小古他們做的不錯。裝修事也是家事,有的時候要兼顧到家人的感受,一塊瓷磚的顏色很重要,但是傷了老人的心不值得。
切割錯誤后的墻體補救措施
切割師傅大刀闊斧,一進現場就把陽臺靠東面的那部分給切割大了,尺寸沒對,來不及責怪他們,想到這堵小墻要擋住60公分寬的洗衣機,這缺失的一部分只能想辦法補救了。古師傅手腳麻利,一下子把墻面磚都給貼好了,這可苦惱了。想了幾個辦法,加一根輕鋼龍骨,尺寸倒是也夠了。可是多出來一部分只能刷涂料,側面有點小瑕疵,總是不舒服。加磚的話,還要找砌磚的師傅來,活太小人家也不情愿來。古師傅大手一揮,砌個磚又有何難!于是他買來磚,自己就給砌好了,而且為了防止側邊開裂,他還用了自己的土辦法:他在壘磚的縫隙里面打了釘子,用他的話說:和上水泥之后肯定沒問題。剛好補出的部分,又加貼了半塊瓷磚,算是完滿解決了這個問題。
專業設計師點評:雖然辦法顯得土,但是釘子能夠加大新墻和老墻之間的拉結作用,是有道理的。同時,新舊墻體連接處一定要用網格布,這樣刷涂料后期不容易開裂。
專業監理補充:如果條件允許更講究一點,可以打膨脹螺栓,用螺桿代替釘子,未了能在外側彎一下就更加好了。
在古師傅這沒有廢料說
拿外墻防水涂料刷在木板上這是干嘛呢?原來這是廢棄的衣柜上拆下來的木板,古師傅看著扔了可惜,就用多余的外墻防水涂料刷一下,晾干后準備放在窗戶外面的不銹鋼護欄上,上面可以放花盆,不是又美觀又穩當么?就算壞了,扔掉也不心疼,老人具有生活經驗,想的真是周到呀。看看編輯在朋友圈里一曬,有裝修的朋友就在問,這木頭在哪里買的?其實沒花錢哦。要是沒有古師傅在,那你只能去市場上買現成的防腐木了,幾塊板子也不便宜哦!
大理石除了做廚衛的擋水條門檻,廢料還可以做花盆底座哦。這份DIY的手藝,連來刮大白的涂料朱師傅都贊嘆,在古師傅這里沒有廢料一說哦。編輯表示真是處處有學問。
專業設計師:用瓷磚鋪貼一定要考慮到收口怎么處理,古師傅的做法除了側邊有條線,還是想得很周到的。如果其他讀者想借鑒,也要讓工人注意這個問題哦!
圍觀群眾:老爺子真是牛人,生活中的能工巧匠!
陽臺柜馬賽克上場
陽臺柜是定制的,可是上下柜體中間的鏤空是用柜體木板圍起來還是漏出墻體,這取決于柜子的做法:是整體的落地柜子,還是上面吊柜下面落地柜子。小古他們糾結許久,最終還是選擇了更美觀的做法,那就是上下柜分開,中間鏤空。看到別人家好看的案例,鏤空的部分可以選擇花色小磚或是馬賽克,或是玻璃、壁紙等等。不過這樣的選擇就又給古師傅增加了工作量,古師傅大手一揮:沒問題。于是又是選馬賽克,又是把陽臺原有的墻面小磚敲除,加上重新鋪貼,終于煥然一新。雖然柜子還沒有來安裝,已經可以想象美美的場景了哦!編輯不由感慨,怪不得現在泥瓦師傅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現場的木工活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吊頂和窗簾盒,柜子和門、門套什么的都是工廠定制。古師傅屬于年紀大了,要是30-50歲年齡段的師傅,接下來是趕上了好時代,人力越來越貴了。插一句,老外也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喜歡DIY,關鍵原因之一也是工人太貴啦!
美美的飄窗需要付出代價
這一次換房,終于有了年輕人心心念念的飄窗。飄窗雖美,在造價上也增加出好幾塊成本,比如說窗套啊,大理石臺面啊這類顯而易見的。隱性的還有,比如說有了美美的飄窗,那窗戶也必須要換新的才般配;孩子很容易爬上去,外面的護欄那也是不可以少的哦!上一期講到古師傅建議用大塊瓷磚代替大理石,在實際操作的時候有很多細節需要注意。比如說靠外側的邊沿如何處理?如何鋪貼得更平整結實?
古師傅從建材市場買來大理石膠水、石蠟、打磨圓片等配件,自己加工把邊沿進行了粘合、打磨、拋光等工序,雖說做完之后邊上能看出一條縫,但是飄窗的高度一般不湊近看還是不明顯的,編輯差點就沒有注意到。在鋪貼過程中,細心的他還手工鑿除一個個小坑,為的是貼磚更平整更牢固,簡直是見者贊嘆,聞者動容,有木有?
新安裝的窗戶玻璃黑膠給追求完美的古師傅嫌棄了,等工人走了,他自己鏟掉重新打了膠,說是好看多了。編輯現場也看出區別了,窗戶加工的師傅你們該羞愧了。
老人自制的現場保護,用上了廢木塊、礦泉水瓶子、石膏板廢料等等。空調也用塑料包起來了。刮大白的時候,為了防止每個房間粉塵飄來飄去,用上了布簾子。再也沒有比古師傅再細心的師傅了,編輯贊嘆!
吊頂的位置叉往上抬了一點點,所以古師傅叉往上補了一點點,雖然他受累了。但是為了多一點層高空間,少一點壓抑,這都是值得的。他還手工打了陽臺水管的洞,在瓷磚上打洞是技術活。
油漆工朱師傅也很不錯,和古師傅同吃同睡了好幾天,古師傅說上海這邊的工藝的確先進,他也長知識了。在北方,舉著大燈泡一點點細心地打磨那是很少看到的,網格布用的也不多。
【編輯留言】
3月8號古師傅坐上飛機來到上海,4月1 8號他坐上飛機離開了。整整40天的滿滿父愛在這個不到80平的房子里面發酵醞釀,回去之后他還不時打電話交代孩子們,接下來各項安裝的注意事項,這份親情讓我們久久難忘。《裝修情報》準備等房子都裝修完畢之后,把最后的采訪和拍攝整理刊登,送給古師傅一家,作為一個裝修故事最好的紀念和禮物。如果你家也有好工人推薦,事是好故事分享,請加微信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