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經收到很多業主的來電,跟編輯詢問一些裝修上的事情,比如房型該怎樣設計,選擇哪個產品比較好等等,其實,在很多問題的選擇上,沒有絕對的答案,只能說哪個更適合自己。就比如編輯自己家里正為即將到來的裝修做準備時,也遇到了很多難以選擇的點,一家人也就此展開了“爭執”,而最終的選擇或許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卻會是最適合當下情況的選擇。
困擾一:選地暖還是暖氣片?
編輯的老家以前大都是裝的暖氣片,由于偏北方,后來的一些小區又有集中供暖,也是暖氣片,這次回家裝修才發現,不知道從什么時候,水地暖已經開始“籠絡”人心,很多家庭都“跟風”似的安裝水地暖,編輯家也不例外。可后來編輯又得知,父親還準備在客餐廳凹兩個石膏造型吊頂出來,這樣一來,空間就會壓縮很多,再到賣場一看,地暖比暖氣片的價格也要高出一些,于是,一家人便有了選擇困難癥。而對于很多業主來說,應該都有這樣的糾結,其實,選擇暖氣片還是地暖,沒有絕對的優劣之分,只有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不宜考慮地暖的情況:面積小、層高低、保留地面
相對來說,地暖舒適性大于暖氣片,可就算你再喜歡地暖,還是有一些條件限制的。比如如果你家面積小于40平米,那么安裝地暖的單位面積成本太高,就不太適宜安裝水地暖,通常情況下,50-60平米以上的房屋面積,才適合安裝水地暖。此外,如果家里的層高不夠,也不適合安裝地暖,因為水地暖會占據一定高度的層高,在8-12公分左右,通常情況下,家里層高低于2米7的,不適宜裝水地暖。最后,如果你家是屬于二次翻新,而地板不打算更換,或者是精裝房,那么裝水地暖還需要拆地面,限制了不能裝地暖盤管,也不能夠裝水地暖了。還有一點值得提醒的是,水地暖不適合安裝實木地板,復合類的都可以,因為會導致地板變形,如果你是實木地板控,那么便也不適合安裝地暖,當然,現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品牌稱自己的實木地板可以用于地暖,說是對地板做了相應的處理,不會導致變形,業主一定要跟商家索要保證書類的文件,以免日后生麻煩。
暖氣片相比地暖的優劣:價低要求少舒適與美觀度不足
相對地暖系統來說,暖氣片系統造價相對低一些,通常低10%-20%左右,其次就是對安裝沒有太大的要求,不需要對原有格局進行大規模的破壞與整改,對于老房和精裝房業主來說,性價比遠超地暖。
但從最終舒適度效果來說,暖氣片因為通過散熱器供暖,相比地暖自然要稍遜一籌,而且從美觀角度來說也有不足。
暖氣片也是一個整體的采暖系統,方案設計同樣重要,如果你家是毛坯房或者整體翻新,可以考慮把管子埋進墻體里,如果必須要走明管,也要盡可能考慮到美觀性。而且散熱器的布置也要綜合考慮環境因素。比如,如果客廳的采暖器貼近窗邊,一般來講,采暖器最好安裝在窗戶下面,因為窗戶相對冷一些,暖氣比較熱,熱氣上升會形成對流,不僅增強了人體的體感舒適度,也讓熱能散播得更快,效果更好,無形中提升了采暖系統的整體效果。此外,散熱器越高,空氣流速越大,會略降低人體的體感舒適度,真正理想的高度應該在300-400mm,而長度增加這樣會使空氣的對流速度降低。
編輯建議:總的來看,如果安裝地暖條件允許,且預算足夠,那么安裝地暖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如果安裝了地暖,通常的房子最好不要再做吊頂了,這樣會壓縮掉很多空間。編輯跟父親商量后的結果是,安裝地暖,放棄吊頂。暖氣片和地暖一樣,散熱器在采暖季中的使用,以一直開啟狀態為佳,反而起到節能作用,有條件的最好配置前置過濾凈水設備,可以延長壁掛爐的壽命。
困擾二:選地板還是瓷磚?
以前的房子,家里的地面都是清一色的瓷磚,也許再往前,臥室會鋪地毯。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地板作為地面材料,臥室還好,現在普遍選擇地板,但是客廳是選瓷磚還是地板,就是個問題了。父親考慮以后若有小孩子,客廳的地板肯定不耐用,還不好打掃,但母親覺得瓷磚太硬太冷,不舒服。
地板瓷磚優劣對比不分伯仲
地面材料,我們大都從價格、施工、舒適度、耐久性、易打理度、環保性、美觀度幾個方面去考量,那么就從這幾大方面來比較下地板與瓷磚的優劣。
價格上,沒有固定標準,要看你選擇怎樣的瓷磚和地板,普通家庭一般選用150元左右一平方米的地磚,如果選擇強化復合地板,90到120元每平米就能搞定,而如果是實木復合地板,可能就需要300元左右,實木地板價格更高。在施工上,地磚需要泥瓦工來進行鋪貼,需人工費和水泥沙子等費用,也易出現破損現象,而地板相對好一點,木地板需要打龍骨。
美觀度因人而異,如果你喜歡石材的效果,自然選擇地磚,如果你喜歡木紋的效果,大可選擇地板,而當下,有很多品牌商做出了仿木紋瓷磚,甚至仿地毯效果瓷磚,能綜合掉很多劣勢,方便的了人們的選擇,本期就有一篇介紹那些“高仿”的墻地面材料的文章,感興趣的記得關注一下。瓷磚硬硬的,且涼涼的,潮濕時還容易打滑,舒適度自然沒有地板好,且視覺效果上地板更為溫馨一些,但瓷磚不吸水,使用壽命較長,而地板怕腐蝕、怕灼熱、怕潮濕變形,且除了實木地板,地板會產生甲醛,環保性不如瓷磚。在日常打理方面,表面上瓷磚是比地板易打理,但瓷磚接縫處納垢不易清理,地板就相對好些。
常規做法看編輯同事家的方案
編輯同事家在瓷磚還是地板的選擇上也是糾結了好一陣子。最終還是以敵不過內心對于木的紋理和材質的喜愛度,選擇了大面積地板,少面積瓷磚,這也是通常家庭會選擇的方案,即廚房、衛生間、陽臺選擇瓷磚,其他的地面選用實木復合地板。但這里還是有兩個遺憾,一是陽臺并不是全部選用瓷磚,只是洗衣機和水槽下方的位置鋪了瓷磚,二是洗漱干區設置在了衛生間之外,但若只是這一塊鋪設瓷磚,未免太過突兀,且地板和瓷磚的連接會很難看,因此也是用了地板,但這兩處地方都是易潮濕區域,以后未免會發生地板起翹變形等情況。
編輯建議:對于喜歡怎樣的材質和紋路,自然靠個人喜好來定。但在選擇時也是要考量一些實際情況,比如家庭成員情況、打掃習慣等等,就編輯自家情況而言,房子主要是爸媽居住,木色帶來溫馨和暖意,100平米的房子不算特別大,家里每天都會打掃,家庭成員衛生清潔習慣都較好,所以即使是客餐廳相連,餐廳也可選用地板,考慮到地板環保性差,入住之前肯定要做好通風與去甲醛措施,廚房、衛生間、陽臺,易潮濕、油污大的地方,選擇地磚。
困擾三:選乳膠漆還是墻紙?
在刷墻還是選擇墻紙方面,編輯的家庭成員一直爭論不休。母親認為墻紙美觀,而且省事,以后可以直接撕掉更換,而父親認為墻紙容易發霉卷邊,而且感覺不透氣,乳膠漆更好些。相信很多業主也都要這樣的糾結。
選擇前,先看預算
母親說,在市場上看到了幾十塊一卷的墻紙,覺得挺便宜的,一卷可以做5平方米的面積。先不提壁紙的人工費和輔料,除了效果,我們最在意的便是其耐久性,如此便宜的墻紙的保持度可想而知,很容易出現發霉、褪色、起翹等情形,到時候反而影響美觀。因此,普通的墻紙也要近200元左右一卷,中高檔的可達到400元左右一卷,這樣算下來,即使你買500元一桶的乳膠漆,也還是會比乳膠漆貴將近一半的價格。因此,預算充足是可以考慮墻紙的,乳膠漆相對經濟實惠些。
壁紙比乳膠漆環保?
壁紙比乳膠漆環保,這是很多人的誤區。通常乳膠漆內毋庸置疑含有有害物質,但好的涂料可達到0甲醛,揮發物極少。而墻紙需要用膠水上墻,好的貼壁紙用膠,稱可達到食用級別,但通常的膠水尤其以次充好的膠水,都含有很多的有害物質,且被墻紙包裹,揮發更慢,在墻紙中,無紡布、純紙、墻布等環保系數較高,PVC墻紙環保性差。因此,環保與否,還是要看你選擇的材料怎樣,錢少且絕對環保的,可信度幾為零。
滿足所需其他可選的墻面材料
現在,已經有很多乳膠漆顏色多彩,滿足個性需求。而如果彩色滿足不了你的需求的話,像硅藻泥、藝術涂料這樣的墻面材料也不失為一個選擇。藝術涂料,顧名思義,可以凹出很多你想要的花色和造型出來,而硅藻泥不僅具備裝飾性,而且也是環保材料,且具有吸附甲醛的作用,本期“高仿”墻地面材料介紹的氧宜多硅藻泥,可做出墻紙的效果,當然,藝術涂料和硅藻泥造價都相對較高,像硅藻泥,品牌便宜些的也要近200元一平米,且如果考量的是其環保性和吸附甲醛的作用的硅藻泥,還是要精挑細選一番的。我們去年曾經做過硅藻泥相關文章,感興趣的可以關注下。
編輯建議:對于墻面材料的選擇上,編輯所考量的更多還是其環保性和功能性,由于編輯家所在城市沒有期待的硅藻泥品牌的點,因此,只能放棄硅藻泥,倒是在考慮斯米克的健康板,屆時會根據預算來確定是否選用和用多少。其實選壁紙還是乳膠漆也并不矛盾,編輯建議家里在需要裝飾的地方比如背景墻或者臥室的某一面墻,可以用壁紙裝點,其余的地方還是用乳膠漆,這樣預算既不會太高,也能滿足裝飾的效果。
困擾四:打柜子還是買定制整體柜?
對于自己打柜子,還是買定制的整體衣柜,相信也會是部分業主所糾結的,其實,這也是要根據自家的實際情況,不符合一些硬性條件,也強求不來。
想打柜子,得先尋得一位好木工
自打的衣柜在通常情況下都會比定制整體衣柜要便宜很多,且按照特殊需求打制更為靈活和方便,如果預算夠也可采用實木板材。但畢竟打柜子靠的是手藝,現在市場上的好手藝木工簡直鳳毛麟角,好木工不僅手藝好,還能幫你節省,能充分利用木料,不做大量浪費。如果你確定找到了這樣一位好木工,且也有時間與精力投入到這上面,就可以選擇打柜子了。
衣柜,整體還是隔斷看所情況
對于衣柜,通常有兩種做法,一是買整體衣柜,另一種是借用墻的四面來做衣柜的四面,只做移門和隔斷即可。若制作移門,有時移門高度到不了頂,這時可能就需要在移門上方的頂面做吊頂,此外,如果有衣柜的某一面為空,沒有墻面的話,那這樣做石膏板就會不夠美觀,還需要在石膏板上做與衣柜整體色調紋路相同的處理,比較麻煩,不如買一個整體衣柜來的方便。
編輯建議:總的來說,是否打柜子,還是看能不能找到一位靠譜且手藝不錯的木工師傅,而且自己打柜子通常比較耗費更多精力,如果上班很忙,無暇顧及裝修的業主,就不建議自己打柜子了,買品牌成品柜,省心放心。爸媽上班很忙,雖然有朋友家里找過手藝還不錯的木工師傅,還是覺得麻煩,因此,編輯家里最終決定還是買整體成品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