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跑了不少翻新工地,發現不少都有共通之處,比如墻面問題一般都很嚴重;面積普通較小如何擴大;地板保養尚可需要保留有何問題;老房型是否能翻出新花樣等等……這里就借最近跑過的幾個工地,為大家解說一下翻新中比較常見的三個問題。
Q1:地板是否值得保留?
在老房翻新中,業主經常會遇到的一個拷問就是,“地板要不要換”?特別是一些本來就擁有實木地板的老業主,只要沒有出現大面積起翹、發霉等問題的,基本會選擇保留。在解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總結下不換地板的好處和壞處。
不換地板的好處:省下一筆更換地板的費用,特別是實木地板;沒有新地板甲醛揮發的隱患。
不換地板的壞處:水電需要改走墻面,額外增加開槽費用;無法安裝地暖盤管;翻新施工中存在誤傷隱患。
顯而易見,如果從經費角度考慮,自然是不換地板比較合算;但如果結合實際使用,則最好還是看各家各戶的實際需求。
實例一:劉阿姨家整體翻新,決定保留地板不動,因為她家的地板在上次裝修中選擇的是非常好的實木地板,而且保留到現在非常完好,都看不出什么劃痕,無論從經費角度還是環保角度,都很值得保留。
實例二:丁先生家整體翻新,一開始丁先生也覺得不想換地板,因為他覺得原來的復合地板保養得很光滑,而且也是直接鋪貼在地面,沒有架設木龍骨,而他覺得下面鋪木龍骨的地面時間久了踩著有噪音。但丁先生家有個問題,他家原本的衛生間地面特別高,所以設計師建議他抬高其它地面保持水平一致,可以防止平時走路絆倒,也防止滲水。雙方協商很久才定下折中的方案:浴室拆舊后適當降低高度,其他則在原地板基礎上直接鋪設。
Q2:房間面積太小有沒有辦法擴大?
由于1990年代那批老房,目前都快有20-30年房齡了,所以目前翻新最大的一批還是集中在2室戶、1室戶這樣的小房型為主。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學區房概念的日趨火熱,也導致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能就讀市區內的名校而就近買一些轉手的小房型。無論是為了改善居住條件,還是原本住慣了大房型,突然換小的不習慣,都希望能夠將這些小房型擴大面積,最起碼都要達到“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要求。
實例三:顧先生為了孩子讀書,買下了1990年代的老房一套,由14、5平米的臥室一間加獨立的廚房衛浴組成。考慮到是頂樓,而且屬于平改坡的老房,樓頂上還有一片空間,所以他在翻新時,就要求施工隊能夠為老房搭建一層閣樓,這樣就變成了上下兩層,大大改善了居住面積。
實例四:這是馬女士為父母翻新的老房,因為不具備額外搭建的空間,所以只能在功能性方面做巧妙設計。于是,設計師將較大的空間的中間設計了一道可以360度旋轉的電視背景墻,這樣,白天時候業主多在客餐廳,電視就朝向客餐廳;而晚上反轉過來就可以當臥室用,小小空間瞬間就功能齊全了。
實例五:劉阿姨夫妻5、60歲,因為從劉阿姨母親開始就很講究生活品味,特別愛喝茶。所以這次劉阿姨翻新2室戶的老房,沒有像一般人家那樣普普通通弄弄而是提出了很多自己獨特的要求。比如她希望將廚房工作臺移到原門廳的地方,而原來廚房這里搭建榻榻米餐廳,還要設計成蘑菇頂的造型;而原本朝南的臥室,她希望打造成專門的茶室,為了配合整體氣氛,希望用文化青磚來裝飾墻面等等。所以,哪怕是再小的房型,有想法依然可以裝出獨特來,就是花費也不小哦。
Q3:老房型能設計得個性化嗎?
現在大多的翻新案例主要還是以幾十年房齡的老房和老公房為主,而且一般來說業主的年齡也比較大,所以對于裝修的要求相對較低,導致很多人會誤以為這樣的老房翻新就是重新刷刷墻,換點家具之類的。但是,事實上裝修是個性化很強的工程,你的心有多大,效果就有多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