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剛蒙蒙亮,晨霧還沒散去,烏鎮就開始熙熙攘攘地熱鬧起來。河道兩邊的水閣里,茶館、肉鋪、小吃店、豆腐攤也早早地卸下門板,水鄉烏鎮的一天至此拉開了序幕。
老街上,有一縷鄉愁
每天早晨9點之前,以及每天晚上10點之后的烏鎮,褪去了白天的浮躁,露出本來的質樸,是水鄉最美的時刻。一大早,我就忍不住從床上爬起來,在烏鎮的老街上穿行。一塊塊長條青石板鋪成的街道,兩邊色澤泛黃深沉的一排排木板門,泥灰剝落的斑駁老墻,“吱呀”的推門聲猶如夢境深處的喧響,昏暗幽深的老街似乎藏著一個已經靜靜綿延了數百年的記憶,處處呈現著因年深月久經歷風雨的容顏。
與其他地方對街道的稱呼相比,烏鎮的叫法有些特別,稱為“柵”。烏鎮的老街共分為五柵,按照所在方位的不同稱東柵、西柵、南柵、北柵和中市。隨著時光變遷和人口增加,一些坊和巷都已經變得面目全非,尤其是在市河以西、西大街以及南大街已經形成了新的鎮區,到處是鋼筋水泥的現代化建筑、寬闊平整的水泥大街、充滿現代意味的各種大小商店。只有東南西北四柵依然大致保持著過去的模樣。新舊烏鎮就這樣分布在同一個平面上,時光和歷史就這樣不可思議地縱橫交錯著,兩個不同時代就這樣清晰可辨地和平共處。
味蕾上的烏鎮
在烏鎮的老街上逛著逛著,時光就這么流走。夜幕低垂的晚上,住在烏鎮景區外的游客都離開了,寂靜的石板路上只有我不輕不重的腳步聲。水閣的茶館還亮著燈,條凳上坐著三三兩兩的散客。我點了一壺菊花茶,以及定勝糕和青團。白色花形的定勝糕和草青色的糯米團被放在白底藍花的粗瓷碗里送了過來。推開木質的窗欞,晚風吹進來,沿河的夜色全部映入眼簾。
微波蕩漾的水面映照著粉墻、黛瓦的古民居、滿身風霜斑駁不堪的古石橋,以及河水中穿梭不息的烏篷船,滿臉風霜的老人手中捧著的熱乎乎的吃食,都宛然是色澤陳舊的老電影畫面。愛上烏鎮,只是因為在江南,已經找不到其他的地方再讓人跌入江南小橋煙雨的畫卷中。
《攝影旅游》QA對話云端
Q:你用什么關鍵詞來形容烏鎮?
A:一見傾心。
Q:拍攝過程中的有趣經歷?
A:攝影師和我都是在游玩中拍攝的。有時候她會抓住我的某個表情某個動作讓我保持住,有時可能會原地定住半天,就像被點穴一樣,為此老被路人認為是假人,經常有人湊近來看我有沒有呼吸。
Q:你現在還保留的烏鎮味覺記憶是什么?
A:敘昌醬園的醬燒菜和梅菜燒餅。后來還專門跑去敘昌醬園吃醬燒菜,可惜店家只賣醬,不再賣醬菜啦。
Q:你喜歡什么樣的旅行目的地,最近打算去哪兒?
A:所有的旅行目的地都很喜歡,有機會的話希望可以走遍全世界。下一站會重返云南,去雙廊和香格里拉。
Q:你覺得旅行帶給自己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A:旅行中總會在不經意間突然解開心結,無論去哪兒,旅行都能安撫心靈,領悟平和寬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