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園藝版塊來新的編輯,我們的主編瑩瑩大人就都會拿出無憂和老曹的“無憂花園”來與大家分享。不是我們接觸的花園案例少,而是在這個案例里蘊涵包容了太多園藝人的匠心與巧思。10年的時間,這個花園帶給了兩位園藝匠人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也陪伴著他們的小小漸漸長大。幾之后,無憂他們計劃帶小小出國念書,而現在的屋子和花園準備出租,他們希望能通過我們的雜志那大家更多的認識這片愛的小天地,同時也渴望找到與他們一樣喜愛園藝生活的有緣人,能繼他們之后好好愛護這個花園。接下來,就讓我帶你走進無憂與老曹的“無憂花園”。

說起無憂一家的花園生活,應該把日歷翻到2004年,那時候所謂的花園僅僅是開放商為每一棟別墅提供的70㎡一小塊荒地,并且和鄰居有著不是很明顯的邊界。有過海外生活經歷的一家人,很喜歡國外的私家花園,自從有了自己的領地,她們的設計靈感便沒有一刻閑置了,接著每個周末逛新橋園藝市場便成了指定娛樂項目,而無憂和老曹便開始真真的做起了園丁。寒來暑往,轉眼這個花園已10年有余,比他們的孩子-小小年齡都大了。
最近兩年間并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只是把原來香樟樹前的那片草坪改成了石磚,同時還添置了籬笆小景,與田園風格的就餐區域相得益彰。
混搭風格的花園
男主人老曹雖然是IT工程師,但是卻酷愛設計,這花園里的一桌一椅一井一木都出自他手。喜歡中式風格的他,恨不得所有中式元素的東西都往花園里裝,無論是庭院中的石獅子,石井,石磨,瓦缸,還是家門前那把漆紅小竹椅,無一不是他的心頭所愛。老曹說,“在這些小物件里,能嗅到家鄉的味道”。

而我們的女主人無憂,則鐘情于那些精致小巧的陶藝擺件。隨處可見的風鈴、鐵藝家具、木質柵欄、碎花茶具,無一不彰顯著她對歐式花園的傾心。無憂說她很喜歡在花園里掛風鈴,而諸多大小不一的風鈴中,最喜歡是門口的那只大風鈴,銅管的材質,會發出共鳴的聲音。在有風有雨的日子里,一陣陣悅耳的風鈴聲傳來,讓屋子里面的人似乎仍置身花園中一般,眼睛望著窗外,耳朵聆聽風的聲音,那種感覺非常奇妙!
小花園里的濃濃情誼
花園里有很多無憂和老曹共同打造的小景,那個花園里最惹眼,每個人來了都要坐上去搖一搖的白色秋千,已有12年了,是夫妻同心的見證。有一天,她們想到需要一個秋千,老曹便開始畫圖紙,接下來就是跑木材市場選材料,回到家老曹負責搭框架、平木頭,無憂則負責用邊角銼打磨邊邊角角,笨笨卻又認真的兩個人在日當午便將秋千大功告成。在后來的對秋千加固日子里,又多了一個小幫手,就是小小,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刷漆,可愛極了。全家齊上陣的暖意融融在無憂的花園里經常見到。夫妻二人攜手制作的還有花園的白色木門,那是用做秋千剩下來的木料做成的,還有樓上露臺的花架,看似普通卻充滿溫情。
花園不是一蹴而就的

門口的豬槽花器內小肉類肆意生長,很有野趣,這也讓無憂有了新構想!一段多余的鐵絲柵欄成了“拱門花架”和“花園圍欄”,小陶人身上的小花盆被卸下做盆栽,小小的玩具也派上用場,一個迷你野趣花園誕生啦。所以說,作為園丁的無憂,每一天都在創造,每一天都在勞作,每一天都在耕耘,同樣的,每一天都在收獲著。
無憂與老曹的花園異步環境,四季常盛。最簡單的秘訣就是有一顆好奇的心和一雙勤勞的手。你好奇花園春天會開什么花,好奇它夏天又是什么樣子。你勤于動手,把三兩小物拼湊在一起就又平添了一處新的景致。無憂常說,“誰說植物不通人性,只要你給到他們足夠的關懷與耐心,他們會每天給到你生命的驚喜”。
[ 編輯留言 ]
雖然無憂一家住在別墅里,小伙伴們可不要想當然的定義為是土豪金家族,無憂和老曹可是生活質樸不浪費的典范。花園里80%的物品都是淘來的或者舊版改造的。開動腦筋,樂當“舊物王”,無憂和老曹用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為他倆的花園帶來無限生機。如果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編輯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