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從業八年也不過數字而已
首先,上門量房時還在用卷尺作為量房工具,要知道,原始測量圖的準確性是整個裝修設計和施工的基礎,現在一般規模的裝修公司都配備了專業的紅外線測量儀,為的就是準確量房。
其次,竣工后才發現,很多燈具的位置都不協調。比如說一個靠墻的吧臺上有一個橢圓形吊頂,跟著吊頂走則不在吧臺上方,跟著吧臺走則不在吊頂中央,諸如此類,都是因為設計師在吊頂設計和地面布置上沒有整體考慮好造成的。
此外,在與施工隊的交底上,設計師也存在失職現象。業主在開工之前就已經買好了一體式衛洗麗,并把型號告訴設計師。安裝時才發現本來應該在馬桶背后的三角閥被裝在馬桶側面,側板封不上,只好在三角閥上接一根軟管,但三角閥還是外露。

裝修輔導員提醒:唐先生說裝修公司官網顯示該設計師有八年經驗,可是這不過就是一個數字罷了。除了從業時間之外,最重要的是從和設計師的溝通中,了解他的設計思路和對施工工藝的掌握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對設計師的頭銜沒有官方標準,所以很多公司所謂的資深設計師并不真正資深,不但專業程度可能有所欠缺,在施工工藝了解以及現場把控上也會稍顯不足,不要盲目相信這些所謂的資深、主任、高級等。
建議業主在選擇設計師時一定要多溝通,如果說是資深設計師,那就看看他有沒有好的案例,有沒有他服務過的業主為他叫好,有沒有正在施工的工地可以了解到設計師的真實水平,資深可不是一個隨便加的頭銜哦。
主材包給裝修公司卻更操心
因為認為把主材包給裝修公司后就不用再自己操心,就算出問題裝修公司也會幫忙協調,因此一些主材如門、地板、衣柜都包給裝修公司,結果無一順利。
首先是套裝門,在第一次上門安裝時發現主臥和次臥的兩個門洞墻體相對門套更薄,無法安裝,只能返工。三周后,第二次安裝又發現重做的門套紋理和之前不一樣,和門板不配套,而且門套線條是爛木頭,再次返工。

其次,地板鋪貼結束后發現靠墻面處留縫不均勻,導致安裝踢腳線時無法完全遮蔽。而且墻面、地平不平,踢腳線和地板、墻面不契合。安裝人員解釋是因為施工隊長不在現場,不知道業主定的踢腳線寬度為1cm,他們按照標準的1.5cm的寬度留的縫。
最后,更不可思議的是,唐先生家去年12月就開工,過年前就已經測量好衣柜尺寸,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到今年4月份快要安裝了,業主找到裝修公司詢問具體情況,裝修公司說會幫他聯系,結果一拖再拖沒人給業主反饋。衣柜商家才說之前測量的員工離職,根本就還未下單。
裝修輔導員提醒:主材商在其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失誤,但裝修公司與主材商之間的銜接有問題也是毋庸置疑的。本想著自己沒有經驗,對材料不了解,而且裝修公司價格有優勢,出問題也有他們幫忙協調,能夠省心一些,結果反而更操心了,而且還一拖再拖,無人出面。
對于主材采購很多公司沒有形成一套完備的從下單到安裝以及售后監督的流程,如果只是起到幫你下單的作用,那還不如自己去購買,業主不但有更多的選擇,而且和主材商之間的溝通可能反而更直接準確。如果對購買材料沒有頭緒的話,我們也可以幫你理理思路。
管理缺位的后果不堪設想
水電布管階段時,業主的媽媽到現場居然發現有一部分電線管上面沒有和其他線管一樣印上裝修公司的名稱,一問才知道居然是工人從其他工地上拿來的用剩的線管,還有部分暗盒也被偷換了。
防水做完之后,施工隊在未通知業主的情況下就擅自進行閉水試驗,在樓下有明顯滲漏的情況下仍未告知業主。幸好當天物業有人到場,第二天無意中和業主提及此事,業主馬上和公司反映,隊長才說會加強防水。
油漆階段,家具商家來復測發現墻面存在明顯的不平整現象,于是和隊長溝通讓他派人來修補。結果一直沒人來,隊長才說油漆工最近忙,不肯來。據業主說,直到我們裝修輔導員和裝修公司取得聯系之后,才有工人去修補,但部分墻面修補結果還是差強人意。
裝修輔導員提醒:其實現在一般正規公司都不太會發生偷換材料這么低端的問題,閉水試驗、節點驗收、材料驗收等裝修公司也應該有規定須提前通知業主到場。而且業主還提到在和裝修公司反映工地的問題之后,隊長不是第一時間想辦法解決,而是打電話質問業主:你跟公司投訴我,這活我可是做不下去了!真想知道,這家公司到底是誰管理誰。
為了省心,唐先生特意找了三家比較知名的老牌裝修公司,最終選了這家,但總是各種返工,導致工期拖延,甚至耽誤了婚期。在行業發展的過程中,一些老牌裝修公司雖然名氣大、規模大,但在管理方面未必跟得上,一些小型的裝修公司因為項目少,可能反而更用心。業主們在選擇裝修公司時不要只關注公司的成立年限、規模亦或者網絡排名,可以去看看公司的在建工地、側面了解公司的口碑。有需要的可以報名參加我們讀服中心的“看工地”活動 ,從工地管理、現場施工可以看出這個公司的大概情況。


產生增項的幾種形式
唐先生說,這次裝修讓他惱火的還有增項的問題。像鏟墻增加1000多元,水電增加近3000元,這些施工隊長解釋是現場施工時才能知道的增項,雖然唐先生也不知道事實是不是這樣,但不支付這些錢就進不到下一個施工階段,也只能算了。
更可惡的是,有些是圖紙里面明明有的項目還漏掉了。比如一個現場砌的臺盆柜、馬桶移位這兩項預算里根本沒有,到實際施工卻要按增項計算。
現場的一個圓形吊頂,隊長說預算里是直角的,現在要在四個角上多做四個弧形需要多加400元。預算上貼磚是按照小磚的規格算的,但隊長提出這還不夠付泥工的工資,要加錢。

裝修輔導員提醒:增項是很多正在裝修的業主心中的痛,也是很多計劃裝修的業主擔心的事,業主在簽署增減項確認單的時候即使很仔細,很小心,如果碰到必須要增加的項目也只得簽下大名,所以,要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必須在簽施工合同的時候就逐項明確,因此,讓專業的人審預算也是很有必要的。
類似鏟墻、水電費用按實結算,或許確實應該增加,但如果能提前告知業主可能性和大概費用,這樣是不是也能讓業主有個心理準備?不會到時欲哭無淚有種被騙的感覺。當然,也提醒我們的讀者對于那些慣用低開高走的公司,要多個心眼,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市場經濟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的。
裝修確實很難避免出問題,且不說能否及時發現,就算及時發現返工,很多損失也已經無法彌補,盡量提前預防才是上策。像唐先生一樣沒有經驗的業主還有很多,連可能出現哪些問題都不清楚,又如何預防呢? 在裝修中其實有很多問題可以說是通病了,比如預算增項漏項,公司、設計師、工人之間缺乏溝通,各種質量問題導致的返工,裝修公司解決問題的敷衍態度,合同約定工期形同虛設,如果有一個專業的人從旁提點,早作規劃,能少走很多彎路。
[ 編輯留言 ]
為了讓更多的讀者避免發生這樣的情況,我們讀者服務中心在今年增加了不少服務項目,審預算、看工地、裝修輔導員的咨詢,還有集聚一些大品牌的讀者粉絲采購活動,我們的讀者服務中心的服務號也重新開啟,希望能給到讀者切實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