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是一年春來時。記得兒時的這個時節,我們都習慣手拿著玩具風車,悠悠閑閑地踏野尋春,去享受一年中最美好的光景。趁著風車季重回周莊,通往古鎮的馬路兩旁,七彩的風車高高掛起,一陣風吹來,生機滿滿,似乎又讓人憶起往昔的美好時光。
昨日已不可追,那要如何享受周莊今日的春光?走馬觀花匆匆一日顯然不夠。這一次,我們選擇在周莊閑居幾日,大部分的時間,就慵懶地在幾個別有一番特色庭院中度過。有花有茶,有書有詩,不甚快哉。原來,有一種生活,叫做周莊。
逸飛之家聲音的庭院
因為一幅畫,一位畫家與周莊結緣,因為這位畫家,周莊與世人結緣。陳逸飛與周莊的故事,大概是周莊近代史上最為知名,也最具傳奇性,位處周莊蜆江街11號的逸飛之家大約便是這段往事最直白可見的印證。
一面磚石斑駁的院墻,將逸飛之家與質感粗重的石板路上來往不絕的游人相隔開來。穿門而入,這是一個舊時人家格局的小院,小院后的主廳,自百年前建成以來,曾經作為沈氏義莊、私塾,也曾改造為煤球廠,甚至被空置荒廢。在陳逸飛去世后,周莊人按照他曾經的夙愿,在這里辟出一片天地,方才成為了今日的逸飛之家。
主廳建筑前的這片庭院,不算開闊,卻也賞心悅目。幾株花樹錯落在庭院之中,將空間切割地恰到好處。主廳正前方,一株海棠樹孜然而立,海棠花開得正是紅火,原本幽靜的庭院也似乎也因之而添了幾分熱鬧。
陳逸飛與周莊的佳話在逸飛紀念館內被延續,同樣位于逸飛之家的周莊聲活家里,則記錄著更多人與周莊的故事——周莊聲活家是一家咖啡館,也是網絡電臺喜馬拉雅的落地直播間,講述發生在周莊的動人故事。
22歲的耿浩是周莊聲活家的現任“掌門人”,經營一家屬于自己的咖啡館和成為一名電臺DJ這兩個原本似乎并不搭界的夢想,在這里結合地宛若天成。曾經以一個游客身份來到周莊后愛上這里的他,如今開始了長期駐扎在這里的生活。他說,他最喜歡的,便是聲活家位處的這個小院。這個集合了線下On-Air的直播間,有聲咖啡館的小院,未來還要加上逸飛文化展示空間,聲音互動墻,設計師體驗店的“類藝文空間”,想想都讓人萬分期待。
莼鱸之思周莊慢生活
從蜿蜒曲折的水上棧道前往莼鱸之思,一不留神,幾乎就要走出周莊。實話來講,這處位于周莊東南角的精品酒店,乍一看去,實在是太不周莊——沒有粉墻黛瓦,沒有小橋流水,我拍下酒店后院視線可見的水上九曲長廊和全福南長橋,發到朋友圈,這幫習慣了走南闖北的朋友,竟沒有一位猜中這里是周莊。
初來這里的人,總難免好奇,為何這里有“莼鱸之思”這樣的一個聽來雖詩意卻難以理解的生僻名字。不過若你去問當地人,十有八九可以和你講出其中典故:西晉時有一位名叫張翰的文人,遠在離故鄉吳江千里之外的洛陽為官,后因懷念吳中的苑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適忘,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于是命駕而歸。
我本以為這樣的故事多有夸大成分,不過在莼鱸之思吃到應季采摘的莼菜羹和淀山湖里新捕上來的河鮮后,又對這個典故多了幾分思量。莼菜正當季,滑潤爽口,入口留香;鳊魚個頭足有好幾斤,肥大豐腴,肉質飽滿鮮美——古鎮上的飲食,不求多高貴雅致,卻始終與這片土地這片水域相連。
在酒店的露天中庭吃完晚飯,沿著小徑便是初來時的臨湖后院。一池南湖水,一跨長橋,一縷春風,還有一座湖邊小木屋。走近一看,竟是一座小小的德國啤酒坊。木質吧臺里,近2米高金屬質感的釀酒設備綿延成一片,三兩客人坐在吧臺前,邊喝著新釀的啤酒,邊隨意地聊著天。我們則選擇坐在湖邊的藤椅,就著柔軟的燈光與桌上的星點燭光,始才發現,周莊竟也可以這樣柔軟浪漫。
在這里小居一日后,初見它時的感受被徹底顛覆,我覺得這里“恰是周莊”——推門而出,小橋流水便在眼前,呆在酒店,體會古鎮的慵懶愜意的同時,還有精致的古鎮慢時光可供享受。
貞豐軒聽海棠花開的聲音
每次來到周莊,總不忘到貞豐文化街看看。這條狹長的小道上,散落著大名鼎鼎的周莊十二坊——那是周莊古鎮貞豐文化街上的12家不同手工藝的店鋪,有鐵鋪坊、竹草編、酒坊、中藥坊、捏面人、土布坊……這些曾經在水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間老手藝,在它處幾乎已經瀕臨消失,在周莊的這一小隅天地,還不知今夕何夕般地存在著。
也正是在這里徜徉,而有幸偶遇了春色中的貞豐軒。位于中市西街貞豐橋畔的它,在民國初年由浙商戴氏三兄弟選址而建,坐北朝南,共五進,每幢四進二廂房,前店有坊,下店上宅,庭院深深,可謂典型的水鄉建筑風格。因其坐落于周莊古鎮核心區貞豐文化街上,沈廳、富安橋、迷樓、澄虛道院等景點分布四周,推窗便可盡攬古韻。
不過最吸引我的,還是那大可跑馬的庭院。被兩層樓閣四面圍起而成的它,有著假山庭廊的蘇式雅致,有著木色花園吊椅的愜意浪漫,還有著一株正開到荼蘼的海棠。在周莊的春色里,并不少見花樹,卻唯獨這一株,讓人忍不住為它停留駐足。事后回想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為它位處深院之中,倚著精致小樓,安靜自持,無人打擾。
于是最美的,便是點上一壺春茶,坐在花樹下放空發呆??蜅5牟枋墙衲甑男虏?,滾水沖開,空氣里便是四溢的茶葉清香。天氣正好,幾縷柔和陽光透過海棠花樹打在身上,溫暖又舒適。微風一過,淡粉色的海棠花瓣悠悠地從枝頭飄落,在石板地面上鋪出薄薄的一層花毯。呆在這里,最強烈的感受便是,行走匆匆的古鎮一日游對于周莊而言遠不足夠,如果沒有在這樣的庭院,這樣的樹下呆過一個下午,實在有負古鎮的春光。
四季周莊夜識江南
夜游周莊,最棒的體驗,其實還當屬觀看四季周莊的表演。在周莊所見的一切關乎舊日水鄉生活的古物,在舞美華麗,聲勢浩大的實景演出中,不再是一件件冰冷的展示之物,而是被盡數還原。演出時長近一個小時,以明初江南首富沈萬三和陸麗娘優美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他們從相識相戀,走過周莊的春夏秋冬,最終結成連理的圓滿故事。這場多以周莊當地原住民本色出演的實景演出,幾乎呈現除了周莊所有可見不可見的美好面目,讓人時而驚喜,時而感動,所以若你遺憾于一次出行只遇見一個季節的周莊,觀看一場四季周莊,定會彌補你的所有遺憾。
花間堂粉墻黛瓦季香院
明亮的玻璃茶幾上,一束豐腴的水培茉莉,悠悠地將香氣隱匿在春天潮濕的空氣里;蒂凡尼藍色的沙發放置在被庭廊圍住的小小庭院之中,作為背景的斑駁門樓上,“花萼聯輝”四字依舊清晰可辨;一旁,巨大的醬色粗陶水缸中飄著幾只色彩鮮艷的太陽花,為這古舊又時興的庭院平添了幾分明媚。
這就是位于周莊中市西街貞豐橋畔的花間堂季香院一角。向來以設計與人居文化見長的花間堂,來到周莊,也不易本色,成功地為戴宅這座前店有坊、深宅大院的水鄉古建賦予新生。
所以在花間堂,不但是小院,店內的書房、紅酒吧還有處處點綴鮮花的大堂,都是休憩身心的好出去。泡一壺花茶,捧—本書,輕易便度過了一個下午。
待到夜色臨近,只見店內飼養的胖貓咪索性趴在門檻上,瞇著眼睛悠然打盹。古鎮內來往的游人漸漸散去,在花間堂偏于一隅才享得的安靜,在古鎮外也同樣可循。整座古鎮全無日光之下的匆匆,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也如同一首夜曲般緩緩蔓延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