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位旅行者的上海之行。
她是香港人,28歲,以旅行和撰稿為生,自稱是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在路上的浪蕩者。但是她心中有關于家的想象,存活在紙書里的老上海,紅磚瓦梧桐樹娘舅家的花園洋房。
終于有趟差到上海。下飛機的那晚,司機一路載著她穿越燈紅酒綠,拐進一條僻靜小路,跟她說,到了。大廳靜謐溫馨,色調亮麗的紅色、寶藍和黑色,點綴粉紅玫瑰,讓人為之驚喜。踏著豪華的旋轉樓梯上樓,抬頭能看見教堂般華麗的彩色玻璃天花板,圖案跟旁邊的6根Art Deco風格的柱子相呼應。上世紀30年代,以縱向直線條和逐層退縮的結構輪廓為標志元素的Art Deco風靡上海灘,就是現在,上海依舊是僅次于紐約的存有Art Deco建筑最多的城市。
她推開玫瑰套房的門,手里捏著前臺送的粉色玫瑰。耳邊響起《玫瑰,玫瑰,我愛你》。時光回轉到1942年,銀嗓子姚莉在當時的揚子舞廳現在的酒店大堂駐唱,把《玫瑰,玫瑰,我愛你》唱紅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這間玫瑰套房就是伊人曾住過的房間。她大愛幾乎和臥室同大小的浴室。躺在偌大的浴盆里讓人心生旖旎。據說酒店還將為客人準備特別的精油和浴鹽,讓人暢享舒適沐浴。
離開上海那天,她從酒店出發,步行逛了人民廣場、南京東路、外灘、豫園。她想,我已經到了老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