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書增等
摘 要:設計是電網安全的龍頭,設計出問題就會影響電網施工、運行和維護,影響設備和人身安全。設計應以安全為目的,從勘測、可研、初設、施工圖設計到施工、運行和檢修各階段嚴格把關。安全設計是設計人員的義務和責任。
關鍵詞:設計;電網;安全;責任;案例。
Abstract: Design is the leading network saftty, design problems will affect the power grid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equipment and personal safety. Safety design is the design personnel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Keyword: design; power grid; safety; responsibility; case
長期以來,電網企業始終把“安全第一”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建立各種安全責任制,防止人身和設備事故。去年國家發改委又發布了“十八項電網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進一步強調了保證電網安全、開展反事故活動,確保安全供電的重要性,并對“設計階段應注意的問題”給予專門強調和細化。設計為生產服務,為基建服務,為用戶服務,是電網建設和運行的基礎部門,是安全工作的龍頭,只要設計方面出問題,就會影響施工和運行,影響設備和人身安全。因此,必須做好安全設計,從源頭進行控制,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1.設計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現象
1.1業主重基建,抓運行,輕設計,認為設計是老一套,紙上談兵,每個變電站大同小異,輸電線路又是粗活、力氣活,簡單易做,忽視安全設計的重要性。
1.2設計部門不屬生產一線,工作比較抽象,工作失誤或缺陷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現和暴露出來,故安全設計的重要性一直沒有引起重視。
1.3部分設計人員責任心不強,對實際情況不清楚,安全意識淡薄,對電網工程的差異性了解不夠,抄圖和套圖,閉門造車,產生隱患。
2.各階段做好安全設計的要求
2.1從勘測入手
通過了解水文地質、氣象條件、地震烈度、洪水位、冰凍風霜等,繪制縱橫斷面,平面圖、高程圖等,為安全設計提供依據。其工作的失誤,常導致設計的不安全性,甚至是顛覆性的,故只有提供準確的基礎資料,安全設計才會成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2.1.1接受任務之后,要充分了解工作內容和目的,做好勘測計劃,不能憑想當然。按照勘測規范設點、布線,形成閉合勘測面,分析設置控制點,并嚴格實施。
2.1.2使用先進測量工具,加強責任心。按計劃到點到位到現場,決不能少測、漏測或不測,不能偷懶借用過去的勘測結果。如曾發生由于勘測人員圖省事,對一棟六層樓做地質鉆探報告時,沒有實際勘測,而是用相鄰一座樓的資料來充數,在地基開挖過程中發現實際和報告不相符,雖沒有導致事故,但早成停工和返工,教訓是深刻的。
2.1.3內業的分析計算要準確,對可疑點、遺漏部位應去現場核實,決不能在室內估算或編數據。
2.1.4對影響工程的道路交通、河流走向、風速風向等自然條件要了解清楚,如向有關部門收集氣象資料應在30年以上,洪水位資料應在50年以上,并且形成書面文件。
2.2可研階段安全設計
2.2.1是否有影響安全的顛覆性條件存在。
站址是否低于洪水位,屬于地震區、地震帶,風速風向等,對各種不利因素要如實報告,確定處理方法,不能存在僥幸心理。
2.2.2進出線通道的情況。
山區是否會出現山體滑坡,環境情況如何,是否有利安全施工、運行和維護。如某220KV集控站建設于上世紀九十年代,由于沒有收集到城市建設的相關信息,對規劃不清楚,在某一個村莊后面(村北側)選址建站,從村南側建一條進站路,約長1500M。不料在投運一年后,變電站的后面(北院墻外)新建設了一條國道,交通十分方便,但由于當時沒有征地,變電站不能從北側和東西兩側出路,致使看著寬敞的國道不能利用,給設備運輸和生活帶來很多困難。加之國道路面升高,使站內出水不利,下大雨時容易積水,給運行帶來諸多不便。
2.2.3滿足環保要求。
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設計就是不安全設計,對村莊、工礦企業、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應經過計算用數據說話。如城區變電站應和站外房屋、設施保持足夠安全距離,采用室內變電站,防止污穢和各種外力破壞,進出線使用電纜,可研階段都應充分考慮。
2.2.4超過六個月的可研報告,啟用時,應進行復核,必要時推倒重做。
2.3初設階段安全設計
初設方案的確定,將導致大量的資金投入,因此其安全設計側重于:
2.3.1協助業主做好招標工作,確定各項技術標準和安全要求,參與技術協商和談判,對安全設計負責。如10KV開關設備的布置方式,各種電氣距離應符合規程要求,對廠方提供的圖紙和技術資料要認真研讀,是否符合安規和強制性標準要求,必要時重新設計。
2.3.2嚴格設備選型,對設備容量應留有必要的發展空間,系統計算時采用的運行方式,應符合實際,不能直接套用相鄰變電站的技術參數。熱穩定和動穩定計算不合格,不得使用。
2.3.3優化線路設計,對線路沿線地勢,導線型號、分裂的根數,桿塔的加高、加寬、加重,施工的難易程度應全面考慮。如風向和線路垂直時,橫風常導致線路跳躍、振動,使線間安全距離不夠。又如水中的桿塔,如何維護、檢修等。
2.3.4總圖規劃。主變和主控室應居于中心,使配電裝置緊湊、電纜最短,減少事故機會。站內道路和設備間的凈空距離既要符合安規,又要考慮檢修實際,道路排水通暢流利。如一個220KV變電站,當變壓器運進后,車輛沒法開出來,原因是道路設計太窄,曲率半徑小,最后把院墻扒開才出去。又如一個500KV變電站,公路上的水通過進站路涵洞排水,一次大雨時間較長,水大排不及,倒灌入站內,險些造成事故。
2.4施工圖階段安全設計
施工設計涉及安全和技術最多,任務最大,是設計思路成型、形成書面文件的重要過程。
2.4.1嚴格執行“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技術標準、規程規范、電業建設安全規程,執行國家電網公司十八項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訂版),特別是對“設計階段應注意的問題”逐條落實。“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是血的教訓和總結,是安全設計必須遵守的“鐵律”,實行一票否決。
2.4.2對安全系數的確定,要綜合考慮各種不定因素,如制造誤差,劣質產品,施工誤差。把過去的經驗和教訓、施工運行中發現的問題和“四新”技術運用到設計實踐中。
2.4.3結合重大事故案例,分析產生的原因,制定防止措施。如2008年的南方抗冰保電,四川汶川的9.12大地震。又如一條110KV輸電線路,地處海拔高度在2200M的深山中,一場大雪,持續6天左右,導致倒塔斷線六基。究其原因,一是安全系數小,二是邊設計邊施工,三是走徑選擇不合理。再如一個220KV變電站的設計中,把獨立避雷針的接地和變電站主接地網連在一起,給全站防雷帶來了嚴重威脅。
2.4.4加強基本功訓練,對典型設計的理念、思路要搞清楚,對一些重要技術數據的內涵要理解,決不能模棱兩可,如對電氣距離、基礎設計、結構計算、繼電保護等按照專業進行計算和分析,設計結果應有計算說明書,為安全設計提供數據支撐。如開關和刀閘各自的電氣距離滿足規范,對地距離合乎要求,但若兩者距離太近,雖然不影響運行,但安裝、檢修維護時無法搭設腳手架,且易碰傷設備;反之若距離太遠,又增大占地面積,增加資金投入。
2.4.5把設計規范和運行規程有機結合起來,為安全施工和運行提供保障,減少二次改造和投資。如一個變電站內的操作方法應保持一致,設備配置應盡量統一,布局一致,花樣多時,容易造成操作失誤。
2.5施工階段安全設計
本階段圖紙已經定型,安全設計側重于服務,通過服務發現和分析設計缺陷,及時修正或變更。
2.5.1和業主、監理、施工單位及時溝通,聽取意見和信息反饋,對需要處理的問題及時修改,必要時停止相應工程的施工,待安全技術確認后再開工;
2.5.2重點部位必須親自到場,對控制點、基準點重點檢查。現場解決實際問題,切忌道聽途說,更不能紙上談兵。主動參與質監、過程檢驗,提高安全設計能力。如一條110KV輸電線路,其中一鐵塔基礎設計時放置于河道旁,在土方開挖時發現是一個流沙坑,設計人員現場修改設計方案,對其用混凝土澆灌填滿加固,不僅沒耽誤工期,又保證了基礎安全穩定。又如室內變電站主設備的吊芯、就位,往往是利用房屋結構做吊點,施工時通過現場落實對照,看吊點設計是否合理,需做哪些修改。
2.5.3通過對施工組織設計、重大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查,發現安全設計存在的問題。
2.6運行、檢修階段的安全設計
運行、檢修人員對設計的安全情況了解得最清楚,多聽他們的意見,對安全設計有很大的幫助。
2.6.1進行經常性的設計回訪,請他們指出設計缺陷,哪些應補充,哪些應修改,作為下一次設計的依據和參考。
2.6.2學習國網公司、省公司、本單位下發的兩措計劃、事故報告、安全檢查結果,參加相關安全例會、安全檢查,身臨其境發現不足,找出提高設計質量的切入點。
2.6.3做好技改、擴建的安全設計,新增內容要和原設備操作程序盡量保持一致。變動或增加設備時,要分析對系統的影響,確保新舊設備安全運行。
3.結尾
安全設計是確保電網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是一種責任。通過安全設計,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減少和避免人身傷害及設備損壞。安全設計又是設計人員的義務,愿通過我們的努力,促進電網安全,實現追求卓越,努力超越的宏偉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