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玉琪
(滄州市畜牧產品質量檢驗檢測站,河北滄州061000)
“三鹿奶粉事件”以后,滄州市通過強化監管,完善措施,使奶牛業逐步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目前全市奶牛養殖業已初具規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進了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的又好又快發展。為全面掌握奶牛業發展現狀,筆者對青縣、滄縣、中捷等奶業重點縣、區進行了調研,形成了以下調研報告。
截至2014年底,滄州市奶牛存欄40995頭。奶牛規模養殖場(小區)發展到23個,存欄奶牛22073頭,養殖初具規模。涌現出青縣華茂小區、肅寧天雁養殖場等眾多的典型養殖場和奶牛小區。
近幾年來,鮮奶價格有所提高,加之養殖成本平穩,相當一部分養殖戶已還清了購買奶牛貸款本息,嘗到甜頭的養殖戶紛紛擴大飼養規模,過去等待觀望的牧戶也不再猶豫,購牛需求旺盛,養奶牛,走致富路,已成為廣大群眾的共識。
全市現有規模化乳品加工企業2個。其中,小洋人生物乳業公司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日處理鮮奶能力300噸,年產值10多億元。河北鄉謠食品有限公司年產值1.5億元,為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臨港開發區積極促成鄉謠公司與北京同德同益投資咨詢有限公司進行合作,聘請濰坊三鹿原班管理團隊對原公司管理層進行了重組;還為企業協調貸款3000萬元,新上乳品生產線一條,日處理鮮奶能力由原來的200噸,提高到400噸。
一些養殖場、小區業主外出購牛,由于信息不靈,購牛把關不嚴,經常出現價格偏高,質量偏低,坑害農戶的現象。現在全市奶牛質量整體水平不高,大部分奶牛平均日產鮮奶在20~25千克,有的奶牛日產鮮奶不足15千克。
大部分農戶沒有很好地掌握養奶牛的知識和技能,飼料搭配不當,牛棚衛生條件差,無保健措施,這種現狀直接影響了奶牛的成本和產奶量,最終減少了養殖戶的經濟收入。
由于玉米價格和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使得養殖成本有所增加。
一是支持現有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增強輻射帶動能力。幫助小洋人集團盡快啟動奶粉加工和高端奶生產項目,擴大加工能力和帶動能力,盡快將小洋人乳品打造成全國知名品牌;幫助鄉謠食品有限公司加快集團化、集約化進程,整合加工資源,提升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二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強化乳品企業內部管理,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和質量標準,樹立創新意識、質量意識和品牌意識,盡快實現產業升級,提高市場競爭力。三是積極搞好行業整頓。提高乳制品企業誠實守信、依法經營、履行社會責任的自覺性,督促企業履行收奶合同,嚴禁拖欠奶款,杜絕隨意拒收鮮奶行為,增強社會責任。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或整改后仍達不到驗收條件的乳品加工企業依法關閉;堅決取締非法乳品生產企業。
安排奶業發展和整治專項資金,對奶業發展整治關鍵環節、關鍵部位予以適當補貼,重點對奶牛小區(場)建設、糞污處理、凍精使用等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和擠奶設備、青貯設備、全混合日糧機、牧草收割機等進行補貼。金融機構要把奶業作為扶持的重點,增加授信額度,降低貸款門檻,大力推廣小額信用貸款和農戶聯保貸款等信貸形式,解決奶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國土資源部門要將奶牛小區(場)建設用地納入鄉鎮土地利用規劃,按照農業用地對待;物價、公安交通、環保、水務、電力等部門也要對奶業發展予以傾斜。
一是充分發揮職能,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奶牛合作社為重點突破口,積極鼓勵、支持、引導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加快發展。二是進一步加強人員培訓,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充分發揮電視、廣播、報紙、雜志等新聞媒體的作用,利用板報、墻報、公開欄、宣傳欄等工具,通過科技下鄉活動,向農民宣傳普及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知識、原則,增強農民的合作意識,使更多的農民了解、支持、參加合作經濟組織。通過舉辦培訓班、專家講課、組織人員到先進地區學習等形式,進行合作知識、市場營銷、經營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培訓,培養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的農村能人,鼓勵、引導和扶持他們領辦創辦各類農村合作經濟組織。三是注意總結經驗,推動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快速向前發展。重點奶牛養殖縣市每年要重點培養3~4個示范點,培養一個,規范一個,總結他們的經驗,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用典型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要樹立一批章程規范、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利益聯結緊密、發揮作用好的合作經濟組織典型,大張旗鼓地進行表彰和宣傳,引導其他合作經濟組織逐步走向規范化、制度化,推動新型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