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美
(濰坊市奎文區環境監測站 山東 濰坊 261041)
生態文明創新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模式
于淑美
(濰坊市奎文區環境監測站山東濰坊261041)
生態文明環境的建設,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進而可以較好的提高人們生活環境的質量。本文主要介紹了生態文明的內容、我國環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環境工程和科技需要遵守的原則、環境工程與科技的發展方向和生態文明發展的對策。希望我國能夠建設成綠色的生態環境系統,促進我國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環境治理;環境工程
建設完善的生態環境系統,有利于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同時,有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環境質量。但是在目前的環境發展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影響著環境的質量,進而影響生態環境的建設,極其不符合科學的發展觀。因此,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保證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較大程度的改善人類的生活環境。
生態文明建設包含了環保意識的發展、環境可持續發展和合理的制度三個方面。生態文明的建設應該從根本上出發,遵循人與自然之間的互利共生原則[1]。在生態環境的建設中,需要協調內部的管理關系,同時要根據不同地域的不同差距進行合理化的規劃。在進行生態環境的建設時,要著重解決具體的環境問題,重視理論的發展要和實際的操作相結合,以便建設出整體的、系統性強和生態平衡的環境體系,進而才能促進環境的可持續發展[2]。
我國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推進環境工程的發展,同時在積極的發展科技,以便建設出良好的生態文明環境,在許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進展,但是與先進的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諸多的差距。我國目前的生態環境在建設中已經有很大程度的改觀,但是遺留下的環境問題遲遲未得到解決,重金屬、持久污染的有機物和大氣污染等污染現象一直危害著人們的生活環境,同時,大氣污染的加強,水環境的污染等導致我國的生態環境一直未得到完善的建設,因此,加強對環境工程和科技發展的重視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3.1遵循戰略發展的原則
在生態環境的創新發展中,應該密切注意科技的創新,同時要符合我國經濟的發展動態,在進行環境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關注全局的生態發展問題,把生態環境的建設列入到全局發展的戰略目標中,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全面發展。
3.2遵循系統性發展和自主性原則
在生態環境的建設發展中,需要注意影響環境因素的多樣性,制定不同針對性的技術方案,必須以科技創新為主導思想,同時要建立系統性的發展體系,才有利于生態環境的建設。另外,在進行生態環境的建設時,要遵循自主的原則,對技術進行創新,建立自主發展的創新體制,才能夠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的環境問題。
3.3遵循針對性和協同性的原則
在進行生態環境的發展建設中,要遵循針對性的原則,需要根據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環境狀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方案,首先制定急需解決的環境問題治理方案,然后依次逐步的進行治理,才能使方案保證合理性。同時需要遵循協同性的原則,要保證生產、流通和資源分配等協同進行,才可以保證生態環境治理方案的合理性,進而,可以有效的保證環境問題能夠合理的得到治理[3]。
在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中,需要科技的發展來進行有力的支持。科技的發展需要針對急需解決的環境問題進行治理。首先科技的發展方向是全球環境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問題;然后需要解決全球的氣候變化問題,氣候變化失常、水資源短缺和海平面上升等氣候問題是科技以后努力發展的方向;進而科技發展的方向應該是環境的污染治理,由于環境污染已經成為制約生態環境建設的主要因素,因此,應該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最后科技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綠色環境和污染風險控制方面,建設綠色生態環境是人類一直的發展目標,而對污染風險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對污染因素進行預防和治理,是發展生態環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加強綠色產業的建設和對污染風險的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4]。
5.1加強政府進行生態建設的主體地位
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建立完善的生態文明建設體系可以較好的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同時可以較好的促進環境的發展。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政府占有主體的地位,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保障,政府的政策指導和科學方案的制定,可以有效的促進生態文明的建設。因此,政府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應該建立完善的體系,加強生態建設的制定、實施和監測等手段,在完善的體制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的領導和監督作用,積極的協調各個部門進行生態建設,另外組建專業的技術團隊對生態進行規劃和監督,以便鍍金生態文明建設的發展。同時,政府需要把生態文明建設的責任落實到每個相關的部門,要全面保證生態建設的順利實施,進而可以保證我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5.2完善生態建設管理機制
5.2.1加強生態建設的投資和融資建設
在生態建設的過程中,政府應該加強生態建設的投資和融資建設,如此才能使生態建設有合理的資金保障。在投資和融資方面,政府可以鼓勵和引進生態環境公益基金和民營資本進行生態建設項目投資,放寬生態建設項目的限制條件,還可以引進外資的加入,鼓勵外資進行科技和環境的投資。同時,政府可以引進先進的生態規劃思想和先進的技術來支持生態建設的發展,只有全面的進行努力,才可以有效的保證生態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5.2.2加強項目管理
在生態規劃的建設中,需要分為諸多較小的項目進行建設,加強對諸多項目的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證生態建設的順利進行。在加強生態項目的管理中,應該加強對竣工的質量驗收、項目實施的效益和整體效益的評估等。通過對各個項目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對生態建設進行分階段的監控,可以較好的促進生態建設的發展進程,進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生態項目建設的質量。
5.2.3加強部門間協調管理
在生態建設的進程中,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發展,這需要政府進行協調管理,加強各個部門的合作交流,要使整個生態規劃符合發展的要求,同時能夠對出現問題進行有效的預防,政府加強協調管理,可以有效的推進生態環境的發展建設,同時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的順利進行,進而可以有效的保證生態環境的順利發展建設。
5.3加強科技的發展創新
在進行生態建設時,要充分加強科技的發展,同時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體系,對生態環境的各種信息加以收集和整理,選擇出有應用價值的信息融入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同時,在進行生態建設時,需要進一步加強科技的投入,加強人才的建設,進而,可以有效的保證生態環境的發展。另外,在生態文明的建設中,需要建立環境的評估體系,加強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對生態建設的環境進行全過程的監控和預測,進而可以保證生態建設的順利進行[5]。
在生態文明環境的建設中,可持續發展的環境條件可以較大程度的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希望通過本文對生態環境的建設、科技的發展和環境工程之間的相關介紹,可以讓環保部門加深對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視程度,可以運用科學的方法來建設成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1]趙明.新科技時代視域下我國生態文明發展淺析[J].科技視界,2014,07(25):339~341.
[2]李永勝.論工程生態觀及其作用[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4(29):129~135.
[3]左靜.中國特色發展道路的新創舉——建設美麗中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17):21~26.
[4]牛慶燕.全球化視野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路徑思考[J].中州學刊,2013,04(24):104~108.
[5]陳紅喜,劉東,袁瑜.生態文明視域下政府環境管理制度創新研究——基于推動科技創新視角[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05(20):89~93.
X-1
A
1673-0038(2015)19-0143-02
201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