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以榮 江蘇新陽建設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施工技術
□ 章以榮江蘇新陽建設有限公司
建筑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隨著房屋建筑實踐的發展而發展,在防止建筑施工裂縫危害、提高建筑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優化房屋建筑整體施工工藝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環節,現階段尚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對施工要點進行梳理總結。本文從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的類型及作用入手,著重探究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具體應用程序,最后歸納該施工技術的相關要點。
建筑施工;后澆帶;流程;要點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需要嚴格參照相應的施工方案、技術規范及標準圖集,以充分發揮其在防滲,強固等方面的功效。在建筑施工中采用后澆帶施工技術時,要對后澆帶設置的具體條件進行分析,確定出后澆帶的間距及寬度,使建筑物的主樓及裙房互相獨立,以此提高混凝土的澆筑質量[1]。
(一)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技術的類型及其設置形式
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主要有沉降后澆帶、收縮后澆帶、溫度后澆帶等三種類型,其中,沉降后澆帶在預防及減小建筑物不均勻沉降方面較為有效,主要應用范圍是建筑物高層與建筑物裙房的連接施工;收縮后澆帶在應對建筑混凝土收縮變形環節作用顯著;溫度后澆帶的目的在于分散建筑施工環境溫度應力,以避免建筑施工中產生溫度應力裂縫。
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接縫設置形式應結合施工環節及建筑主體結構荷載來確定,較為常用的幾類接縫設置形式有X形縫、平直縫、凸凹縫等。在具體設置形式的選擇及使用上,一方面應嚴格按照施工設計圖紙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結合建筑物墻板厚度,如其厚度不超過30cm,可選擇設置平直縫;如其厚度在30-60cm間,可設置X形縫;如厚度超過60cm,一般設置凸凹縫。在后澆帶鋼筋搭接及鋼筋設置上,可以采用鋼筋斷開、鋼筋貫通、增設附加筋等多種方式。在建筑后澆帶施工預留縫的選取及寬度設置上,較常采用的寬度數值范圍為80-120 cm,結合施工實際可以將寬度數值適度擴大。
(二)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應用價值
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首先,后澆帶施工技術通過將建筑主體和建筑裙房加以分割,可以在部分建筑沉降量完成后,再澆灌建筑混凝土連接部位,從而能夠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差,在應對及解決建筑鋼筋砼收縮變形方面也能起到最佳效果。其次,建筑混凝土在開展澆筑施工時,受混凝土內部溫差及施工現場環境溫度的影響,極易導致混凝土產生溫度應力,進而導致建筑墻體裂縫產生。后澆帶施工技術通過對混凝土澆筑時間進行控制,可以將混凝土溫差反應降至最低,提高建筑施工混凝土的抗拉強度。
(一)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規范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施工前應對施工材料的質量進行控制,并明確相應的施工技術規范。在后澆帶施工混凝土材料的拌制及配比上,要確?;炷恋呐蛎浡蔬_到設計標準,在混凝土的坍落度上,應高出普通建筑混凝土約12%,在混凝土水分的控制上,為使水灰比趨于穩定,應對添加的水量進行縮減,適當采用減水劑。在混凝土骨料選取及配制上,可以采用骨料間斷級配法,以提高混凝土的干縮率及膨脹率[2]。
建筑后澆縫在設置形式上可以選擇階梯縫及平直縫,一般而言,在建筑后澆帶施工中以平直縫為多,在平直縫上應采取止水措施。在建筑后澆縫的間距上,按照相應的施工規范,應保持在10-40m,縫寬長度的區間為700-1000mm。在對建筑主體澆灌結束后,在進行后澆縫的澆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在澆灌溫度的控制上,應使建筑主體澆灌溫度和建筑后澆縫澆灌溫度趨于一致。在建筑后澆帶澆灌施工原料上,其水泥品種、水泥標號、水泥強度要和建筑主體澆灌材料相同,在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拌合比例、養護要求等要素的控制上,要進行必要的試驗驗證。
(二)建筑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實施流程
在建筑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前,要制定澆筑計劃,合理確定澆筑的厚度大小,以避免澆筑厚度不科學而致使建筑鋼絲網板荷載不均,最終影響澆筑質量。如建筑鋼筋出現銹蝕現象,要及時進行清理。在澆筑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施工技術規范進行操作,對澆筑區域進行專人監管。澆筑施工的時間要在30-40d內完成,在添加劑的添加及選擇上,要在通過相關試驗驗證后再行添加。在澆筑施工完成后,要在混凝土充分凝固,達到強度要求后,再進行模板的拆除施工,在進行模板拆除施工時,要遵循拆除施工流程,進行逐層拆卸。模板拆除后,要及時對澆筑施工縫進行清洗及養護,使其保持濕潤狀態。在建筑后澆帶施工縫的處理上,要在混凝土達到初凝要求后,對混凝土表面進行沖洗,去除其外表的雜質及浮漿,在將施工模板移除后,對建筑后澆縫的表面要進行人工鑿毛處理,如需要填補施工縫,要采用成分與混凝土砂漿相同的材料,以提高砂漿材料的匹配度[3]。
在建筑施工后澆帶施工技術的質量控制上,要注重做好以下幾點:首先,在后澆帶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上,應對混凝土的外加劑及膨脹劑的品種,用量進行檢驗,在用量的誤差上,要控制在2-3%之間。其次,在建筑施工后澆帶混凝土拌制、澆筑、振搗等環節要進行專人監督,確保各個環節的施工質量,以免引起施工縫隙。在建筑施工后澆帶的鋼筋網架的設置上要對其接觸面、架設結構加以科學設計。第三,做好后澆帶澆筑施工前、中、后的施工管理。如在澆筑施工前,要設置專人負責對鋼筋進行除銹施工,對澆筑接縫進行鑿毛處理,并對澆筑施工范圍內的施工環境進行清理。在澆筑施工中,要嚴格參照澆筑施工圖紙進行操作,并提高振搗及密實質量。在澆筑施工后,要進行后澆帶的養護管理,養護時間為7-14d,并及時開展抗滲實驗。
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技術規范及施工要求上標準較為嚴苛,應注重對澆筑施工進行全程質量監管。在選擇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類型時,要根據建筑施工的具體要求加以確定,并對施工的具體流程及標準加以規范,以此保障建筑后澆帶施工能夠真正發揮其在提高建筑施工質量方面的作用和價值。
[1] 房哲,傘國濤.建筑后澆帶施工技術及施工注意事項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18):276
[2] 白竣竹.建筑施工中后澆帶的功能作用與施工技術分析[J].科技資訊,2011,(29):78.
[3] 王郁嵐.關于建筑施工后澆帶及應注意的事項[J].現代物業,2011,(7):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