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斌
(北京生泰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北京102600)
引發仔豬腹瀉的原因更多的與飼養管理因素有關。盡管有不少病例繼發或合并感染了腹瀉性疾病,但他們的原始起因與飼養管理不到位有著密切的關系,下面我們把調查的結果匯總如下:
仔豬表現為初生體重輕、體質瘦弱,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差。主要是由于母豬妊娠期的飼養管理失誤引發。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地區仍然沿用古老落后的飼養方法,妊娠期不給母豬提供全價飼料,而是使用草粉、泔水、豆腐渣、玉米粉、麩皮或其他單一的農副產品,造成仔豬因缺乏營養發育不良。我們對184 窩妊娠期不喂全價料的母豬所分娩的1767 頭仔豬進行了跟蹤:平均窩仔數9.6 頭,初生體重平均873 克(同窩大小參差不齊常見),25日齡平均體重4182 克,56日齡平均體重14547 克,期間有1538 頭發生了腹瀉占87%,腹瀉導致492 頭仔豬死亡占32%。同時我們也對200 頭使用全價配合飼料的母豬分娩的2320 頭仔豬進行了跟蹤:平均窩仔數11.6,出生體重平均1436 克(同窩大小均勻),25日齡平均體重6897 克,56日齡平均體重19562 克,期間有74 頭發生了腹瀉占3.19%,腹瀉豬沒有發生死亡。
不少豬場沒有仔豬專用的飲水設備,而是與母豬共同使用同一個自動飲水器。由于高度、水嘴力度的差異使得仔豬無法獲得充足的飲水。口渴的仔豬會尋找尿或臟水喝,這樣就容易引起腹瀉。另外缺水也會影響仔豬的胃腸發育,消化吸收功能差的仔豬也容易出現腹瀉。我們調查跟蹤了使用相同飼料品種的138 窩仔豬,其中67個不使用仔豬專用飲水器的臨產母豬:分娩仔豬763 頭,哺乳期內有32 頭仔豬拉稀占4.19%,保育期內有64 頭仔豬拉稀占8.39%。另外71 窩使用仔豬專用無壓杯式飲水器:分娩仔豬824頭,哺乳期內有6 頭拉稀占0.07%,保育期內有11 頭拉稀占1.33%。使用仔豬專用飲水器的目的是給仔豬提供充足、清潔、無異味的飲水。沒有安裝無壓杯式飲水器的豬場,可以考慮使用廣口器皿給仔豬補水,但要經常更換刷拭,防止飲水污染。
隨著仔豬生長發育,母豬乳汁提供的營養,越來越無法滿足仔豬的需要。所以教槽補料在仔豬的飼養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不少飼養者在仔豬要斷奶的前一周才開食補料,錯過了仔豬腸絨毛膜發育的重要時期。相關資料報道:仔豬出生后21 天內是仔豬腸絨毛膜發育的重要時期,絨毛膜的發育對腸內環境、營養物質有著嚴格的要求,而這些都是單一的母乳無法滿足的。所以我們必須讓仔豬在出生3~5 天內接觸到飼料,力爭7 天內教槽成功。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必須給仔豬提供適口性好、營養豐富的教槽料。雖然產后21 天內,母豬的泌乳量呈上升趨勢,但對大多數的仔豬來說這樣的營養濃度和營養環境遠遠不能滿足需要,尤其是維生素A、B,和礦物質、微量元素的缺乏必須通過外來飼料補充。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如果仔豬從出生到斷奶能夠累計采食600 克營養豐富的全價飼料,基本不會出現斷奶應激引起的腹瀉。要在較短的哺乳期達到600 克的累計采食量也不是容易的事,對教槽料的誘食性、適口性、營養性都有很高的要求。我們建議教槽初期選用奶香型、甜香型膨化全價顆粒料,這樣更有利于誘食,容易教槽成功,由于教槽初期仔豬有充足的母乳提供營養,所以不必過多考慮飼料蛋白含量。
目前飼料行業遵行的標準并不統一,原因是不同的豬種有著不同的培育環境和選育標準。目前飼料行業沿用的有美國NRC、英國ARC 以及我國的國標,還有根據養殖環境和原料特點制定的企業標準。引進品種對營養的要求相對比國內品種高,所以使用按照美國NRC 和英國ARC 制造的教槽料飼喂國內豬種,有時會引起消化不良,出現仔豬拉稀。當然即使選用相適應的標準,如果混合攪拌不均勻、不充分也會出現因為局部飼料營養濃度過高導致腹瀉。
引起仔豬腹瀉的飼養原因還有很多,如:妊娠期不限飼,導致母豬過肥,乳汁質量低下;母豬缺乏營養體質過瘦,導致泌乳不良;突然變換飼料品種,影響乳汁質量穩定;飼料發霉變質,霉菌毒素毒害仔豬;母豬患病,有害代謝產物通過乳汁影響仔豬;傳染病、營養病、代謝病、寄生蟲病等,都會對仔豬飼養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他們都與飼養管理不到位有著很密切的關系。所以只有從科學嚴謹的飼養制度、管理制度入手,才是減少仔豬發生腹瀉和其他疾病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