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乾成
(南靖縣林業局(船場林業站))
相思樹育苗造林的幾點建議
林乾成
(南靖縣林業局(船場林業站))
相思樹的生長速度較快,耐干旱較強,因此通常被用于荒山造林、水土保持及沿海防護林。想要種植相思樹林,必須要綜合考慮實際氣候條件、地質土壤等情況,然后認真挑選樹種、控制林木間隙、加強土壤管理等,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夠提高林木的集約性,使林木發揮應有的防護效果。本文主要分析了相思樹的特征,就其育苗技術、種植技術、造林技術及撫育管理等展開深入探討,為相關育苗造林的人員提供參考。
相思樹;育苗技術;造林技術;撫育管理
相思樹屬于常綠喬木,我國通常稱為臺灣柳,該苗木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在我國臺灣、福建及廣東等地區也較為常見。相思樹具有保持水土、遮擋陽光、保護環境等功能,因此通常種植在學校、庭院、公園、湖畔等場地。除了上述園林價值外,相思樹還具有可觀的使用價值,例如相思樹的樹干材質堅硬,可以用于制作農具、枕木、車輪等;由于其燃燒時間較長,因而可以用作薪材,也被稱為相思炭;由于其樹皮含有單寧、花朵含有芳香油,所以可以被用于調制香料。總之,大面積種植相思樹對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保護環境等有著重要作用,下面就相思樹的育苗造林技術進行深入探討。
相思樹是常綠喬木,高6~15m,樹冠呈圓形,樹枝為灰色或褐色,樹枝纖細,具有良好的耐寒性、耐熱性及抗風險,其生長需要強光,適宜溫度約24~30℃。相思樹的花期較長,能夠從三四月持續到十月,花朵為金黃色,較為好看。相思樹的根部細長,能夠緊緊地抓住土壤、減少水分蒸發,因而能夠保持水土,能夠抵擋住旱災、洪災及強風氣候。相思樹的根部長有根瘤菌,而根瘤菌能夠吸收空氣中的氮并轉化為植物能夠吸收的養分,從而有效改變貧脊土地缺氮的狀況。由于相思樹具有自我保護機制,為了減少水分的蒸發,其生長過程中真葉會逐漸退化為假葉,相思樹一般為野生或栽培,下面就詳細介紹其育苗技術、造林技術及撫育管理措施。
2.1種源選擇
相思樹的分布范圍較廣,例如臺灣、福建、云南、菲律賓、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地。相思樹的種類較多,例如大葉相思、厚莢相思、紋莢相思、夾竹桃相思、灰木相思等等。種源不同,其生長狀況、用途及對生長環境的要求也各不相同。例如澳大利亞種源主要適合用材造林,印尼種源主要適合培育灌木林等等,在相思樹育苗造林時,需要盡量選擇能夠適應我國福建生長環境的、經國內引種馴化的優良種源,培育人員可以從質量可靠、信譽較高的種子園購買樹種。
2.2種子貯藏
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相思樹一般多采用有性繁殖的方式進行繁殖。相思樹種子的儲存時期較長,其表層有一層保護能力較強的蠟質,即使種子儲存了40年,其一旦種植還能夠正常發芽,據歷史資料顯示,目前相思樹種子儲存的最長時期是68年。雖然相思樹種子的壽命較長,但是其順利發芽卻難度較高。要想保證相思樹種子順利發芽,必須要對其進行特殊處理。首先,需要將相思樹種子浸泡在90℃高溫的水中,水的用量是種子用量的兩倍,待水冷卻之后,再將種子浸泡到冷水中,浸泡時間為8h,浸泡完畢之后,將種子撈出來放到竹篩中,然后用紗布覆蓋在其表面,這樣能夠確保種子透氣透水。如果氣候溫度合適,那么相思種子一般浸泡3h后便可發芽。如果將相思樹種子密封貯藏在容器里,那么在20℃左右室溫的環境中,即便存儲三五年,相思樹的發芽率基本不受影響,甚至高達到75%;如果將相思樹種子儲藏在冰箱或冷庫中,那么必須要控制好其溫度,一般為4℃、5℃最佳。在儲藏相思樹種子時,為了避免蟲害對種子造成的損失,需要在貯藏前噴灑殺蟲粉,這樣能夠有效保障種子正常發芽。
2.3播種
相思樹的最佳播種時期為二月份或十月份,在挑選種植地點時,種植人員要盡可能挑選那些水源豐富、地勢平坦的地區。容器苗的常用培育方法有兩種:點播法與移苗法。前者是將經過冷水浸泡的種子控干水分后放到布袋里,三四天后種子露白后便可進行點播,在點播前后需要對其進行淋水處理,然后在苗床上敷設一層塑料薄膜,一般只需五天種子便可以發育為幼苗。后者是一般選擇干凈的細沙作為催芽苗床,然后對苗床進行灑水養護,這樣能夠使苗床保持一定的濕度。在苗床上進行播種時,播種量需要控制在100~130g/m2,均勻播種后,將細沙與火燒土混合起來,將混合土沙均勻地撒到苗床上,通常情況下,種子只需5~7h便能夠順利發芽。當幼苗長到約五厘米左右的時候,培育人員可以將幼苗移到營養袋內。需要注意的是,在移苗后需要在其上方覆蓋遮陽網,早晚定期澆水,待其茁壯成長后便可以拆除遮陽網。培培育相思樹種子的營養土配合比如下:50%黃心土、35%火燒土、10%有機肥、5%鈣鎂磷肥或過磷酸鈣,先將營養土均勻拌和,然后將其碾壓為粉末,過篩之后將其放入營養袋中備用。
2.4施肥及病蟲害防治
當相思樹幼苗進入生長期后,需要每周用漚熟的復合肥進行施肥。如果是十月份播種,幼苗在嚴寒的氣候中很難茁壯成長,因此需要采取保溫措施,例如覆蓋塑料薄膜、施加硼肥或鉀肥,在苗木上山前10h,培育人員需要減少澆水、停止施肥。其次,在苗木的生長過程中,病蟲害極易發生,這就會威脅到苗木的健康成長,所以必須要做好蟲害的防治工作。當苗長約5cm高時,可以噴灑適用的藥劑(粉銹寧1000~1500倍液(20%)),通常以20d為一周期;當苗木長到15cm且地徑約0.4cm,可以適量地噴施殺蟲殺菌劑(例如敵百蟲700倍液、甲基托布津600倍液等),這樣能夠有效提高苗木的抗病蟲害能力;如果幼林染上白粉病,那么可以噴灑敵百蟲800~1000倍液與粉銹寧1200倍液的混合液,噴灑周期為半個月。另外,相思樹在成長過程中極有可能出現枯梢、流膠等情況,這就是遭受蟲害的侵害,培育人員可以噴灑50%的甲胺磷200倍液加以整治。
3.1造林地的選擇
在育苗造林的時候,培育人員需要以因地制宜為原則,根據相思樹的生長習性等特征來挑選種植區域,從上文分析可知,相思樹極易種植,因而適合其生長的林地較多,福建漳州的氣候環境、地質土壤等都適合相思樹的成長,培育人員需要盡量挑選陽光充足、水源豐富、土質疏松的林地。
3.2整地工作
種植人員需要在正式育苗造林前做好準備工作,在造林的前一年冬季,需要做好整地工作,這樣可以加速土壤風化,消滅土壤中的部分害蟲病菌,暴露土壤的養分。除了整地工作外,還需要提前一年做好林地的清理工作。如果是在山地種植相思樹,那么需要挖掘樹穴(70cm×40cm×35cm)或者使用水平帶狀整地的方法(寬50cm、深40cm)。等到春季再將有機質表土填入樹穴之中。需要提前十天施肥,每個樹穴施加100g的復合肥或500g的磷肥,肥料與有機質表土必須要均勻拌和。
3.3栽植
栽植時,株與株之間常采用的行距包括2m×3隊3m×3m幾種,具體設計應結合實際情況而定。如果立地條件較差河適當增加密度若立地條件良好河適當疏些。造林季節以3、4月份為佳最晚不得超過6月厭氣盡量選擇微雨或雨后陰天。
宜在小雨或雨后濕潤的陰天栽植。并將容器苗澆濕,小心將薄膜撕掉,放直,壓實。
3.4白螞蟻防治
在相思樹幼林期,相思樹幼苗的根莖較小且極為幼嫩,因此比較容易遭受白螞蟻的侵害,從而導致苗木死亡。目前通常使用滅蟻靈誘餌劑進行白螞蟻防治,具體措施如下:由于白螞蟻活動期一般為每年4~11月,因此培育人員需要在該段時期進行人工防治,5月份與10月份則是進行投藥防治的最佳時期;其次,一般在投藥之后的5~6d,藥品會產生應有的作用,白螞蟻會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大量死亡,只需一個月便可全部死亡;另外,藥品的投放間距與數量也有著明確規定:每畝不少于20小袋、點行距為4.5m×6.5m,對于蟻害嚴重的地區,每畝投放二十幾小袋,間距為4.5m×5m或5m×5m;在投藥時,需要先挖平地小坑(深5~ 10cm、長15cm、寬15cm),然后將坑內的浮土清理干凈,將整袋藥品平放于坑,先后覆蓋枯草落葉、泥土或石塊,這樣能夠避免藥包位置發生移動。
3.5撫育管理
栽植相思樹兩個月后,種植人員必須要及時做好除草工作,特別是在春季,雜草的生長速度較快,為了不影響相思樹的正常生長,必須要及時除草;五六月份,需要施撒尿素;秋季則需要定期除草、松土、施加復合肥。此外,追肥直接影響到造林的成敗,種植人員需要在第二年的4~7月份適時進行撫育,這樣能夠提高相思樹育苗造林的成功率。
綜上所述,相思樹的園林價值及使用價值較高,因而其用途較為廣泛,例如制造家具、保持水土、綠化環境等等。要想做好相思樹的育苗造林工作,就必須要準確把握相思樹的生長習性,熟練掌握相思樹的育苗技術、造林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相思樹的茁壯成長。
[1]張志芬.相思樹樹種植與綜合利用的初步探討[J].西南造紙,2001(5):10~12.
[2]聶勛載.相思樹管理與綜合利用研究的思考和實踐[J].湖北工學院學報,2014(3):58~59.
[3]林錦森,陳真泉.臺灣相思樹特征特性及育苗造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4(23):211~212.
[4]陳明深.淺談相思樹育苗造林之我見[J].科技創業家,2015(16):44~45.
S792.99
A
1673-0038(2015)18-0141-02
201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