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2015年3月3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2100多位政協委員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積極建言獻策,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匯聚力量。
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代表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向大會報告工作。
俞正聲從8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年人民政協的工作。他說,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協事業創新發展的重要一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堅強領導下,政協全國委員會及其常委會深入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戰略部署,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廣泛團結參加人民政協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旗幟,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改革發展履行職能,推進政協協商民主發揮優勢,強化履職能力建設提高實效,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新貢獻。
俞正聲指出,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人民政協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履行職能,做到協商民主有新加強,民主監督有新舉措,制度建設有新進展,增進團結有新作為,履職能力有新提高,進一步把人民政協事業推向前進。
俞正聲強調,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就發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出戰略部署,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人民政協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要求,堅持改革創新,加強制度建設,提升履職能力,更好發揮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受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全國政協副主席齊續春向大會報告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的提案工作情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以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聚焦改革發展和依法治國中的重大問題,積極通過提案履行職能。一年來,共提交提案6101件,其中,大會提案5875件,平時提案226件。經審查,立案5052件,其中,委員提案4663件,各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政協各專門委員會等提出集體提案389件。總體看,提案內容豐富、重點突出,問題導向鮮明、針對性強,體現了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的高度責任感、使命感。截至2015年2月20日,已辦復提案5046件,辦復率為99.8%。
3月13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在人民大會堂閉幕。會議號召,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萬眾一心,開拓奮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關于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于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政治決議。
俞正聲在講話時說,會議期間,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出席大會開幕會和閉幕會,深入小組與政協委員共商國是,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廣大政協委員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重大問題和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深入協商議政,積極建言獻策,充分體現了政協委員為國為民、盡職盡責的不懈追求,有效發揮了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的重要作用,生動展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色和優勢。
俞正聲指出,中國共產黨帶領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正行進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中,我們正在親身參與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必須認清使命,勇于擔當。我們要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用共同奮斗目標、共同歷史命運和共同文化傳承,廣泛凝聚改革共識、發展共識、法治共識、反腐敗共識和價值觀共識,不斷夯實共同團結奮斗的思想政治基礎,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匯聚起強大正能量。要始終秉持群眾觀念和為民情懷,遠離官僚作風、浮華心態,更加深入地聯系和服務群眾、虛心接受群眾監督;始終守持道德準則和廉潔自律,杜絕奢靡享樂和謀取私利,更加模范地遵守憲法法律、政協章程和制度規范;始終保持務實進取和勤勉敬業,反對耽于安逸、隨波逐流和懈怠無為,更加有效地提升履職能力、增強工作實效;始終堅持民主協商和理性包容,力戒虛言妄語、極端偏激,更加切實地運用好政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真正做到言必真、策必實、行必正,做到于國有利、于民有濟、于己有為,無愧政協委員的光榮稱號。
責任編輯:王 丹
相關鏈接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獻策
圍繞經濟體制改革核心問題,召開“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從探索基本經濟制度有效實現形式、完善現代市場體系、轉變政府職能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抓住法治中國建設這一重大改革課題,召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和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專題座談會,就支持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完善行政執法體制等獻計獻策。圍繞文化體制機制創新召開專題協商會,對統籌文化設施與內容配套建設、處理好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關系等提出意見建議。選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重要問題,圍繞建立國家層面生態補償機制、重點區域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東北黑土地保護、沿海灘涂開發與保護等開展調研座談。召開人口資源環境態勢分析會,提出政策建議,為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中國發揮積極作用。
積極推進政協工作創新
制定政協委員聯系辦法,健全委員聯絡機構,通過開展多種形式聯誼活動,廣交深交各界朋友。建立完善全國政協領導同志赴地方調研時與當地全國政協委員見面座談制度,京外視察調研活動更多吸收駐在地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推進與委員聯系交流多樣化、機制化、經常化。堅持主席辦公會議研究審議視察調研計劃和重要報告制度,完善調研和協商議題遴選機制。強化政協信息的黨派特色、界別特色,加強對前瞻性意見和預警性情況的反映,更好發揮民意匯集和決策參考作用。深入開展提案辦理協商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加強提案督辦。做好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文史資料征集出版工作,銘記歷史、燭照未來。加大政協履職成果宣傳力度,鞏固壯大思想輿論陣地。加強理論研究,推進智庫建設,努力研究和回答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
拓展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廣度和深度
本屆政協首次將黨風廉政建設列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議題,圍繞《安全生產法》修訂開展協商討論,積極提出意見和建議。選取“核電和清潔能源發展”“發展特高壓輸電,優化電力布局”等重要而又認識不盡一致的問題開展調研議政。圍繞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筑工人工傷維權等問題,聯合相關部門針對關鍵環節深入開展調研,從法律和制度層面提出對策建議。積極開展黨政領導與政協委員互動交流,在政協全體會議和常委會議等協商活動中,委員們踴躍發言,領導同志坦誠回應,弘揚了民主精神,踐行了協商理念,增強了議政效果。
廣泛凝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能量
堅持大團結大聯合,扎實做好團結各界、凝聚人心的工作,不斷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積極開展政協專委會與民主黨派聯合調研。鼓勵少數民族界、宗教界政協委員加強同少數民族群眾和信教群眾聯系,推進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精準扶貧,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開展依法加強宗教事務管理等調研,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進一步探索發揮港澳委員雙重積極作用的有效方式,為深化內地與港澳交流合作貢獻才智。全面貫徹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繼續開展與臺灣有關黨派團體、民意代表交流溝通為團結島內基層民眾、青少年多做工作。加強與海外僑胞及社團聯系,積極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務實開展對外交往,積極開展人文交流和公共外交,加強對國際形勢的分析研判,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努力為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責任編輯:張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