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紅波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引導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社會管理的基礎作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也提出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的改革要求。社會組織是社會建設的重要主體和依托,在參與社會管理、改善社會治理結構、提高社會治理水平,承接部分政府職能轉移、推進政事政社分開、建設服務型政府,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多元化的生產生活需求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發展迅速,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參與社會治理、為民服務的能力有所提升,但是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發展起步較晚,目前注冊登記社會組織總數按23.8萬的常住人口計算,每萬人社會組織數量僅為3.6個,總量相對不足,尚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時,現有的社會組織由于體制不科學,資金、人才缺乏等原因,發展活力不足、質量不高,應有的作用不能充分發揮,影響了群眾需求的滿足、公共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和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
為了更好地培育扶持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最大限度地激發社會組織活力,推進社會管理水平的提高,伊金霍洛旗委、政府通過外出考察、調研,與上海恩派公益組織發展中心深度合作,2014年1月,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雙孵化園(下簡稱雙孵化園)正式成立。雙孵化園在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建立分園,在伊旗6個社區成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器,是一個集培育扶持、公益創投、信息服務、培訓交流等多種功能的旗、社區兩級社會組織綜合性公共服務平臺,采取“黨委領導、政府扶持、社會協作、公眾參與、專業運行、項目合作”的運作模式和一領雙孵化(在黨委的引領下,實現社會組織孵化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孵化)工作法,委托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發展中心運營管理,全力服務伊旗社會組織發展。
對接需求、引入競爭、實體運作,服務社會組織發展壯大
雙孵化園順應社會改革的大勢,結合伊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針對各方需求,創新服務方式方法,拓展服務內容,著力為伊旗本土有發展潛力、社會急需的社會組織專業養成和公益人士創業提供服務,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壯大。
對接群眾、政府、社會的需求,培育和發展社會組織。隨著伊金霍洛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眾對生產生活服務的需求呈現多元化、個性化、高品質的特點;政府希望轉移給社會組織的公共服務職能得到高效的承接,購買到高質量的社會服務;社會組織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群眾的支持,更好地參與社會管理。雙孵化園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找準群眾的需求、政府改革和社會組織發展的結合點,充分發揮樞紐、服務作用,在大力培育發展各類社會組織的基礎上,重點培育和扶持公益慈善類、文化體育類、疏導維權類、市民教育類、社區服務類、社會事務類社會組織。2014年1月,雙孵化園首次面向社會招募社會組織入駐,伊旗春暉助餐服務中心、未來星寶貝成長發展中心、桃林公益事業發展中心、烏日達手工制作中心等一批處于初創期或相對成熟的社會組織入駐雙孵化園,涉及捐資助學公益事業,滿足高齡、空巢老人及青少年的膳食服務需求,提供教育服務、再就業服務、醫療健康服務、心理疏導服務等,享受到雙孵化園為它們提供的孵化服務或專業支持服務。在公益項目扶持上,有針對性地選擇社區老人居家養老服務,城鄉社區文化宣傳和社會組織宣傳,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推進公益類社會組織和社區社會組織發展的專業服務項目以及其他事關民生,有利于加強社會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社會和諧的公益項目。在首屆公益創投活動中,“那日松”青少年成長項目、“巧手圓夢開心手工坊”助力轉移農牧民婦女再就業項目等12個項目通過專家評審獲得了政府公益創投資金的扶持。雙孵化園通過指導幫助社會組織保障好、滿足好群眾的利益和需求,承接好政府轉移職能的同時,促進社會組織的發展壯大。
引入競爭機制,激活社會組織發展活力。為了提高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質量、激發社會組織發展活力、提升資金使用效益,雙孵化園建立了相應的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的競爭性分配制度。社會組織可以向雙孵化園申報有利于黨建服務和社會服務的各類項目,項目效益和效果經過專家科學評估并予以核準后,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將給予項目經費支持。同時探索公益創投制度,將經濟領域中的“風險投資”“創業投資”理念運用到社會公益服務領域,引導政府、企業的資金、資源流入社會組織,為初創期和中小型的公益組織提供“種子資金”,服務新興公益組織發展。 2014年3月,伊旗社會組織發展中心受委托舉辦了首屆伊金霍洛旗公益創投活動,為確保項目規范有序實施,建立了公益創投第三方專家評估,招投標,項目實施階段的跟蹤落實、實時輔導,全程監督等機制。最終有12個公益項目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從征集到的52個公益創投項目中脫穎而出,獲得項目實施資格,分享了政府投入的44萬元公益創投資金。中標的伊旗烏日達婦女手工制作中心“巧手圓夢開心手工坊”公益創投項目負責人斯琴格日樂說:“公益創投資金使中心獲得了萌芽期發展的養分,蒙古刺繡班與飾品制作培訓班對70名婦女進行了技能培訓,幫助解決了轉移農牧民婦女再就業問題,也為下一步產品的生產銷售及中心的發展提供了人力保障。”通過公益創投活動,社會組織根據市場需求調研精心設計公益項目和實施方案,爭取公益創投資金,不僅提高了社會組織的服務質量,而且激發了社會組織發展活力。
實體化運作,為社會組織提供良好支撐和服務。伊旗培育社會組織采取建立社會組織雙孵化園、在大學生創業就業雙孵化園設立分園、在六個社區設立社會組織孵化器的形式,同時配有良好的硬件設施、健全的組織架構、專業的社會工作隊伍、科學規范的運作機制,進行實體化運作。運作過程中充分整合各類資源,為社會組織提供陣地、資金、項目、人才支撐和社會組織管理咨詢、社會組織孵化、企業參與社會公益、跨界合作交流、社會組織黨建咨詢等多項科學規范的服務。社會組織孵化服務是雙孵化園開展的為初創期、草根性公益組織實現公益夢想的有效舉措。雙孵化園常年面向社會公開招募初創期、草根性公益組織或項目團隊入駐孵化區以及成熟的、已注冊的社會組織進駐雙孵化園入駐區。針對孵化類社會組織制定了“項目申請—考察輔導—入殼評估—成長評估—后續服務”五個階段的科學孵化服務流程,聘請專家教授組成專家團隊,對申請進駐以及社會組織接受培育的各階段進行專業評估。凡是經過科學評估入殼的社會組織將得到免費提供的辦公場所與設備及項目設計與輔導、資源對接、項目扶持等殼內孵化服務,殼內孵化期為10個月。出殼后,雙孵化園還會為孵化成功的社會組織提供協助競標政府服務購買、吸納政府資源等為期1年的后續服務。而對入駐類社會組織,雙孵化園將為其無償或低償提供場地、行政、能力建設、資源鏈接、服務評估等專業服務支持,促進社會組織持續發展。
黨委領導,社會組織與社會組織黨組織同步孵化,實現黨組織、社會組織價值同向、目標同向
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社會組織成員為了共同的組織目標進行活動。要使組織目標始終沿著為人民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服務的方向發展,需要黨組織主動介入,有意識地培育社會組織并引導其在社會建設和管理中發揮好作用。雙孵化園針對社會組織黨建工作探索形成了“一領雙孵化”工作法,即在社會組織雙孵化園聯合黨委的引領下,實現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同步孵化,助推全旗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
一領四支撐推進社會組織黨組織全覆蓋。一領四支撐是指黨委引領的組織架構和四個支撐的機制保障。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黨建搭建“1+1+6”模式,即在社會組織雙孵化園聯合黨委的引領下,在大學生創業雙孵化園的分園設聯合黨支部,在六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器設6個聯合黨支部。通過完善組織結構立體化、組織管理實體化以及組織運作一體化,按照資源共享、工作互進的原則,以黨建帶社建,開展不同領域的教育培訓、居民服務、休閑娛樂等活動,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以黨建帶群團,幫助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組建發展,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進一步完善一體化的組織運作,使伊金霍洛旗社會組織各項工作在黨組織引領下順利開展,實現黨組織與社會組織之間的價值同向、目標同向。雙孵化園同時對社會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提供陣地、項目、資金、人才等四個支撐的機制保障,確保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起來,運轉起來,發揮對社會組織的引領作用。
五個階段孵化社會組織黨組織。社會組織黨組織孵化從社會組織入駐雙孵化園開始,通過入殼考察、發現黨員、支持幫扶、發展組建、后續服務五個階段的培育發展實現成功孵化。在入殼考察階段,對進入社會組織雙孵化園的社會組織進行摸底考察。發現黨員階段,針對孵化區和入駐區的黨員數目進行摸底統計;支持幫扶階段,針對沒有黨員的社會組織,孵化園黨委將選派黨建指導員對其提供黨務政策咨詢等方面的幫助;針對有1-2名黨員或者3名以上黨員的社會組織,雙孵化園黨委將提供活動陣地、黨建指導員、黨建培訓、信息共享、項目支持、黨建經費等方面的支持幫扶。發展組建階段,幫助沒有黨員的社會組織發展黨員,在有1-2名黨員的社會組織聯合起來成立聯合黨支部,在有3名以上黨員的社會組織成立黨支部。后續服務階段,黨組織成立后,雙孵化園黨委將繼續為其提供聯席會議、示范評選、項目優先、星級評定四個方面的服務。
四個同步促進黨組織與社會組織的相互融合。一是堅持社會組織入駐與黨員發現同步。按照“入駐一家,覆蓋一家”原則,第一時間發現黨員,第一時間接轉黨組織關系,并采取單獨組建、行業統建、區塊聯建等方式推進黨組織覆蓋。二是堅持孵化服務與黨建指導同步。選派機關干部擔任社會組織工作指導員,建立孵化服務和黨建指導“一崗雙責”制度。同時,對入駐兩級孵化基地的社會組織分別落實1個業務主管單位黨組織進行項目和黨建結對幫扶,幫助社會組織加強黨建工作,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難題。三是堅持社會組織服務與黨組織成熟同步。以培訓提升專業技能,以創新促進效能,不斷提升工作人員服務項目篩選、服務需求挖掘、服務項目跟蹤的能力。采用雙向流動的方式,通過專項培訓將優秀黨員培養成社會組織負責人,通過定向培養把社會組織的骨干吸收到黨組織中來,形成相互融合的局面。四是社會組織評選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星級評定同步。對入駐兩級孵化基地的社會組織同步開展業務評估和黨組織的星級評定工作,并將評定結果作為社會組織評估的重要依據,與其開展的項目掛鉤。對貢獻突出的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員、先進集體給予表彰獎勵,激勵社會組織向黨組織靠攏。
目前,伊旗的社會組織在黨組織帶領下,開展教育、養老、慈善、醫療等全方位、多領域、接地氣、為民生的服務項目,將黨的執政理念通過創新社會組織管理進一步落到實處。“黨委引領,社會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雙孵化,抓住了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源頭,發揮黨的組織凝聚力、號召力,使社會組織始終能與黨組織價值同向、目標同向,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這在鄂爾多斯市乃至內蒙古地區尚屬首例。”伊旗組織部副部長、伊旗社會組織發展中心理事長陳立東說。
先行先試突破改革難點,共治共享實現社會和諧。社會組織雙孵化是伊金霍洛旗在推進社會治理改革創新中,開辟出的一條社會共治共享的新路徑,有效地引領和促進了社會組織發展。相信通過社會組織的大發展,必將推動伊金霍洛旗社會治理結構的調整、社會治理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人民幸福、社會和諧。
責任編輯:劉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