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芳斌/中國農業大學
時間過得好快,也是這個霧霾天的下午,我冒著暑氣提著大包小包來到中地種畜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一回首,我已經結束了這里一個月的實習生活。這里所帶給我的酸甜苦辣,在離別之際余下的更多卻是不舍。
不似課堂理論教學般深奧枯燥,也并非實踐參觀一樣走馬觀花,實習要求你融入場里,短時間內全方位地了解她。一個月的時間頂多讓你淺嘗則止,不過對于一個在校的大學生確實是一個難得的體驗機會,一個簡易的人生課堂。
從一個略顯嬌貴的大學生,搖身一變成奶牛場普通的員工,陌生的環境,孤單寂寞,這股酸溜溜的感覺恐怕初來乍到的每一位實習生并不陌生。好在在中地做實驗的師兄師姐待人熱情,很快我們就打成一片。不過,場里面的清規戒律也很多,不同于學校,場里面更多展現的是嚴肅的作風,外加員工大多是順義當地的農民,對于大學生的有些想法存在偏差,待人處事大多豪爽直接,話語之間難免讓人心頭一陣酸楚。不過,日子一久,便漸漸融入其中,學會了遷就忍讓,為人處世倒是多了些許小心翼翼,不錯,這里就是社會的縮影,自己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卻沒有人為你的努力喝彩,好多個農場的夜晚,星光燦爛,我的內心和著田間的蟲鳴,如此寧靜。
實習的新鮮感是實習前期的主旋律,帶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勁,我成了場里的一只小蜜蜂,自己的任務范圍之外,我經常四處參觀學習。架著一臺相機毫無目的抓拍是整個實習生活中非常幸福的時光,當然,這樣的時間不多,而且隨著師兄師姐實驗的步伐越來越急促,我只能擠出時間拍照,精力體力的負擔也越來越重。不過,這樣的生活對于我來說算是理想而又充實的。在犢牛島喂小犢牛喝奶、喝水、吃料,協助師兄采血測總蛋白、血糖,殺牛采樣,稱料鏟料,趕牛擠奶,我以零基礎收獲這些經驗,并因為自己參與其中而感到非常快樂,因為奶牛的活潑可愛收獲喜悅。尤其是這里流動的學生多,交流的機會不少,研究生采樣也是屢見不鮮,因而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類似于活牛取樣的過程,外加我意外觀看到人工受精,犢牛解剖,母牛生產,犢牛燙犄角,機械擠奶,瘤胃液提取,瘤胃乳頭清算,雖然每一樣都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不甚了解,卻讓我擁有收獲頗豐的內心感受,又或許是一種觀察的幸福感。
除此之外,實習實驗一批學生共聚晚餐的經歷,外出散步的恬靜,交流討論的過程,還有互相幫忙打飯的歲月,每天早晨牛奶和饅頭的開場白,都是甜甜的回憶。
實習算得上是一個拉鋸戰,待到實習中期,新鮮感、充實感、好奇心、勇闖勁消磨殆盡,往后的日子就像是每天掐著手指數著回校倒計日的苦難日。毅力倒起了不少作用,因為有學生陸續撤離,我們的工作量與日俱增,一天忙的不可開交,有時候真實身心俱疲,滿肚子的苦水,唯有向日記本傾訴,或者尋找點娛樂節目苦中作樂。有一段時間,因為牛場的擠奶流程發生變化,我和學姐夜里11點還要入場趕牛,凌晨2點左右才能休息,幾個那樣的雨夜,又冷又餓又累,至今想起還記憶猶新。第二天為了早餐6點就要爬起來,該工作的工作,午餐和晚餐也需靠同學打,回來才能吃得上。有時候想想,家里實在太好,學校也不錯,學習的苦不算什么。這種開在吃苦之上的幸福之感,也算是實習帶給我的收獲之一,成熟秘訣吧。
公共食堂的飯菜是固定的,時間和菜樣皆是,一般都以辣為主題,沒得選。七月份的中地,暑氣頗辣,無論白天黑夜擾你不寧,不過,在中地生活一個月,我對抗暑熱的指數有增無減,外加為人處世多了幾份辣妹子的豪爽,倒也不錯。還有,我“毒辣”地發現,場里面的牛奶浪費現象很嚴重(也是無奈之舉),奶牛被打罵乃家常便飯,員工的精神世界也并不富裕,盡管對于全舍飼的牛而言,有進口的飼草,也不乏可口的青貯,但是沒有回歸自然的狀態,讓絕大部分的牛胃里異物過多,有些甚至危及生命。還有牛的臥床和飲水存在一些問題,牛的乳房炎現象也較為常見,奶牛的使用壽命僅為國外的一半。當然,我也了解到場里實施了一系列改革,并不斷引入新的技術,相信未來的中地,前途一片光明。
記憶總喜歡添油加醋,哪怕再難熬的歲月都會是美好的回憶。雖然已經離開中地,沒有解脫的喜悅,反而是對那里的人和事滿滿的懷念,依然保存著那里的生物鐘,不自覺的會以場里的模式審視周圍。這場持續一個月的洗禮,這般千回百轉。活潑可愛的犢牛,人見猶憐的奶牛揮之不去,我甚至對曾經教育過我,批評過我的人心懷感恩。在對自己所學有所反思的同時,我也為自己的未來做了一番規劃。中國的奶牛業是一個發展空間很大的產業,由于中國的土地資源有限及一些現實問題,產業發展遇到一些困難,不過,這也是動科學子未來的機遇和挑戰,希望我們的擔當能為畜牧業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