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聰龍
危機管理意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
林聰龍
隨著社會科技的高速發展,建筑施工項目日益復雜化,建筑施工管理也應相繼加以改善。對于在建筑施工活動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或人身安全問題,或財務安全問題等等。為保證建筑施工項目工作的順利進行,我們應該重視建筑施工的科學管理。而危機管理作為建筑施工管理行為的一個關鍵環節,就相應的要求我們必須要樹立危機管理意識,本文將針對危機管理意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相關應用作出簡要分析。
危機管理意識;建筑施工管理;危機控制
近年來,經濟的迅速發展,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改變。物質水平的逐漸滿足,也讓我們對我們的未來生活有了更大的期望值。建筑業的崛起,讓我國不得不重視建筑施工過程中的管理。然而在建筑施工管理活動中,危機管理意識又是其關鍵環節。尤其是在當前形勢下,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若想保證施工質量和建筑業的平穩發展,,建筑施工管理相關責任人員應重視危機管理意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在平時的工作中,能夠做到時刻警惕,認真預防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并及時有效的化解危機。
1.1建筑施工中現存的危機
1.1.1操作人員缺乏專業的理論培訓
目前來說,建筑工人往往是所受教育素質底下的農民工,他們在缺乏專業的理論知識的情況下,往往采用傳統作業法。由于傳統作業法不符合追求標新立異的業主的要求,會產生返工,工期不得不延長的問題,進而導致原材料的浪費。嚴重影響到工程質量和施工進度,最后給公司造成較重的經濟損失,影響信譽。
1.1.2重建不重管的問題得不到緩解
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都未切實按照操作規程和規章制度來進行施工。總是大搞形式主義,走過場,僅是把標語象征性的掛在墻上,工作過程中不切實履行職責。違章操作事情時有發生,格按照施工程序,為所欲為。最后導致危機的發生,從而影響了工程質量。
日益復雜化的建筑施工活動,很容易出現多種多樣的工程風險。若不及時加以控制,任其發展,就會產生嚴重的集中危機,集中的危機對施工質量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其實,風險與危機并不是處于同等位置的,但是,不充分重視與控制工程風險將會使偶然性得風險演變成必然性危機。
1.2危機管理與危機管理意識
1.2.1危機管理
危機管理是企業為應對各種危機情境所進行的規劃決策、動態調整、化解處理及員工培訓等活動過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機所帶來的威脅和損失。危機管理作為一種科學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為了對應突發的危機事件,解決突然發生的不良事故,從而最大可能性的的降低企業將要損失的財富。對危機事件提出處理方法和相應的解決措施。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施工危機管理主要就是針對在施工過程中所存在的隱性危機,盡可能地將其消除,遏制危機的產生。與此同時,一旦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了相應的施工危機,必須及時運用有效的危機管理措施進行危機回應,盡可能減少危機所帶來的損失。當危機事件的以緩解和處理后,我們對危機處理工作進行總結,防止下次危機事件的出現。
1.2.2危機管理意識
危機并不是一個新概念,人們對其早就有認識。危機意識也不是才興起的觀念,古人早就對此作過論述,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有病早治,無病早防”等等,表達的就是一種危機意識。危機意識是人類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的源泉之一。企業正是因為有市場競爭的壓力才會有潛在的危機意識,才不斷開拓,推陳出新。所以,很合理的說法是危機感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起著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
2.1制定具體的戰略計劃
在危機管理意識的影響下,有了危機監測和危機預防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建筑施工管理隊伍就有了可靠的可防止危機發生的信息,就會制定準確的戰略計劃。該計劃可以對施工項目未來的生產經營和發展提供指導,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一些決策失誤。于是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在管理過程中制定一個完善的計劃和各種風險分析方案可以有效地預防危機事件的發生。
2.2建筑施工單位素質的有效提升
2.2.1重視自身內部的危機管理意識
危機管理意識的存在使建筑施工單位有了憂患意識,使得該單位整體素質得以有效提升。在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相應的企業單位對自身內部的危機管理意識的教育進行加強措施,使全體員工能夠時刻保持高度的危機意識。因此,簡單地說,危機管理意識可以使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能夠更好地開展和運行。建筑施工單位若可以兼備危機管理意識以及能力,就可以在面對危機時,能夠從容對待。進而使建筑施工單位的素質得到有效提升。
2.2.2危機防范法規制度的有效健全
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健全完善危機防范的相應法規制度是進行良好的建筑施工單位危機預控一個大前提。因此,建筑施工單位在強烈的危機管理意識下,會自覺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自身危機管理制度的有效健全,最終實現良好地企業危機預控。
2.2.3實現危機預控
危機預控的功能在于有效的為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進行及時的阻卻或限制突發事件的發展。或避免和減輕突發事件所可能造成的危害,其具體措施包括調集各種應急資源、有重點地強化某些日常應急管理工作、對公眾進行避險指導,以及直接采取避險措施等。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機預控的實現是保證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
3.1危機控制
3.1.1危機預防
要想做好危機控制,首先要進行危機預防。危機預防作為一個整體的概念,在前期、中期、后期都有需要關注的地方。只有在各個過程中都能夠有效地預知危機事件的整體狀況,采取積極的措施避免或者彌補,才能實現施工管理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的有效預防,才能夠把危機事件帶來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3.1.2危機監測
要想做好危機預防工作,危機監測是前提。只有做好了危機監測工作,才能進行準確的危機預防。在進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時,要構建完善的危機監測系統。因為完善的危機監測系統是危機意識存在的基礎。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施工管理人員的危機意識和組織建設,將相關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與實時的危機監控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構建有專業人員與普通群眾相結合的危機監控系統,實施有效的危機監控措施。
3.2重視危機處理要點
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想要進行有效的危機處理工作,就要抓重點。也就是說,在施工管理過程中正確的處理危機,就應該在眾多危機問題中及時尋找到其中的主要部分,先對主要的危機問題進行集中化的處理,在主要危機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次要危機的解決就顯得輕而易舉。
在對危機的重要部分進行處理時,首先要控制住其發展趨勢。大量實例表明,對于產生了的危機,如果不及時進行控制,那么它很可能斷時間內擴大發展影響,給企業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出現的危機時,必須進行冷靜的分析,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控制,是它根本沒有擴散的空間和時間。一般來說,疾病還需慢藥醫,我們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所采取的危機處理措施可能不會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這就使建筑施工單位應該運用睿智的頭腦,對危機進行有效的預防和排除。由于危機產生的原因是多樣化的,所以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則,我們針對不同的危機要有不同的方法,這就要求相關單位要從長遠的角度出現,本著必勝的決心,進行危機處理。
3.3危機隔離處理
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從哲學角度來說,局部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整體的變化。這相應的要求我在觀察和處理問題時候要著眼于立足于整體,追求系統整體的最佳效應,防止和反對以局部利益來損害整體利益的現象或者說是要重視和充分發揮局部的積極作用,注意各個局部的特點和要求。而危機就是從整體中分離出來的一個部分,沒有建筑施工的管理,自然也不會有危機管理意識。
而危機隔離就是側重從局部解決危機問題,防止再向整體擴散。比如對各個員工進行明確的職責劃分,分段性的對危機本身進行有效的隔離。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危機自然也不例外。危機的危險性和機遇性正如一枚硬幣的兩個面是同時存在的,但是危機的無處不在可以讓我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提醒我們要注意建筑施工管理過程中的危機管理。只有在整個施工管理過程中實現危機管理意識的充分貫穿,切實做好危機的監測、預防和控制工作,對出現的危機進行及時有效的加以解決,企業才能不斷地提升企業形象。
[1]左鎮源.建筑工程項目危機管理淺析[J].企業導報,2011(2).
[2]郭建.現代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危機管理意識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19).
[3]黃映城,解光俊.建筑工程質量體系的建立與運行控制[J].科技促進發展(應用版),2010(12).
[4]丁賓,郭金濤.淺談危機管理意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6).
TU71
A
1673-0038(2015)21-0166-02
2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