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郝穎
淺談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李鵬郝穎
在建筑行業當中對于資源的利用率較大,而在建筑設計過程總引進低碳環保理念,能夠進一步減少在建筑建設時產生的浪費資源問題,還可以改善優化生態環境,給人們提供一個更好的綠色空間。
低碳概念;建筑設計;應對策略
低碳概念下建筑設計,主要是以減少建筑的資源與能源消耗,減少建筑廢氣、廢水及廢棄物的排放,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作為目的來改善優化生態環境。并在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過使用高科技綠色材料與采取節能減排發展模式來為居民提供一個綠色健康舒適的生活工作環境。但是,在這樣的設計當中也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設計者通常重視建筑物的外表設計,而忽視其節能功能,使得大量高耗能、低效益的建筑物出現,對生態與環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必須堅持生態環境的保護原則與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將低碳概念貫徹其中,從而使其有效的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創建出更高效節能的建筑物。
在社會不斷發展的步伐當中,低碳理念于普遍散播到人們生活當中,越來越多人都開始崇尚低碳生活,并在日常生活里也非常重視能源的合理利用與節能減排工作。調查顯示,在建筑行業的施工中會使用大量資源,并且一些單位在施工中存在浪費資源現狀,而在建筑設計當中將低碳技術加入其中,能夠有效改善與優化資源浪費,還可以提高施工企業經濟與社會效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不斷的增強,在建筑行業中也開始從綠色環保理念逐漸轉成低碳環保理念,實施這個舉措,不但能夠讓建筑行業在發展中更具可持續性,還能促進建筑行業的長遠發展。在低碳理念中,使建筑設計逐漸傾向使用清潔能源與綠色材料,并在建設中盡可能的減少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能源,讓低碳理念讓資源的利用實現最大化,從而有效的降低對建筑周圍環境的影響與破壞。
3.1優化能源組合
隨城市發展的步伐不斷的加快,人們也逐步開始重視建筑設計中的相關內容,并把一些新型設計理念與材料運用到其中,在低碳建筑理念中,通常是針對建筑能源控制與管理,并確保在使用能源時所消耗的量盡量的減少。因此,建筑能源的優化組合,對于提高建筑的使用效能與滿足人們生產與生活需求至關重要。
3.2節約能源
在低碳建筑的設計過程中,為了更好保證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讓建筑物性能得以增強,需要把節能技術與自然環境融合在一起,在保證節能效果同時讓周圍的生態環境效益獲取充分發揮。并對建筑結構與建筑空間進行優化設計,加大自然資源的使用效率,保證建筑設計的有效性、合理性及節能性,滿足人們的生活與生產需求。
3.3利用天然的材料
在當前建筑設計的低碳概念下,不僅要積極利用新型節能資源與材料,還要盡量將天然材料應用其中,讓建筑物節能效果與成本投資得以保障,確保更多效益的獲取。此外,在使用天然的材料過程中還要嚴格的檢查其質量,不能盲目的使用,對建筑物的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給人們生活帶來嚴重的隱患。同時還要考慮到建筑對于人們追求生活環境的健康性與舒適性要求,從而給人們提供更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
4.1對建筑物體形設計加以改變
建筑節能是有效的表現出低碳建筑設計的措施,改動建筑物平面的設計與體形能夠進一步增強建筑物的作用,例如:在改變建筑物的體形設計之時運用低碳的設計原則,不但可以使建筑物運用風能來穩固,還可以使室內的空氣更為暢通,以此讓房子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傳統的建筑物為達到房屋的制冷和供暖作用,在設計時都會運用到大量的能源,在新型建筑的低碳理念設計里,可通過利用風能以及太陽能來減少消耗建筑的能源,以此達到節能環保的設計原則,在施工時還能減少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和破壞。
4.2建筑要選擇綠色環保的材料
所選用的建筑材料影響著建筑施工的環保性。經過調查發現,建筑材料在施工中所造成的破壞以及污染也是環境污染的一個原因。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施工的過程中會產生有害的物體與氣體,污染了空氣并會影響人們的健康生活。因此,選用合格的建筑材料,不但可以優化周邊的環境,還有利于建筑材料質量的提高。建筑市場有很多種類的綠色建材,相關的工作人員在選材的中,選用的建材最好是可循環利用,這樣也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4.3自然采光的主要設計原則
自然采光的設計是指充分利用白天的陽光來照亮室內空間的一種方式。自然采光設計具有兩種形式:被動式與主動式的自然采光設計。它不但可以節能減排,還可以讓房子的主人享受大自然的采光照明。根據調查研究表明,天然光的照明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工作、學習的效率,還有利于人們健康生活。在建筑的設計上應用日光照明的技術,可以提高人們對建筑的滿意度,也可以提高室內主人的工作效率。
4.4保溫設計基本要義成效
4.4.1單一材料
單一材料的設計方案中,所選取的保溫材料具備較高的保溫性能,加上保溫材料不能兼顧承載重量的作用,因此其能夠選用的范圍就比較大,比如輕型空心與加氣混凝土等砌塊墻體,皆可以適用于不需要考慮承載重量結構的墻體保溫設計。
4.4.2保溫材料和承載材料結合
保溫材料應該選擇強度能夠滿足承載的要求、較強的耐久性以及導熱系統比較小的材料,例如,在砌體結構或者鋼筋混凝土等墻體的內側要先用水泥砂漿作為保溫層,接著做2mm厚的紙筋灰罩面作為裝飾層,這個方案比較適用于在外墻中具有承載作用的保溫墻體設計。
4.4.3墻體異常傳熱部位
為了有效的防止在建筑當中的鋼混凝土梁與過梁等部位發生“冷橋”情況,從而對室內的溫度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因此,要對這些墻體的異常傳熱部位采取局部保溫手段,使得各個地方都能夠有效的保溫。
4.5可再生能源的一體化設計技術
將可再生的能源與建筑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與建筑的一體化設計,從而形成一種多功能建筑構件,也就是把建筑物使用功能實現有效的節能與使用效果。通過利用可在生的能源,可以讓建筑的各個部分功能都統一協調起來,并廣泛的運用到當今的建筑過程中。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看,風能建筑與光熱建筑的一體化技術雖然很多,但是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卻難以實現真正有效的利用。而太陽能技術更適用于整個建筑當中,將太陽能有效的轉化之后,用于建筑物的改造當中,能夠發揮出各種作用,比如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集熱器及太陽能電板等,其不但能夠為建筑物提供一定的能量,還能和周圍的環境協調結合,融入建筑物當中,實現再生能源的一體化設計。
綜上,在實施建筑設計過程當中引入低碳概念,不但能夠讓建筑物更加的節能,還能進一步滿足建筑工程的設計要求,讓建筑空間的環境舒適性得以保障,并且隨科技的迅猛發展,為了進一步增強建筑設計的低碳效果,將一些較為新型的設備與節能材料及新興技術有效應用,能夠更好的滿足現代建筑設計的要求。
[1]郭晶.低碳目標下城市產業結構調整與空間結構優化的協調——以杭州為例[J].城市發展研究,2010,12(07):321~323.
[2]高泉平.低碳理念下綠色建筑的經濟效益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10,08(15):5847~5848.
TU201.5
A
1673-0038(2015)21-0010-02
20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