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NASA)不久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證據顯示如今火星上存在流動的液態水,而液態水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條件。
NASA利用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上的光譜成像儀,探測到了星球神秘的條紋上存在水合礦物質。這些條紋隨著時間變化,在溫暖的晚春形成,夏季顏色變深,往斜坡流動,到了秋季消失。當火星溫度超過-23℃時,這些條紋在多處地方出現,而火星變冷時又消失。這些深色條紋寬可至5米,長過百米,最先是在2010年被發現。
而之所以能確認火星表面水的存在,就是因為研究者在這些特殊的條紋地貌上發現了新鮮的水合成鹽,這意味著水剛剛流過。這些鹽不是普通的食鹽,而是含有高氯酸鹽、氯酸錳和高氯酸鈉等成分。與地球上用于融化冰雪的道路用鹽相仿,這些化合物能防止水在溫度極低的條件下結冰。
然而,人類無法直接飲用“火星水”,因為它的咸度比地球海洋更高。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的科學家也表示,“火星水”含有高氯酸鹽,對人體有害,會破壞兒童發育,造成畸形。不過,目前已有的多種凈水技術可望應用于“火星水”的處理和循環使用。
科研人員認為,火星上的水可能來自亞表面的冰,或是鹽分從大氣中吸收的水,也可能是含水層冒上來的。有研究認為,火星上的土壤可以從空氣中吸收足夠的水,演變成一點點的小水坑。而今年3月,NASA也宣稱,火星可能曾經有一個類似地球大西洋的海洋,而海洋里87%的水都蒸發掉了。
水的存在意味著微生物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存在,這是生命存在的第一步。這不僅意味著人類對火星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意味著人類向火星移民的可能性更進一步。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從事該項目的科學家艾爾弗雷德·麥克尤恩說,他個人認為火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非常高。這些現象就是有礦物質流動的證明,間接證實火星有液態水或其他液態物質,甚至微生物的存在。
NASA火星探索項目首席科學家邁克爾·梅爾也對媒體表示,因為確認了火星上現在還存在著液態水,因此可以認為今天的火星至少可能有宜居環境。
但NASA的一位官員格倫斯菲爾德說:“如果我是火星上的微生物,我可能不會生活在這些地點的附近。我會想要生活在更南或更北的地方,地表以下深處,更接近某種淡水冰川的地方。但我們目前還只是猜想有這種地方存在。”
英國蘭切斯特大學的天文教授約翰·布里吉斯表示,水流的跡象可以引領人們尋找水源地,這將會成為尋找生命和未來人類移民任務的首要目的地。(據羊城晚報、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