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英 計小江 吳春艷
2011年在浙北的黃松田上,本試驗以高產水稻品種“明珠2號”為材料,研究施用不同新型增效尿素對水稻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施用普通尿素和海藻尿素時,稻谷產量隨氮用量的增加而提高,而施用腐植酸尿素和氨基酸尿素時,中等氮用量(180 kg N/hm2)處理的稻谷產量最高。水稻地上部N總吸收量按下列次序遞減:海藻尿素(253.5 kg N/hm2)>腐植酸尿素(242.1 kg N/hm2)>普通尿素(236.8 kg N/hm2)>氨基酸尿素(230.8 kg N/hm2)。每100 kg籽粒需氮
量和N總吸收量隨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干物質生產效率、稻谷生產效率、氮素收獲指數、養分內部利用效率和氮肥生理利用率隨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水稻產量與每100 kg籽粒需氮量、干物質生產效率、稻谷生產效率、養分內部利用效率、氮素收獲指數之間具有顯著相關性。在本試驗條件下,氮用量應當控制在180 kg N/hm2左右。3種新型增效尿素只有在施用中氮用量(180 kg N/hm2)時才表現出比普通尿素更大的增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