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張一直是個優秀的孩子。為了讓他能集中精力學習,除學習以外的任何事情,父母都會替小張去做。高中畢業時,早已習慣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他連自己的襪子都未曾洗過。
畢業后,小張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北京某名牌大學。開學不久,他就遇到了許多困難:不會買飯、洗衣,經常找不到上課的教室,也不知如何與同學相處。雖然好心的同學不斷幫助他,但還是難以解決他的適應問題。無奈之下,他只好提出休學,學校根據他入學后的表現同意了他的請求。
依賴心理是日常生活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表現,其主要特征是在自立、自信、自主方面發展不成熟,過分依賴他人,很難單獨進行自己的計劃或做自己的事。
依賴的主要表現為嬌生慣養,情感依賴,獨立不足,交往敏感,膽小怯懦,適應不良,喜歡獨處。
依賴心理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是教育不當引起的心理依賴。有的青少年從小受到父母的溺愛,生活的一切由父母包攬,缺乏獨立生活和處理問題的能力。
二是自卑衍生出來的心理依賴。有的青少年有較嚴重的自卑心理,認為自己不如他人,如知識貧乏、能力不強、笨嘴拙舌,因此在日常交往中,不自覺地就讓自己處于配角位置,心甘情愿地受他人支配。
如何克服依賴心理?
依賴心理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青少年要克服依賴心理并非朝夕之事,而要多角度、長時間地攻克它。
充分認識到依賴心理的危害。糾正平時養成的習慣,提高動手能力,遇到問題做出自己的選擇和判斷,加強自主性和創造性,學會獨立思考問題。
在生活中樹立行動的勇氣,恢復自信心。自己能做的事一定要自己做,自己沒做過的事要嘗試去做。充分、準確、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豐富自己的生活內容,培養獨立的生活能力。在學校可主動分擔班級工作,多參加集體活動,學會幫助他人,讓自己有機會面對問題、獨立解決問題;在家里,自己能做的事就自己做,不做“小地主”,什么都推給父母。